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全運會,將給廣州帶來什麽?

2024-09-04體育

一個賽事,改變一座城市。

1

下一站,大灣區

巴黎奧運的余溫還在傳遞。

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勇奪40枚金牌、27枚銀牌、24枚銅牌,取得1984年全面參加夏季奧運會以來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

「浪漫之都」留下了許多經典的中國紅。 潘展樂 的奇跡、全紅嬋的驚艷、鄭欽文的突圍,韻律泳隊的絕美……

奧運會結束了,但這份激情最近蔓延到了大灣區。

8月29日,香港特區政府為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訪港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歡迎會,現場約5300張門票在1小時內就銷售一空。

這是一份「特殊的約定」。自2000年以來,每屆奧運會結束,內地奧運健兒都會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邀請訪港,這已是第七次。

根據媒體報道,本次代表團包括65名運動員和8名教練,幾乎囊括所有港澳市民所熟悉的國家隊人氣運動員。

在活動期間,運動員們也留下了很多有趣場面:馬龍和 樊振東 用鍋蓋托盤打球、覃海洋用打麻將的動作分解蛙泳技巧、張雨霏狂「飆」粵語點贊香港美食……

同樣的熱鬧場景出現在廣州。 8月26日,巴黎奧運會男子跳水冠軍 謝思埸 、女子跳水冠軍陳藝文和女子自由式摔角季軍 馮紫琪 來到天河體育中心,到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組別執委會「打卡」交流,為正緊鑼密鼓籌備的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加油鼓勁。

更早些時候,8月23日,廣東實驗中學荔灣校區的體育場館內,奧運冠軍全紅嬋參與了一堂特別的「開學第一課」。實際上,早在2022年7月1日,全紅嬋就透過人才引進正式落戶廣州。

這份余溫背後,另一場賽事正在升溫。

時間回到2021年9月27日,粵港澳三地正式接過全運會會旗,標誌著全運會進入「粵港澳大灣區時間」。2024年4月11日,第十五屆全運會組織委員會正式成立,標誌著賽會籌備進入全面推進階段。

根據組委會公布的資訊,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2025年11月9日至21日舉行,本屆全運會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開幕式及閉幕式分別在廣州和深圳舉行。

400多天之後,這些 體育健兒 們,將在這片土地上續寫傳奇。

2

城市,「因體育而興」

大型體育賽事,究竟能給一座城市帶來什麽?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討論過,甚至還有專門的學術論文做了細致的研究。我們以剛過去的巴黎奧運會為例,從幾個維度來分析一下。

首先看經濟層面。 根據法國央行此前釋出的月度經濟調查,受益於奧運會相關活動帶來的提振,法國經濟第三季度有望增長至少0.35%。透過對8500家公司和機構的調查,法國央行表示,由於奧運會門票銷售和電視轉播權合約帶來的收入,法國本地生產總值(GDP)預計將增長0.35%至0.45%。

更長期一點看,法國體育法律與經濟學中心(CDES)認為,從巴黎奧運會開始籌備的2018年到賽事結束10年後的2034年,「奧運效應」給巴黎所在的法蘭西島大區帶來的經濟收益預計在約67億至111億歐元之間。

其次是產業層面。 承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需要場館建設,更需要交通、水利、供電等一系列的基礎設施配套,這無疑將利好基建產業。此外,據國際奧委會估計,巴黎奧運會有望創造181萬個工作機會。從遠期看,奧運會還將帶動法國的文創、旅遊、餐飲和娛樂等多個產業,畢竟與奧運會直接或相關的產業有50多項。

還有品牌文化層面。 奧運會是向世界展示國家形象的絕佳視窗,是國家軟實力的展示。例如,本屆巴黎奧運會是「求婚最多」的一屆奧運會,這也在世界人民心中強化了「浪漫之都」的印象。長期來看,城市品牌形象的提升,吸引的不僅是體育愛好者的目光,也將帶來更多的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機會。

實際上,縱觀過往,因體育賽事而興的城市並不少。

例如巴塞隆拿,借助奧運籌辦,一躍成為歐洲第七大城市和「歐洲經濟發動機」,推動西班牙經濟復蘇。還有錫菲,從鋼鐵重鎮成功轉型為「體育之都」,實作了蛻變。典型的還有倫敦,三次舉辦夏季奧運會讓倫敦穩坐「世界體育城市」的寶座。

正如足球皇帝碧根鮑華所言「綠茵場上捲動的不是足球,而是黃金」。 大型體育賽事,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

3

廣州的新機遇

目光轉向國內,體育賽事同樣是城市轉型的重要契機。

在北京奧運會之前,奧森板塊還只是北四環與五環之間一個不起眼的片區,甚至還有待拆遷的村莊。借著奧運會,周邊村莊被拆遷平整,鳥巢、水立方、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拔地而起。

再如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深圳灣舉行後,這片待開發的土地瞬間成為世界聚焦點。看看如今的深圳灣,已經是深圳名片。

更典型的城市是廣州。一場六運會,讓廣州天河從大農村搖身一變,當初的爛泥塘已是國際超級CBD;一場九運會,廣州再次加速,天河城商貿圈走向成熟;一場亞運會,小蠻腰拔地而起,廣州已經躋身世界一線城市。

回看廣州近 20年的高速發展,幾乎就是以這幾次重大賽事為起點。

明年,廣州將第三次迎來全運會的盛宴,歷史的高光又一次給到了這座城市。

「全運會」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這是中國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全運會提供的競爭平台,也成為中國競技體育加速發展的引擎。許海峰、李寧、鄧亞萍、姚明、郭晶晶……一批優秀運動員以全運會為起點,走向世界。

作為賽事之都,廣州自上世紀初至今已成功舉行過多次國際、全國、省級等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體育賽事,很多體育場館都是現成的,稍加修繕就能使用。

這同樣是一次機會。在城市界面上,2010年的時候,廣州就借助亞運會成功打造了花城廣場。這次全運會,將帶來什麽改變?值得期待。

從經濟和產業來看,演藝、旅遊、餐飲、基建等的增長自是無需多言。 一些 新質生產力 ,也有望借著 全運會 的東風迎來發展。 例如人工智能產業,可以為賽事、運動員和觀眾提供高質素、高效率的服務。還有人形機器人產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智慧城市產業、低空經濟產業等,都可以在全運會上大放異彩。

從文化層面看,粵港澳三地本就同根同源,共同舉辦全運會可以加強三地人民對文化的認同感。大灣區一體化行程,也有了現實的推動力。

主辦權就是發展權,影響力就是生產力 歷史的榮光,即將重新照耀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