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連摘兩屆奧數金牌,上中這位「數學少年」火了,背後說明了什麽……

2024-08-16辟謠

巴黎奧運會賽場上,中國隊捷報頻傳,屢屢斬獲金牌。

而在不久前落幕的2024年第65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上,上海中學王淳稷同學繼2023年獲得第64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金牌後,再次榮獲金牌。

訊息傳出後,王淳稷同學火了,他的照片和故事在各大平台瘋傳!

這樣的「數學少年」如何復制?如何發現更多的「王淳稷」?如何培養數學拔尖創新人才?

8月8日,華東師範大學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研究中心召開「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大中小一體化培養研討會」,深入探索拔尖人才貫通式培養新模式。

研討會上,專家、校長雲集,大家紛紛表示,從辨識選拔,到扶持培養,對於5%甚至僅有2%的「尖子生」,要給他們創造更多的展示機會,搭建更多的學習平台,給予更多的成長空間。

奧數競賽是發現「數學苗子」的平台。

從1990年開始,上海中學率先成立數學班,開展數學強潛能學生培養模式的探索。34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數學方面學生1200余名。他們中數學學習能力強、有天賦的學生200多名,特別有天分的學生50余名,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17枚,是國內獲此專案金牌最多的學校。

上海中學校長、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指委數學教學指導專委會副主任馮誌剛認為,「現在談到拔尖創新人才,大家更多關註人才的早期辨識,尤其是選拔。實際上更關鍵的是培養過程中的人才辨識。如何引導具有數學強潛力的學生不斷突破迷茫期、走出高原期,不斷產生飛躍期至關重要。」

「對特長孩子的辨識,關口可以再前移一點,渠道可以再搭建一些。」華東師範大學二附中紫竹校區校長施洪亮建議,目前的各項重大競賽集中在高中生學段,局限了初中尖子生的早期辨識。除了奧數競賽外,還期待更多大學牽頭搭建平台,給更多學生提供展示機會,促進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發現。

上海中學的「王淳稷」們是怎麽培養出來的?

從馮誌剛的經驗看,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點在於業務高度,會做題、會講題、會把握;在於眼光高度,慧眼識才,正確評估數學強潛能學生;在於人格高度,做事公平、淡定,耐得住寂寞。

作為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和高中數學課標編寫組成員、人教社新版數學義務教育教材主編,福建師範大學校長王長平認為,針對5%左右甚至僅有2%的「尖子生」的培養規劃應基於教材、高於教材,因材施教、拓展提升,重在掌握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培養數學思維和推理能力,而非僅僅停留在數學知識。

「對於數學拔尖人才來說,12年的數學知識學習9年就夠了,初中階段就可以完成高中的數學內容。」在王長平看來,這些學有余力的「數學少年」高一高二期間可以參加大學舉辦的各類夏令營、冬令營、少年班、英才班的選拔考試,到了高三再集中全力備戰高考。

他建議,這部份學生在高中階段就能完成大學第一學期的數學拓展內容,在各科全面發展的同時,爭取1門突出的學科方向,積極參加國家「數理化生信」競賽和各高校的強基計劃選拔。

「吃不飽」的高中尖子生,如何提前學大學內容,師資不夠怎麽辦?

中學-大學數學銜接課程【大學數學預備知識選講】正式免費上線。試執行期間,就已有3745名學子自發選修此課,瀏覽量超過80.8萬次。

「這一系列課程講授,既有分析,也有提示,還有解答。」華東師大數學科學學院院長呂長虹表示,今春設立的華東師大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研究中心,正探索如何科學構建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發現、評估遴選和一體化貫通培養機制。

此次釋出的「大學數學預備知識選講」在智慧樹網、學堂線上網和自建的公共數學虛擬教研室網同步上線。

據了解,【大學數學預備知識選講】介紹了【高等數學】與【線性代數】學習中所需的部份初等數學內容,包括數學歸納法、三角函數與常用三角公式、反函數與反三角函數、極座標與平面曲線的參數方程式、空間直線和平面的參數方程式及一般方程式等內容,幫助學生夯實初等數學基礎,提前感知大學數學的思維模式,從而整體提升後續在大學數學課程中的學習體驗。

除了加強大學和中小學的課程銜接,高校在高等教育階段也探索著拔尖人才貫通化培養。以北京大學為例,北大不僅針對本科生推出了「3+X」專案,實作本研學分互認,讓拔尖人才更快一步得到培養,還在著力推動博士生拔尖人才培養計劃落地實施。

據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數學會中學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劉若川教授介紹,目前北大共有2022—2025級四批共48名「博士生拔尖計劃」學生,這些學生在大四階段就已開啟了博士一年級的研究和課題。

照片由學校提供

關註「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驚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釋出,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資訊釋出平台,如您認為釋出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