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為什麽蠔油會和癌癥扯上關系?
俗語說:「一勺蠔油嘗遍天下鮮」
但最近蠔油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網上不少人傳言蠔油會致癌?
那麽
真相究竟是什麽?
一起來看看吧!
為何很多人不敢吃蠔油了,
是真會致癌嗎?
網上一直有傳聞說蠔油致癌,一度搞的人心惶惶,那麽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其實蠔油本身不含致癌物,但卻含有一定量的谷胺酸鈉,這種物質在加熱時會生成焦谷胺酸鈉的致癌物,所以,也就有了蠔油致癌的說法。
但實際上,蠔油中的谷胺酸鈉是一種提鮮物質,雖然高溫下確實會生成焦谷胺酸鈉,但這種物質沒有致癌性,只是會讓菜肴風味減損而已。
其實蠔油真正的健康威脅和儲存方式有關,長時間存放在常溫狀態下,蠔油很容易發生氧化分解,導致有害微生物繁殖,比如對人體致癌威脅最大的黃曲黴毒素。
另外很多人喜歡買按壓式噴嘴包裝的蠔油,雖然使用方便,但每次按壓過程都會增加蠔油與空氣的接觸,加快蠔油氧化反應。這個裝置也容易殘留蠔油,長時間下也可能引發黴變。
因此,蠔油選購上最好選擰蓋的設計。如果使用率不高,最好選擇小規格的蠔油,減少開蓋後使用時長過久,另外平時保存最好放入冰箱(0-4℃)冷藏,並建議最好在3個月內食用完畢。
這2種常見「背鍋俠」調料,
都不致癌
除了蠔油以外,其實關於調料致癌的傳言還有很多,但大多都是謠言,尤其是以下兩種常見調料也經常被賦予致癌的標簽:
1、味精
味精致癌的說法其實與蠔油類似,也是因為含有谷胺酸鈉。但這一說法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權威機構辟謠,而且多次研究證實了味精屬於無害食品添加物。
2、大蒜
大蒜致癌其實是因為有人說大蒜在熗鍋時,會產生丙烯醯胺這種致癌性的物質。雖然丙烯醯胺屬於2A級致癌物,但至於是否對人類也有害還沒有相關研究證實,拋開劑量談毒性也是不正確的,想要吃大蒜達到致癌效果,大概得一次性吃掉約45公斤的大蒜,因此就炒菜放的那兩瓣蒜根本不足為懼。
這些調味料吃不對反傷身,
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生活中,有不少的調味品都存在一些健康隱患,這幾種調味品,真不能亂用。
1、 配制醬油
2021年市監局就曾釋出過相關通知,表示配制醬油有氯丙醇汙染,可能造成人體中毒甚至致癌,禁止任何企業生產銷售「配制醬油」產品。
2、魚露
魚露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乙酸乙酯,這種物質會刺激人體鼻咽喉等部位,長此以往可能對肝臟、腎臟造成損傷。此外魚露制作過程中還可能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白地露、黃曲黴等有害物質。
3、自榨油
很多人喜歡用自己晾曬處理的原料去作坊加工榨油,首先原料是否新鮮,以及有無變質反應,無法確定。如果用了發黴變質的材料,可能會導致黃曲黴素混到油中,人體攝入後也會對身體危害很大。其次,小作坊環境和器材監管不到位,可能存在一定衛生問題,先不說工藝規不規範,安全也很難保障。
4、鹽&精制糖
鹽攝入過多也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很多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發病風險都和鹽攝入過多有關。精制糖分純度極高,長期攝入增加人體胰島抵抗,影響自身的內分泌平衡,引發肥胖、乳癌、結直腸癌、胃癌等多種威脅。
廚房常用調味品,分別如何保存?
除此之外,其實很多廚房常用調味品還會因為存放不當,導致變質甚至有害成分生成,那麽不同調味品到底要怎麽保持才好呢?
① 這些調味品開封後,
宜放置室溫幹燥處儲存
• 例如常見的五香粉、茴香等幹貨調味品,已經經過脫水處理,微生物含量較少,可以放置陰涼幹燥的環境。
• 含鹽量高的醬油等調味品,因為微生物無法在高濃度的鈉、氯離子環境中生存,加上水分不足,無法自我繁殖,因此常溫保存即可。
• 酸性較強的白醋、紅醋等調味品,因為pH值低,微生物無法存活,所以也是室溫保存既可。
② 這些調味品開蓋後,需放進冰箱冷藏
• 發酵類調味品,如腐乳、豆豉等,因為這些東西生產過程會不可避免的引入生產菌種,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及室溫變化,其中的微生物也將大量增殖,出現變質現象。
• 含蛋、牛奶、蔬果成分的調味品,如蛋黃醬、花生醬、沙拉醬等,開蓋後隨周圍溫度越高或儲藏時間越長,非酶褐變的情況越嚴重。而且其中的營養物質也會不斷流失,風味也大打折扣。加上這些產品含有較高的油脂,室溫環境下可能導致脂肪氧化反應,破壞脂溶性維生素。
所以調味品開封後,盡快保存在低溫環境下,註意密封性,另外使用時間不宜過長,建議按需購買,減少因長期儲存導致變質風險。
來 源 /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誌、河南疾控、科普中國
5月、8月、11月考試!2024年【心理咨詢考試】火熱報名中,證書由國內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研究機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頒發,證書含金量高。馬上咨詢~
*註:此部份為課程推廣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