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AIGC「畫」元宵 看詩詞裏的元宵習俗丨網絡中國節·元宵

2024-02-24辟謠

圖片由封面科技AIGC創作平台自動生成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節或燈節,自漢代以來,民間就有元月十五張燈、賞燈的習俗。每到這一天晚上,明月高懸,到處都掛滿了燈籠,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到處流光溢彩,熱鬧非凡。

圖片由封面科技AIGC創作平台自動生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有人說,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但追根溯源,在中國古代,真正有點情人節味道的,其實是元宵節。在這個充滿浪漫色彩的節日,平時很少出門的少女也可以到處遊玩狂歡,於是,便創造了一場場「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約會盛宴。

圖片由封面科技AIGC創作平台自動生成

月色燈山滿帝都,

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紫姑,即中國民間的廁神。自唐代以來,民間就流傳有元宵拜紫姑神和迎紫姑的習俗。每到元宵佳節,婦女便要迎廁神,把煩心事說給紫姑聽,祈求兒女幸福,並請她占蔔蠶桑之事。

圖片由封面科技AIGC創作平台自動生成

桂花香餡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

試燈風裏賣元宵。

元宵節,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這兩個看似一樣的食物,在制作工藝上卻有很大的不同。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記載最早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等,寄托了大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的願望。

圖片由封面科技AIGC創作平台自動生成

郎莫看燈去走橋,

白綾衫氅撒嬌嬌。

走來兒怕雙纖趾,

不走兒愁一撚腰。

在古代,還有正月十五「走橋」、「走百病」習俗。元宵節晚上,女子結伴而行,凡是遇到橋,大家就會三五成群地走過,俗稱「走橋」。她們一般會選擇名字吉祥的橋,如長慶橋、吉利橋、太平橋等,據說這樣可以消除百病。

END

封面新聞記者 羅誌強 綜合報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