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4月23日電 (楊予頔)四川雅安寶興縣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和模式標本產地,國寶大熊貓就是從雅安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近年來,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修復專案的推進,打通了大熊貓棲息地生態廊道,拓寬了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在雅安絕跡多年的豹貓、棕背田雞、紅腹錦雞等大熊貓伴生動物相繼重現山林,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改善。
20世紀50年代,雅安石棉縣揭開了國有開采石棉礦的序幕。不過,經過50余年開采留下的廢棄礦山,讓曾經蔥郁的山坡成了一片「荒土」。2022年,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雅安片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專案成功入選國家示範工程,計劃用3年時間,在寶興縣、滎經縣、石棉縣三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集中連片的區域,實施東河流域大理石集中開采區礦山生態修復、西河流域大理石集中開采區礦山生態修復、滎河流域牛背山花崗石開采區礦山生態修復、滎河流域泥巴山花崗石開采區礦山生態修復、大渡河流域(石棉段)四川省石棉礦礦山生態修復、南河流域新康石棉礦礦山生態修復6個子專案,分區、分級、分類對廢棄礦山實施治理。
據介紹,石棉縣透過實施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礦山地質安全隱患治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植被恢復等工程重塑生態,已完成生態修復面2.46平方公裏,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9個,恢復植被2.27平方公裏。專案的實施增加了大熊貓適宜棲息地面積,提高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能力,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得到改善,提高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向人類聚居區之間過渡地帶的生態環境,更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護。石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李天虎說:「這裏屬於大熊貓國家公園周緣區,雖不屬於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內,但對搭建大熊貓生態走廊至關重要。」
石棉縣板場溝修復專案。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在寶興縣夢發礦專案現場,挖掘機正在清理礦石廢渣,修建攔水階梯堤壩。「在早期粗放式開采利用模式下,廢棄礦山不僅誘發地質災害,造成水源涵養功能下降、森林植被破壞等突出生態問題,也造成大熊貓棲息地受損破碎化,野生大熊貓被割裂成幾十個局域族群。」寶興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馮邦國說,「搭建生態廊道,提升大熊貓棲息地質素,在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內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迫在眉睫。」
寶興縣夢發礦點位修復現場。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隨著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專案實施,近年來,透過覆土綠化、客土噴播和自然恢復三種手段,礦山復綠已初具規模。據悉,到2024年年底,雅安將恢復大熊貓棲息地及生態廊道8.03平方公裏,連通恢復大熊貓生態廊道2條,有效促進野生大熊貓局域族群之間的基因交流,提升以大熊貓為代表的珍稀動植物的生境質素,保護區域生物多樣性,改善礦區及周邊人居環境。
據悉,2017年,地跨川陜甘三省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正式啟動,雅安全市39.45%的面積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涉及寶興、天全、蘆山、滎經和石棉5個縣,面積5936平方公裏,占全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27%,是大熊貓國家公園中面積最大、占比最高、山系最全的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