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當代年輕人連朋友圈都開始「預制」了?出去玩一次,朋友圈發 5 年?

2024-09-28辟謠

近日,關於「預制朋友圈」的話題也是頻頻登上熱搜榜。

原因是網友們紛紛曬出自己的「預制經歷」,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比如「生日還有一星期,照片已拍好已 P 好,文案排版已完成。」

再比如「在北京一天回酒店三趟換衣服補妝,待兩天發了一周的朋友圈。」

還有比較誇張的,「一個月你們還是太年輕了,我都是預制 5 年內的。」

這簡直是將「預制朋友圈」玩到了極致,讓人不得不佩服這些小夥伴們的「未雨綢繆」精神。

那到底什麽是「預制朋友圈」?「預制朋友圈」又為什麽會火呢?這其實體現了一種普遍存在的「朋友圈焦慮」。

「預制朋友圈」為什麽會火?

其實,「預制朋友圈」就是指那些提前準備好的朋友圈內容,包括精心拍攝和編輯的照片、配以精煉的文字,甚至有的使用者會預先制定好釋出的時間表。

這與傳統的即拍即發不同,它更像是一個經過策劃的「宣傳戰役」,主要目的是展示自己最理想化的一面。

比如,有的人會在生日前提前一周完成所有照片的拍攝和編輯,並準備好文案,等到生日當天,一條條地釋出出來,營造出一種自然、隨意的感覺。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隨著社交媒體的風靡,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絡上曬出自己的生活點滴,以此來獲得他人的認同和社會的支持。而「預制朋友圈」的出現,則像是給這份日常增添了全新的玩法。

一方面,它迎合了現代人在忙碌生活中對時間管理和個人化表達的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成為人們在數碼時代追求「理想自我」的一種手段。

我們不禁也會反思,當朋友圈變成了一個精心布置的展覽館,我們是否失去了真實表達自我的機會?

「預制朋友圈」現象背後,實際上反映出了普遍存在的「朋友圈焦慮」。

「朋友圈焦慮」從何而來?

「朋友圈焦慮」背後,其實對映的是人們對「理想自我」的不懈追求和在他人眼中的「印象管理」。

在社交媒體上,人們透過釋出內容來構建和管理自己的線上形象,這一過程被稱為印象管理。隨著社交媒體的不斷發展,這一管理變得越來越復雜。

每一個賬號背後都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表達與分享,而是一場場精心策劃的「個人秀」。

裝飾自己的生活,經營自己的「人設」, 為了積累社會資本,我們不惜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就像是一位精明的投資者,不斷最佳化自己的「產品」——那就是我們精心打造的線上形象。

這不僅僅是一場自我展示的遊戲,更是一門藝術,一門需要持續投入、精心打磨的藝術。每一次點選、每一條評論,都可能成為我們在這場「人設劇場」中的加分項。只不過,這場演出的背後,是無數個夜晚的熬夜策劃,以及無數個小時的精修圖片和文案。

合理地經營自己的形象,就像是一場優雅的舞蹈,既能展現自己的風采,又能促進彼此的理解與和諧。

但如果不當運用,印象管理也可能變成一把鋒利的雙刃劍,過度的包裝和偽裝,就如同戴著面具參加派對,雖然可能一時風光無限,但最終可能會失去最真誠的友誼和真實的自我。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而且,在這個數碼時代,資訊如同洪水般洶湧而來,不僅速度快得讓人眼花繚亂,數量更是多得令人咋舌。

每個人都在被「過度連結」,每天,我們都在海量的資訊海洋中「摸爬滾打」,試圖從中撈出幾條有用的資訊,結果往往是越撈越暈,完全陷入「資訊過載」。

與此同時,社交媒體的普及也讓我們的社交圈變得空前龐大,維持這些線上關系所需的精力,堪比打理一個虛擬花園,也讓我們不知不覺卷入了「社交過載」。

當這兩座「大山」同時壓在肩上,即便社交媒體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和便利,但隨之而來的壓力也讓人喘不過氣來。

再加上我們習慣性的「比較」心理,當我們在無數的資訊中看著朋友們進行過精心印象管理後的人設形象,更容易產生反事實思考,一步步削減我們的幸福感。

之前有文章提到過反事實思維(counterfactual thinking)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針對已經發生的事情,假設一種與事實完全不同的可能性。

這種假設可能比實際發生的情況更好,也可能更糟。

這一概念最早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他的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在 1982 年提出,稱為「模擬式啟發」(The Simulation Heuristic)。

通俗點講,真正讓我們感到不開心的,往往是那些錯過的機會和無法改變的事實。

比如,你可能經常聽到這樣的感慨:「要是我當時買了那只那只股票,早就賺的盆滿缽滿了!」「要是當年我早早在北京多買幾套房,現在早就實作財務自由了!」「要是當年選對了專業,現在早就薪金翻幾倍了!」

這些「如果」背後,充滿了對過去的遺憾和對未來的憧憬。雖然這些假設無法改變現狀,但卻時常縈繞在我們心頭,成為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感負擔。

朋友圈裏那些濾鏡下的美好生活,恰恰是讓我們這種「反事實思考」有了充分的依據。這種對比不僅讓我們感到失落,還時常讓我們懷疑自己,仿佛別人的每一天都充滿了陽光和鮮花,而我們自己的生活卻總是陰霾和荊棘。

殊不知,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其獨特的一面,那些看似完美的瞬間,背後也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如何緩解「朋友圈焦慮」?

1

不妨嘗試向下的反事實思考

像剛才提到的「如果當時買了那只那只股票,早就賺的盆滿缽滿了!」「要是當年我早早在北京多買幾套房,現在早就實作財務自由了!」.......其實這些想法就是典型的向上的反事實思考。

換句話說,就是假設如果當時滿足了某個條件,結果可能會比現在好得多。

我們不妨嘗試用向下的反事實思考來看待事情。比如說,幸好高考時那道我不會做的題瞎猜對了,才能考上現在的大學;幸好當時被逼著每天背單詞,現在至少出國旅遊還不用依賴靠轉譯軟件。

向上的反事實思考常常伴隨著嫉妒和後悔的情緒,讓人感嘆「如果當時……」。而向下的反事實思考則常常讓人體會到知足常樂的感覺。

畢竟,有時候,正是那些小小的幸運,讓我們在平凡的日子裏找到一絲慰藉。

2

培養消極做自我的能力

這裏的「消極做自我」並非貶義,而是指一種能夠在不被外界評價左右的情況下,依舊保持內心平靜的狀態。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與其羨慕別人光鮮亮麗的一面,不如專註於自己真實的生活,享受每一個平凡而又珍貴的瞬間。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你可能羨慕別人曬出的度假照片,卻未必知道他們出發前為了完成專案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你可能羨慕別人曬出的精致家居照片,卻不知道他們為了裝修和布置花費了多少心血;你可能羨慕別人曬出的文藝作品,卻不知道他們背後有多少次失敗和重來的經歷。

我們需要培養一種能力,即在面對外界的壓力和期待時,能夠堅持做自己,不必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只有當我們真正做到了這一點,才能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記錄生活,而非表演生活

朋友圈本質上是一個記錄生活點滴的空間,它應該成為我們回憶過去美好時光的地方,而不是用來表演生活的舞台。

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後,就會發現,其實不需要刻意去打造什麽完美形象,只要真實地記錄下每一天的經歷,就已經足夠了。

下次當你準備大費周章地裝扮你的朋友圈時,先深呼吸,問自己:「這樣做真的有必要嗎?這樣做真的能讓我感到真正的快樂和滿足嗎?」如果這些努力帶來的更多的是煩惱和不安,而不是喜悅,那也許你應該重新考慮一下了。

在這個容易焦慮的時代,朋友圈成了我們的「表演舞台」。但與其羨慕別人的生活,其實不如專註於自己的真實感受。

最後,希望每個人都能早日擺脫焦慮,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找到那份屬於自己的從容。最珍貴的不是朋友圈裏的點贊,而是內心深處的那份平靜與滿足。

參考文獻

[1]【國慶還沒到,朋友圈已經「預制」好了??】,青春浙江,2024-09-25.

[2]【互聯網為什麽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騰訊研究院,2022-01-23.

[3]【「上海名媛群」的背後:社交媒體如何影響我們的幸福感?】,騰雲,2020-10-14.

[4]【使用者正在逃離社交媒體?——社交媒體倦怠影響因素研究|芒種觀點】,騰訊新聞派,2022-06-02.

策劃制作

作者丨李戈 科普作者

稽核丨樊春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策劃丨一諾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徐來、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