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四川若爾蓋山水工程已完成生態保護修復面積20.49萬公頃

2024-08-19辟謠

中新網成都8月15日電 (楊予頔)8月15日是全國生態日,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釋出訊息稱,四川黃河上遊若爾蓋草原濕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以下簡稱若爾蓋山水工程)39個專案已開工38個,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面積20.49萬公頃,完成總目標的90%。

據悉,若爾蓋山水工程於2022年正式開工,計劃透過3年時間實施39個子專案,從源頭上進行系統性生態保護修復,確保達到「一年阻風固沙,兩年植被恢復,三年苗木成活,四年連續管護、五年灌草結合」的恢復效果。該工程涉及阿壩、若爾蓋、紅原和松潘4個縣,地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總體布局黑河、白河、賈曲、大渡河、岷江及白龍江六大生態保護修復單元。

若爾蓋縣「黃河九曲第一灣」景色。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作為幾十年前沙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若爾蓋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位於四川省西北部和阿壩州北部,是黃河上遊水源涵養重點生態功能區、若爾蓋國家公園核心區。受全球氣候變遷和草原鼠害、超載放牧、濕地開溝排水等人類活動的影響,土地沙化形勢嚴峻,草地退化裸露,周邊濕地水位下降,形成濕地—草地—沙地的惡性轉化。若爾蓋縣唐克鎮西倉村村民措科回憶:「以前從這個地方過,不戴圍巾把臉包著,回去的時候就是滿嘴的沙,吃東西都‘嘎吱嘎吱’響。」而如今,在西倉村只能從一格一格的沙障中才能看到些許沙土的影子,而這都得益於若爾蓋山水工程的實施。

「沙化土地治理,不是簡單修補,需要因地制宜,」若爾蓋山水工程沙化土地治理子專案相關負責人介紹,「以西倉村為例,我們透過以工代賑的方式,組織老百姓將高山柳樹樁紮成方格,再用柳條將方格連在一起,同時在方格中種草、植灌,隨著草木成勢,沙土被遮蓋並穩固在方格中,這種方法叫‘高山柳沙障’。」順著這位負責人手指的方向看去,整個草地仿佛穿上了一件格子大衣。

此外,這位負責人還介紹,針對不同沙地類別,該工程還創新形成了「圍欄封禁+高山柳沙障+撒施牛羊糞+灌草復合種植+綜合管護」「高山柳沙障+灌草復合種植+撒施牛羊糞+圍欄封禁+綜合管護」等7種生態治沙技術模式。

若爾蓋縣沙化土地治理子專案修復前、修復中、修復後實景三維對比分析圖。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如今,透過若爾蓋山水工程的實施,已逐步恢復3596.27公頃沙化土地地面植被,天然半固定沙地治理後林草植被蓋度提高20%,人工固定沙地成效提升後林草植被蓋度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有效遏制了沙化土地擴大趨勢。同時,提升水源涵養量700萬立方米,治理後植物種類由未經治理時的3種左右增加到21種,豐富度指數上升了172.51%,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

據悉,若爾蓋山水工程專案結合實景三維四川建設,選取若爾蓋高寒濕地典型生態問題代表區域作為試點,進行實景三維監測監管試點系統建設,透過整合衛星長時序遙感、無人機高精度監測、人員快速響應到達等手段,融合數值模擬等數碼技術,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的實景三維監測監管試點系統,對25個試點專案進行監測、評價。同時,依托國土空間基礎資訊平台「一張圖」,建立若爾蓋山水工程專案數據庫與監測監管系統,充分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飛等技術手段,收集專案基礎數據、動態數據,實作全業務、全流程、全要素一體化數碼化場景。(完)

【編輯:邵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