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廣州287家醫療機構實作結果互認,已減少檢驗檢查超356萬次

2024-07-16辟謠

廣州是華南醫療高地。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廣州醫療衛生機構的總診療量達到1.7億人次。在不同醫院就診要重復進行檢驗檢查,在以往一直是影響市民就醫體驗的突出問題,與市民的就醫費用也息息相關。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市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平台已納入接近1500項醫學檢驗檢查專案,實作全市結果資訊調閱提醒、可信互認和監督管理,全市範圍內287家醫療衛生機構接入互認平台,更實作了與省內其他地市部份醫療機構互認共享。截至今年6月,全市醫療機構透過互認平台累計實作互認約356.70萬次。

287家醫療機構過千項檢驗檢查結果可互認

今年,廣州市衛生健康委把「推進檢驗檢查結果互通互認」列為衛生健康領域十件民生實事之首,進一步拓展了醫療機構結果互認共享範圍,納入更多相對穩定、單次費用較高的大型醫學檢查專案,並探索與佛山、東莞等周邊城市實作跨市檢驗檢查報告調閱互認共享,方便群眾跨市域就醫。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醫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廣州已經有287家醫療衛生機構接入了結果互認平台,其中包括廣州地區所有的省部屬、市屬大型三級醫院,可互認255項醫學檢查專案、1181項醫學檢驗專案,包括:血細胞分析、尿常規、肝腎功能、血脂、腫瘤標誌以及CR、DR、CT、MRI等結果相對穩定、診療過程常用的專案。

此外,互認平台還對接「廣州健康通」,為患者提供線上報告即時推播、報告查詢、雲菲林查詢等服務,減少群眾領取、攜帶和保存報告的煩惱。

「患者在互認的醫療衛生機構就診時,互認平台會透過醫生工作站自動提醒醫生,有可互認專案供調閱檢視。這個過程中,如果醫生開具的檢驗檢查專案有符合互認要求的,系統會進行重復檢驗檢查提醒。」上述負責人提醒,值得註意的是,經醫生評估,患者出現病情變化、檢驗檢查結果超出了時效、檢驗檢查結果與病情明顯不符等情況下,原來的檢驗檢查結果不列入互認;急診、急救等搶救生命的緊急狀態下,手術等重大醫療措施前,以及一些符合診療需要的不可預測的情形下,也可能需要重新進行檢驗檢查。「如果醫生評估後,認為仍需開單復查,要向患者或者家屬說明,並需要在系統填寫理由說明,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後續組織專家進行進一步監管。」

區塊鏈技術保障數據安全

檢驗檢查結果涉及海量數據,如何保障數據安全?廣州市衛生健康委醫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醫療衛生機構結果互認的工作中,廣州在國內首創了利用區塊鏈技術實作互認資訊上鏈存證,利用政務區塊鏈,實作互認過程閉環管理、全程留痕可追溯,創新了「演算法跑路」代替「數據跑路」的數據使用方式。該經驗做法被列入廣州國家級區塊鏈創新套用綜合性試點,不僅厘清了不同醫院間檢驗檢查結果數據權責關系,解決了互認可信難題,也從技術上有效保障了市民健康數據私密不被泄漏。

今年,廣州市將進一步推廣區塊鏈+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服務,覆蓋更多的醫療機構,計劃到年底接入所有市屬、區屬和基層醫療機構,基本構建適用於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業務的區塊鏈套用技術體系。

創新激勵措施推進結果互認工作

實際上,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工作在廣州推進已有多年,部署工作早在2018年就已開展。當年底,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平台的頂層設計,並在市屬醫院先行試點,隨後在部份區試點,到了2022年底就已實作廣州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全覆蓋。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表示,將會同財政、醫保等部門,研究出台更多對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的激勵保障措施,包括對標【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相關工作要求,結合業務套用需求,升級完善互認平台及雲菲林等相關套用,提升互認量,進一步為群眾節省就醫費用;對互認平台進行標準化改造,從而進一步擴大互認範圍,探索實作跨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套用;建立比較完善的互認質控套用,實作對互認報告、互認的影像、互認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全方位的質控和監管。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伍仞 通訊員:穗衛健宣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