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我們希望吸引更多工廠落戶」——走進法國上法蘭西大區「電池谷」

2024-03-19辟謠

來源:人民日報

在敏實雷諾合資公司法國工廠,員工在電池盒生產線上工作。本報記者 尚凱元攝

從巴黎取道向北的高速公路,兩個多小時後即可到達上法蘭西大區首府——利爾。一路上,鄉村美景不時映入眼簾,豐饒的平原孕育了當地經濟支柱之一的農業生產和食品加工業。走進加來海峽省,不遠處矗立的廢棄礦山,以及那些轉化為博物館和藝術中心的舊工廠建築,靜靜地訴說著這裏曾經的工業歷史。

上法蘭西大區是法國知名的傳統工業和汽車生產基地。近年來,隨著多家超級電池工廠及相關企業落戶,該大區迎來了工業轉型的新浪潮,被冠以「電池谷」稱號。「電池谷」的產業聚集效應,吸引了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國際投資者。

工業重鎮,搶抓機遇變換賽道

「法國北部工業區歷史悠久,從19世紀開始就有大量的采礦、冶金、紡織活動,是法國主要的經濟區之一。」在利爾市中心的辦公室,法國北部投資促進局行政總裁揚·皮托萊對記者介紹,上法蘭西大區是法國最大的汽車制造中心,7家汽車廠在此設有生產基地。

近年來,傳統汽車產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與機遇。為實作2050年凈零排放的目標,歐盟將從2035年開始禁止銷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車。2023年,法國新登記的純電動汽車近30萬輛,占新車銷售總量的16.8%。為促進本地電動汽車生產,從今年開始,法國政府調整了購車補貼規則,並推出針對法國及歐洲電動汽車的社會租賃服務。一系列政策導向促使汽車廠商更多轉向整車和關鍵電池的本地制造。

「從2018年開始,我們意識到電動汽車將在未來汽車行業中占據重要位置,‘電池谷’計劃開始萌芽,我們便努力推動相關企業在此落戶。」皮托萊表示,上法蘭西大區東西分別延伸至比利時邊境和英吉利海峽,南部毗鄰巴黎大區,地理位置優越,進出口便利,許多外國企業在此落戶,有吸引外資的傳統優勢。

從2020年到2023年間,先後有4家電池生產企業宣布了「千兆工廠」計劃,總產能超過100千兆瓦時電池電量。其中,法德合資的ACC工廠去年夏天落成並已投產。一家法國初創企業以及兩家由中國企業投資的電池制造工廠也在建設中。從上法蘭西大區北部鄧寇克到南部杜埃的100公裏地帶,「電池谷」已然成形。

「我們希望吸引更多工廠落戶,將產業範圍進一步延伸,包括從正負極材料制造等上遊產業到下遊的回收產業。這對於確立‘電池谷’在歐洲市場的影響力和廣泛的認知度至關重要。」皮托萊說。

對華合作,實作技術優勢互補

在「電池谷」中部的呂茨,有著半個多世紀歷史的法國雷諾集團設立了專門的廠區。在轉型過程中,該廠區最初計劃僅保留一個變速箱生產車間。2023年,雷諾集團與來自中國的汽車零配件企業敏實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並入駐這裏。公司去年7月成立,今年1月投產,從零到自動化生產僅用了5個月時間。

記者看到,在寬敞的車間,工人們分散在包含20多道工序的生產線上,還有60多台工業機器人在精確地執行各項任務。據介紹,雷諾最新R5純電動車型的電池盒全部在這裏生產。電池盒是電動汽車的一個重要部件,通常由鋁合金制成,作為動力電池模組的承載體,對電池模組的安全工作和防護起著關鍵作用。它需要精密的制造工藝和嚴格的質素控制。車間裏的兩條自動化生產線從中國整套進口,年產能達30萬套。

「與雷諾進行研發和生產上的緊密合作,有助於實作優勢互補,拓展我們在歐洲的產業鏈。」敏實雷諾合資公司行政總裁葛偉誌告訴記者,在產品研發上,雷諾基於車型的空間布局進行電池盒設計,敏實提供有關電池盒的制造工藝、材料選擇和安全性的專業建議。

雷諾集團去年成立了子公司Ampere,集中旗下所有電動汽車業務,計劃到2025年達到年產4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杜埃、莫伯日和呂茨的三家鄰近工廠組成了雷諾集團戰略圖景中的「電動城」,主要負責電動汽車的生產和組裝。雷諾呂茨廠區經理讓—呂克·布瓦表示:「與敏實集團的成功合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視窗。目前廠區還有3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虛位以待,期待更多合作夥伴加入,豐富我們的產業生態鏈。」

在整個「電池谷」,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上下遊企業是重要的參與者。作為四家超級工廠之一,中國遠景動力在杜埃投資的電池廠預計明年基本建成投產,將為雷諾及其他品牌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池。廈鎢新能源與法國核能企業歐安諾2023年宣布共同投資15億歐元,在鄧寇克建造鋰電池材料工廠,預計可創造1700個就業崗位。

皮托萊表示:「目前,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一些公司在電池技術和電動汽車領域已取得顯著進步。我們希望與其建立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各國的技術優勢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助力,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再工業化,加大政策配套支持

2023年5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為加速推進再工業化,法國政府將采取綠色產業稅收抵免、加快工業專案特許審批、加強職業教育培訓等一系列措施。法國政府還提出2030年生產2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並透過「法國2030」計劃,以10億歐元專項資金支持汽車行業創新專案,如電動汽車電池的研發與生產。

皮托萊表示:「公共資助計劃對所有企業開放。企業需要送出商業計劃,我們會將國家和地方服務機構、公共投資銀行、法國商務投資署等部門聚集到一起,審查專案詳情,確保與法國的經濟生態系互補,同時符合歐盟的補貼規定,據此提供財務支持。」

一系列優惠政策為上法蘭西大區的工業轉型道路提供了巨大助力。「地區經濟轉型的關鍵在於準確把握未來的戰略性產業鏈方向。」貝蒂訥—布律埃—阿爾圖瓦—利斯羅曼城市群主席奧利維耶·加凱爾告訴記者,「深厚的工業文化、系統的職業培訓教育、為企業提供分析測試和技術轉移服務的創新平台、大量的工業用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低碳能源,都是我們再工業化過程中的優勢。」他表示,當地政府現在更加註重縮短行政流程,加快企業落地速度。

法國阿爾圖瓦大學工程師學院去年在貝蒂訥市成立了新校區,以適應工業轉型對人才的需求。記者探訪當天,該校副校長加比奧·韋盧也在敏實雷諾合資工廠考察,和企業商議聯合培養事宜。他對記者說:「在這裏,我們看到未來的工業生產場景不僅需要掌握專業知識的工程師,還需要對自動化、資訊編程、機器人技術有一定了解,同時跨部門管理和跨文化管理交流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據了解,上法蘭西大區正在推出一項名為「電動出行」的培訓計劃,旨在未來幾年內為上萬人提供電池制造領域的職業培訓。該計劃面向不同群體,包括年輕人、求職者以及正在接受再培訓的人員,得到了40余家企業、教育機構、培訓平台的支持。

「一個生態系正在形成,就業機會不斷增多。」法國【論壇報】評論稱。上法蘭西大區主席澤維爾·貝特朗不久前對媒體宣布,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工廠的數量未來還可能翻倍,「2020年至2030年是轉型的10年,這尤其要透過汽車產業的發展來實作。」

(本報記者 尚凱元 巴黎3月1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