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自貢4月18日訊息(記者 王穎)近日,記者來到自貢市大安區牛佛鎮紅旗村,村民們正在田裏插秧,田地間充滿著生機。不久後,這塊稻田還將引進稻魚、稻蛙、稻蝦的養殖。
大安區農業產業園(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紅旗村位於牛佛鎮「西大門」,地處沱江流域水陸交通樞紐,全村幅員面積4.8平方公裏,耕地3000余畝。曾經面臨著土地質素不高、經濟效益較低的難題。
2023年,紅旗村引進了稻蛙和稻蝦綠色生態迴圈養殖技術,即「稻+」共養,透過水中微生物為青蛙和小龍蝦提供豐富的自然食物,不僅節省飼養成本,還凈化了水質。青蛙和小龍蝦的排泄物對稻田也起到了有益的肥料作用。
育好的秧苗準備插秧(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牛佛鎮紅旗村這種中稻+再生稻、稻田綜合種養等高質高效種養殖模式,依托核心區示範帶動效應,致力於在大安區建成延沱江河4.2萬畝水稻產業帶。這種「稻魚、稻蝦、稻蛙」等高效輪作共生模式,不僅能夠有效盤活農村散布的粗放型農田資源,還突破了傳統農業種植模式的低效率問題,實作一土多熟、一水雙生、一田多收。
農戶正在插秧(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大安區農業農村局彭莉平告訴記者,稻田蛙會在五六月收成,一畝可實作3萬元左右收益;稻田蝦錯峰上市可賣到百元一斤,大大提高了耕地附加值。此外,種養過程中透過生態防控方式,提升米質,稻蛙稻蝦又使得該產業園的大米肥料充足,口感又香又甜。
每到收獲時節,鄉村中便呈現出了一幅「稻在水中長,蛙在稻間跑,蝦在稻下遊"的鄉村畫面。
安融農業集團作為大安區區屬國有企業,采取村企合作機制,今年首期流轉764畝土地與紅旗村經濟組織合作種植水稻專案,並與村集體經濟合作共同營運育秧中心、農產品初加工中心、烘幹中心、農機中心四個中心。發展現代農業經濟。
牛佛鎮紅旗村水稻育苗中心(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記者走進牛佛鎮紅旗村水稻集中育苗中心,幼苗長勢喜人。
安融農業集團水稻種植負責人張昊燦表示,該育苗中心已實作全自動育秧,傳統人工育秧周期需要40多天,自動化溫室育秧大大減少時間和人力成本。繁育的13200盤秧苗可種植約733畝田地。當前正在進行插秧工作,育秧中心同步進行機械育秧並移栽到良田。今年該村采取機械化插秧加人工輔助,5月1日前可完成移栽。後期田間生產作業,包括施肥、施藥,可能引入無人機施撒農藥全程實作全自動化管理。稻田成熟期在八月中下旬,將采取全自動化機械收割,一周內便會完成。
插滿秧苗的田地(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水稻達標,蝦子生態,不僅增加了老百姓收入,土地流轉後,農戶可獲流轉租金,還能打零工每月掙一兩千。
大安區牛佛鎮紅旗村村支部書記陳立平告訴記者,如今與以前純靠人力勞作相比,機械化使育種和插秧節省勞力,收入更高。這種合作方式農戶非常滿意,既能收取流轉租金,又能照顧老人小孩。
牛佛鎮紅旗村的「稻+」產業拓寬了生態農業的產業鏈。助力農民增收。
「稻花香裏說豐年」,8月,當水稻成熟時,在紅旗村將會看到這樣一幅田園豐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