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連續失利暴露問題 中國女排急需對策

2024-06-04體育
6月2日,中國女排在2024年世界女排聯賽中國澳門站的最後一場比賽中,以0∶3負於意大利隊。這場失利直接導致中國女排在國際排聯的積分排名榜上掉到了日本隊之後。中國女排希望以亞洲第一的身份進軍巴黎奧運會的計劃,如今突增變數。好在,中國女排的積分目前仍大幅領先荷蘭、加拿大等競爭巴黎奧運會資格的主要對手。回顧本站比賽,中國女排連續輸給日本隊和意大利隊,暴露出中國女排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即便如願拿下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中國女排的奧運前景也不容樂觀。
5月27日開始的世界女排聯賽中國澳門站比賽,對於中國女排來說是沖擊奧運資格的關鍵戰役。本站比賽,除了泰國隊實力稍弱之外,荷蘭、日本、意大利3支隊伍的實力都較強,並且也都是與中國女排競爭奧運門票的主要對手。如此重要的一站比賽,中國女排也終於迎來了闊別國家隊3年之久的朱婷的回歸,這也是外界高度關註中國女排在本站比賽表現的另一個原因。
不過,中國女排在本站比賽的表現與外界、球迷的期待有一定差距。中國女排除了戰勝泰國隊和荷蘭隊之外,在與日本隊、意大利隊直面較量的兩場硬戰中均告失利,而且輸得毫無懸念。中國女排本應具有優勢的攔防在這兩場比賽中沒有體現出來,同時因為自身失誤較多和進攻上缺乏章法,使得隊伍與對手之間的實力差距明顯,幾乎難有絕地反擊的可能。
更讓外界和球迷感到不解的是,朱婷這位世界頂級主攻手在本站比賽回歸隊伍之後,僅在與實力最弱的泰國隊比賽時正選上場,其余3場比賽,朱婷均淪為替補。其中,中國女排與荷蘭和意大利隊的比賽,朱婷僅是象征性地短暫出場。與日本隊的比賽,朱婷也只在第四局出場。
盡管朱婷離開國家隊已久,與國家隊重新磨合需要時間。但過去兩年,朱婷並未離開賽場。在過去兩個賽季的意大利女子排球甲級聯賽上,朱婷為斯坎迪奇女排先後奪得歐聯杯冠軍和本賽季聯賽亞軍立下汗馬功勞。在雲集世界頂尖高手的意甲聯賽上,朱婷多次榮膺單場和月度最有價值球員稱號,證明其一直保持著上佳的競技狀態。朱婷回歸國家隊,並趕在澳門站的比賽之前與隊伍匯合,表明了「和團隊一起全力以赴為中國女排獲得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努力」的決心。澳門站比賽的重要性對中國女排來說顯而易見,但朱婷並未受到主教練蔡斌的重用,這讓很多人大感意外。
歷史上,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從來都不是問題的中國女排,如今卻需要計算自己的每一場得失來分析進軍奧運會的前景。
中國女排目前獲得巴黎奧運會資格還有兩個途徑:一是根據2024年世界女排聯賽3周小組賽後(6月16日)的即時世界排名,亞洲世界排名最高的隊伍將獲得巴黎奧運會入場券。但在此次澳門站比賽結束後,中國女排的世界排名已從領先日本隊變為落後日本隊。雖然中國女排仍有機會在下一站中國香港站的比賽上,爭取獲得佳績,在世界排名上反超日本隊,但透過這一途徑獲得奧運資格的前景顯然充滿變數。二是除去已經獲得奧運資格的隊伍之外,6月16日女排世界排名最高的3支隊伍將獲得晉級巴黎奧運會的最後3張入場券。如果中國女排未能以亞洲第一身份獲得奧運資格,那麽競爭這3張入場券的隊伍就將是中國、意大利、荷蘭和加拿大隊。其中,意大利隊的積分已經遙遙領先各隊,已穩獲奧運資格。中國女排的積分領先荷蘭隊、加拿大隊都在30分以上。在即將開始的2024世界女排聯賽最後一站中國香港站的比賽上,中國女排將面對保加利亞、德國、土耳其和波蘭4支隊伍,其中土耳其和波蘭隊實力較強,但這兩隊均已獲得奧運資格。如無意外,中國女排保持目前相對荷蘭、加拿大隊的積分領先優勢應無太大問題。那麽,中國女排也就將在最後一刻拿到參加巴黎奧運會的入場券。
然而,就中國女排在已經結束的2024年世界女排聯賽巴西站和中國澳門站的表現看,尤其輸給加拿大隊、日本隊和意大利隊這3場比賽的表現,讓人不得不擔憂中國女排在巴黎奧運會上能走多遠。
6月2日晚,中國女排0∶3完敗給意大利隊之後,中國女排原隊長惠若琪就透過個人社交媒體表示:「我們在第一局的時候進入狀態比較慢,提前就被拉開分差;第二局其實我們咬得是挺好的,有很多機會球在來回當中沒有抓住;第三局,你完全把自己的進攻節奏、自己能得分的手段全部都損失掉了,那你拿什麽跟意大利咬分呢?這些都是我們在賽後需要及時總結的。」
惠若琪之前也在談及中國女排目前的表現時表示:「細節決定成敗。排球不能僅是運動能力、意誌力和凝聚力的較量,作為一個現代化的集體運動專案,其‘底色’終歸是精準的發展定位、明確的職責劃分和高效的協同合作。場上‘看得見’的身體對抗、技術較量和戰術博弈,越來越取決於場下‘看不見’的理念創新、科技運用、數據分析。」
從中國女排的長遠發展來說,重鑄輝煌已經不可能維系在一個人或幾個人身上,正如惠若琪所說,「拓寬國際視野,理清思路,從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去轉變。善治商業模式、擁抱科技創新、夯實社會根基,中國排球終會越來越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慈鑫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