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急診護理師搞發明、歸國博士解臨床難題,這家醫院的她們很酷

2024-03-09辟謠

從醫30多年兒科醫生主動請纓參加援疆,急診護理師改善臨床護理工具獲批兩項專利,麻醉科醫生在廣西助力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歸國博士攻堅炎癥性腸病「難診難治」難題……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次在院內評選出「巾幗能手獎」。讓我們一起走進她們的故事,感受她們不可限量的「她力量」。

李易娟:

兒科 醫生 30多年,

主動請纓參加援疆

在兒科副主任李易娟主任醫師的手機裏,珍藏著不少患兒的手寫感謝信。李易娟說,這是她從醫30多年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最好見證。

「救治一個孩子,能夠幸福一個家庭。」30多年來,李易娟在危重新生兒、兒童膿毒癥、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重癥神經疾病等診治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參與成功救治國內體重最低(5公斤)的腎移植患兒。

2022年,李易娟主動請纓,在喀什地區參加為期17個月的廣東「組團式」援疆工作。喀什距離烏魯木齊約1500公裏,如果僅僅依賴轉診,將嚴重威脅重癥患者的生命。為此,李易娟大力開展膿毒癥規範化診治技術的引入,透過基礎化治療進行早期辨識與治療,並在喀什地區十二縣市進行技術推廣,進一步提高喀什地區疑難危重患兒救治成功率及減少轉診率。同時,她還透過編寫診療手冊、開展疑難雜癥合作討論、與當地醫生共同查房等方式,參與喀什地區各縣市醫院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獲「優秀援疆幹部人才」稱號。

劉楠:

急診護理師紮根臨床,

改善臨床護理工具獲批兩項專利

自從2004年畢業後,急診科主管護理師劉楠就一直在急診科工作。

高壓的急診科室時刻充滿挑戰,劉楠始終對患者抱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根據臨床一線的觀察與實踐,劉楠發現一些身材瘦小的病人無法吸上心電圖吸球,為此,她專門發明了心電圖吸球的固定帶。在護理工作中,他先後獲得兩項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

為減輕患者病痛,她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運用休克指數評估多發傷患者傷情程度,縮短急診護理幹預時間,有效地增加了患者搶救成功率,提高急診多發傷患者的整體護理效果。

急診科主管護理師劉楠(左一)

劉楠還記得,她從業後的第一次出車,救治的是一位心臟停搏的病人。由於現場有人幫忙為病人進行心肺復蘇,病人得以成功脫險。正是這一次的經歷,讓她深刻意識到急救科普的重要性。近年來,劉楠定期赴學校、社區、外企、基層醫院等開展急救技能培訓,幫扶醫院遍布蕉嶺、澎湃、龍巖、貴陽等地區,每年平均開展急救活動25場,培訓約1500人次。

房潔渝

派駐廣西建設麻醉科,

助力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房潔渝是2023年第一批派駐中山一院廣西醫院的麻醉科專家。一年多來,她奔波於廣東和廣西之間,參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建立中山一院廣西醫院麻醉科。由於工作出色,第二年她被繼續派駐廣西工作。「患者們需要我,我想繼續留在這邊。雖然不能長期陪伴家人,但我想給孩子樹立一個勤奮向上的榜樣。」她說。

從醫27年來,房潔渝承擔了各種復雜疑難手術的麻醉,有效保障手術麻醉的安全。同時,配合外科開展各種新技術、新手術的麻醉工作。

在廣西工作期間,房潔渝完成了院內首例「術中喚醒」開顱手術,推廣圍術期心臟食道超聲技術。廣西的耳鼻喉科病人較多,一些患有鼾癥的兒童因扁桃體肥大需要進行手術。由於兒童氣道敏感,手術時容易出現喉痙攣,房潔渝全程看管,直到手術結束。

朱亦君:

歸國博士深挖臨床需求,

攻堅炎癥性腸病「難診難治」難題

人體約90%的疾病都與腸道相關。一旦腸道內的生態系發生紊亂,人體健康也面臨威脅。近年來,社會公眾對腸道疾病的關註度明顯增加,但這個橫跨微生物學、生態學、醫學等多學科的研究領域,仍待深入發現。

近年來,炎癥性腸病正在由少見病發展為常見病,是一種典型的「難診難治」疾病。由於其癥狀與其他消化道疾病相似,往往診斷過程比較漫長。治療方面,也要長期服用抗生素。

2020年,美國克里夫蘭診所博士後、英國華威大學博士朱亦君加入中山一院精準醫學研究院,專註於腸道微生態與人體健康關系的基礎研究。透過朱亦君的研發技術,臨床有望透過糞便檢測、血液檢測等方法,輔助診斷炎癥性腸病。

加入精準醫學研究院以來,她與消化內科、兒科、產科、醫學影像科及醫學檢驗科等多個臨床科室緊密合作,交流質譜技術、代謝組學和微生物組學等先進技術及其在臨床與基礎研究中的套用。

目前,她已與臨床科室合作發表了5篇學術論文,並參與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一項省級自然科學基金專案,申請了一項專利。

采寫:南都記者 王詩琪 通訊員 梁嘉韻 章智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