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在這裏交融孕育!一起探訪「海邊的江南」

2024-02-28辟謠

「上海的每一幢建築,每一條馬路,每一片街區,都充滿了故事。」這次讓我們來到「海邊江南」,尋訪不一樣的浦東新場古鎮。

新場古鎮打卡地圖

新場古鎮,成陸於唐,因鹽業而興盛,這座千年古鎮曾經枕河而靠海,可謂是座海邊的江南小鎮,既有著江南水鄉的氣韻,也有海派城鎮的風華。鹽文化、海洋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在這裏交融孕育。

鹽文化

古代的新場靠近大海,這裏自然而然成為了曬鹽制鹽的好地方,也可以說新場古鎮是一座因鹽而興的古鎮。「新場」之名來源於曾經不遠處的下沙鹽場,其南遷至此,形成了一個新的鹽場,故名「新場」。如今位於新場古鎮停車場廣場上的「煮海熬波」雕塑以及「鹽衙門」遺跡是當年這裏鹽業鼎盛的一個縮影。在新場誕生了現存最早的海鹽生產專著【熬波圖】,從圖中我們可見如何制鹽,古人將高濃度的富鹽水引入一口大鍋中,竈火熬煮,直至白鹽析出。

【熬波圖】記載古人制海鹽的方法,圖為關鍵步驟「上鹵煎鹽」

海洋文化

鹽是大海對新場的恩賜,但靠海之地水災不絕,於是新場當地人築起堤壩,古稱「捍海塘」。當地傳說,古人用石柱修築海塘,抵擋潮水,久而久之這些石柱就像一根根「石筍」般佇立海岸,於是就有了這裏的一個古地名「石筍裏」。

石筍裏牌坊

江南文化

古代的新場不僅靠海,其內河流水系也很多,也是一派江南水鄉風景。由於新場經濟發達,這裏富庶聚集,商戶眾多,有「十三牌樓九環龍,小小新場賽蘇州」之說,「環龍」指的是橋,可以想見當年這裏小橋流水人家和市井繁華的勝景。

新場的沿河民居多為「前店中宅,跨河後花園」,這是新場古鎮建築形態的一大特色,沿街店鋪的後面是家宅,家宅後門有條河,石橋跨河後便是一片綠意盎然的後花園。這種獨有的住宅布局折射出當年新場大戶人家亦商亦農的愜意生活。

「前店中宅,跨河後花園」的古鎮人家

海派文化

新場古鎮不僅有格局獨特的江南傳統建築,還有中西合璧的西洋建築元素。彩色玻璃窗花、柯林斯希臘石柱,這些海派建築風格毫無違和感地融入這座江南水鄉,可見當年的新場離世界的距離很近。這些人文建築也多次被影視劇取景,【色,戒】【三十而已】【葉問】等紛紛來此「穿越時空」。

第一樓茶園是新場的標誌性建築

張廳裏的彩色玻璃與西式雕花柱特寫

張廳裏的柯林斯希臘石柱和江南傳統建築相得益彰

張廳裏的彩色玻璃、西式雕花柱與江南傳統建築有機結合

聯合申遺

如今的新場古鎮與同在長三角地區的另外十余個古鎮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如果「江南水鄉古鎮」能申遺成功,對於上海全球城市的發展意義重大,也將極大助力上海城市軟實力的提升。

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江南水鄉古鎮」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