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知識分子不圖別的,就圖一個信任

2024-03-06辟謠

楊福家院士(1936-2022年)是享譽世界的中國核物理學家和教育家。日前,首部完整反映其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忠實記錄其人生最後影像的大型傳記作品【格物樹人福家報國:楊福家畫傳】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圖文並茂,不僅全面、立體地呈現了楊福家院士個人追求卓越、立德樹人、畢生奮鬥的感人事跡,也生動表現了與他緊密相連的多個知識分子群體(如兩彈元勛群體、復旦優秀教師群體、上海光源建設者群體、中外合作大學教育事業創業者群體等)熾熱濃烈的家國情懷、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值得向廣大讀者推薦。

在【解放日報】文化講壇上,楊福家發表講話。 賴鑫琳 攝

高舉精神之旗

楊福家院士生前傳記【博學篤行 福家報國:楊福家傳】(以下簡作【楊福家傳】)於2018年出版,這本傳記得到楊先生本人的充分肯定,出版後也受到各界讀者的歡迎和好評。作為作者,我們深感欣慰,並倍受鼓舞。但因為篇幅限制,當時收集的很多材料特別是照片都沒法用上;而隨著采訪的深入,我們對楊先生的事跡又有了新的認識。因此,我們應復旦大學出版社之約,開始馬不停蹄地構思姊妹篇【楊福家畫傳】。

2019年以來,黨中央先後發出學習和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的號召和倡議,我們深切感受到楊福家先生是躬身踐行這兩種精神的典範。因此,我們以弘揚科學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為根本指導思想,以科技報國、教育強國作為貫穿全書的「紅繩」,努力把楊福家先生科教雙馨的先進事跡講好,讓這本書成為學習科學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的好教材。

2001年7月4日,楊福家正式就任英國諾定咸大學校監(校長)。新華社記者侯少華攝

打造「移動展館」

由於傳記的性質決定,【楊福家傳】只能根據文字的需要采用了少量配圖。但我們深知,在當今這個「看圖的時代」,單純的文字可能還不能適應部份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的閱讀需求,所以我們嘗試采用「畫傳」的形式,以求適應和符合當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口味。

但本書仍屬傳記體裁,而非畫冊或者攝影集。為此,我們搭建了一個全新的敘述框架,根據這個框架來編排內容相關的圖片。【楊福家傳】主要以時間為序敘述,是「縱」的。而【楊福家畫傳】著眼於共時的、邏輯的歸納,是「橫」的。特別是最後兩章,都是【楊福家傳】沒有寫過的內容。第八章是對楊先生立德樹人、愛國奮鬥事跡的簡單總結,希望能達到讀者在宣傳櫥窗看楊先生先進事跡展覽的效果;第九章是對楊先生教育思想的簡單陳述,希望能達到在現場觀看楊先生制作的投影片、聆聽楊先生講演的效果。我們力求把這本畫傳打造成一個「移動的展館」,讓更多「不在現場」的讀者能領略到楊先生的大師風采。

展現細節魅力

【楊福家傳】立足宏觀的整體敘述,可說是偏於「面」的歸納。而本書結合「讀」圖,更加註重細節的敘述,可說是「點面結合」。本書深入挖掘照片的內涵,著力講述背後的故事。英語裏有句俗語: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意思是「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但圖片畢竟不等於語言,它是沈默無聲的,仍然需要輔以語言的解釋說明。例如,上海光源裏自主研制的橢圓極化波蕩器(EPU100)、首台自主研制的真空波蕩器、3.5吉電子伏增強器等,我們沒有像一般的宣傳材料只是簡單地寫幾個機器的名稱,而是詳述了研制這些機器的艱辛曲折過程,讓讀者了解到我們中國科技人員在外國技術封鎖的情況下,奮發圖強、刻苦攻關的動人故事,深化對「光源精神」的認識和理解。有了這樣的文字說明,圖片才有了靈魂,人物才因之更加生動。

上海光源裏自主研制的橢圓極化波蕩器。

這樣的例子在書中比比皆是。這離不開楊福家院士生前對本書寫作的大力支持。楊先生曾說,知識分子不圖別的,就圖一個信任。這也是我們此刻共同的心聲!楊先生伉儷對我們充分信任,拿出珍藏的相簿供我們挑選,並細致講解拍照時的場景和背後的故事。兩位老科學家一絲不茍、知無不言,讓我們有了一種使命感,不敢有分毫懈怠,努力調查、創新體例、激揚文字、精益求精。以楊福家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核物理科學家、教育家的先進事跡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激勵著我們踏實工作,奮勇前行。

(作者霍四通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望道研究院副院長,楊柳系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黨政辦公室主任)

【格物樹人 福家報國:楊福家畫傳】

霍四通 楊柳 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欄目主編:顧學文 文字編輯:王一

來源:作者:霍四通 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