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大醫院、小專科醫生下沈社區:一周一次的坐診,將帶來什麽?

2024-01-18辟謠

93歲高齡的孫老先生沒想到,口腔裏那顆「疼起來要人命」的牙齒,在5分鐘步行就能抵達的天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妥善解決了。「很幸運,也很巧,聽說仁濟醫院的專家來社區開門診,我也不用麻煩小輩特意請假陪我去大醫院了。」

新年伊始,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附屬同仁醫院的口腔科與耳鼻咽喉科醫生都在這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班」了:每周三,轄區內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同質化診療與檢查服務,為病家,尤其是老年人群免去奔波之累。

二、三級醫療機構專家下沈社區,一周一次的坐診究竟能帶來什麽?孫老先生指了指自己的牙,開啟話匣子。

比起完美治療,社區居民更期待有效幫助

鮐背之年的孫老先生素來身體健康,但近日吃不香、睡不好,左側下方的智齒爛了、碎裂了,疼痛幾日無法緩解,更讓他難受的是,碎裂的牙齒斷面有一個尖尖的角,無論說話還是吞咽,都免不了與舌根摩擦,劃破後疼痛範圍更大了。「鄰居告訴我,最近正好有專家來坐診,我想著趕緊來看看。」

主治醫師林婷婷來自仁濟醫院口腔科,自1月3日起,每周三在天山社區坐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她告訴記者,除了兩張牙椅外,嚴格的三區劃分、基礎的器械與藥品配備等,都讓工作能順利開展。「孫老先生基礎疾病少,經過檢查發現,牙根是可以拔掉的,但老人對拔牙不太能接受。」林婷婷耐心解釋,「舌根、黏膜如果反復受到外部刺激,不只是影響進食,長期可能癌變。老人目前口腔內有發炎情況,待後續消炎了,還是會和其簽約的家庭醫生一同建議將這顆牙齒拔除。」

可以說,比起一次完美的口腔治療,社區的老人更需要的是及時有效的幫助。為此,林婷婷幫孫老先生將斷裂的牙尖打磨光滑,不再戳破口腔,又開了些消炎藥,叮囑老人按時服用。

在社區和大醫院坐診最大的不同是什麽?她想了想告訴記者,「在這裏,心態可以慢下來,對患者的整體狀況也有了解。三級醫院診間人多、時間緊,就拿我們科室來說,4個醫生一上午得看200余位患者,很難有精力全面溝通。」林婷婷覺得,社區患者大多抱著信任而來,尤其是高齡患者,「家門口能解決急癥、長期治療的話,對於路途奔波困難的群體是極大的利好。」

全、廣的家庭醫生,和專、精的坐診專家,「組合拳」正在逐步改變上海社區的就診模式。自1月初坐診以來,林婷婷也逐漸摸透了居民們的訴求,「多一點耐心和科普解答,有時就能讓診療變得更順暢。」

耳鼻咽喉科診療。

填補社區小類專科人才缺乏短板

下午1時許,耳鼻咽喉科診室外已有患者在排隊。同仁醫院主治醫師李聰換上白大褂,熟悉著流程操作。這是她首次在天山社區坐診,但第一位患者卻一下子認出了她,「醫生,我在同仁看過你的門診的。」

李阿姨今年75歲,曾患鼻咽癌,近年來聽力下降,經常跑醫院。長期的耵聹栓塞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她的聽覺,此次看診,就是希望能讓醫生幫忙取出。經檢查,因耵聹硬度高,李聰建議阿姨先回家使用滴耳液,2周後到社區再做治療。

「雖然同仁醫院不算遠,但排隊長,肯定還是社區方便。」李阿姨還特意問起了平時在診間來不及咨詢的話題,「別人推薦我戴助聽器,但我擔心對本來的功能有影響,醫生,能不能給我一點建議啊?」「您說戴眼鏡之後,對眼睛有影響嗎?它可以幫助您社交,影響很小,但不能在網上隨便購買,一定要在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咨詢。」李聰用通俗的方式解釋後,還特意叮囑李阿姨,「您的吞咽功能也要繼續康復,千萬別因為害怕就不做,慢慢來會好的。」

「不難發現,本次合作的口腔、耳鼻咽喉領域,都屬於精細專科,但社區小類專科人才長期比較缺乏,透過與上級醫療機構形成互補,也是社區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環。」中心門辦主任侯雯介紹,去年,【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口腔診室建設指導標準】公布後,仁濟醫院口腔科主任陸爾奕便率先帶領團隊在區內社區推進相關工作,此後與長寧區對接後,天山社區率先開診。「我們希望專家每一次短暫的坐診都能體現最充分的價值,因此除了開展新技術、為更多患者病種提供服務之外,讓本土醫生學習也很重要。」據透露,口腔科後續將開展各類固定義齒、可摘局部義齒及全口義齒的修復,以及全瓷冠修復等美容修復,「口腔治療並非一次能完成,如果能將這類患者留在家門口,就是老百姓真正的實惠。」

社區專家坐診資訊。

社區小科室期待啟用「自身活力」

近年來,常態化的下社區坐診、人才帶教、綠色通道雙向轉診等模式逐步在本市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進,如在長寧區虹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依托就近的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資源,每周五有專家前往坐診,並引進同質化的診療與康復器材。區衛健委負責人表示,此類點對點的健康服務模式,也將幫助社區加強科研探索,同時擴大居民與家庭醫生的信任度和黏性。「除了口腔與耳鼻咽喉科,下一步我們也計劃在中醫、婦科等領域進行人才引進。」中心醫務科科長王院星介紹,借助醫聯體合作,同時「兩條腿走路」帶動自身隊伍培養最為重要。

「提高診療水平,利於分級診療,增加醫療資源可及性,這些都是二、三級醫療機構專家下沈的積極意義。」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提到,「需要註意的是,選哪些科室、哪些醫生下沈,不造成醫療資源和效率浪費。小類專科人才的培養周期長,是目前較為適合的合作模式,但在專家的待遇、績效考核等認定中,也應做好保障。」

不過,在「外援」的帶動下,「自身活力」能否啟用,成為社區目前的最大挑戰。中心副主任茅燕芬坦言,近年來,全科醫師的資助力度很大,但小科室往往面臨尷尬:無法進編、職稱評聘難。「我們也期待,借著標準化口腔診室建設的東風,讓社區人才的‘天花板’松一松,打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發展限制,讓更多疾病的診療在家門口有人願意接、接得住。」

欄目主編:顧泳 題圖來源:黃楊子 攝

來源:作者:黃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