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繁花】男主感染過的甲肝,1988年的上海有30萬人中招

2024-01-21辟謠

近期的熱播劇【繁花】中,男主阿寶和朋友陶陶在1987年都感染了甲型肝炎。實際上,這一情節是有真實歷史背景的——1988年,上海甲肝大暴發。本文帶大家一起來回顧那起史無前例的甲肝大流行。

圖源:【繁花】

那一年在上海市民的心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這場突如其來的傳染病暴發流行,打亂了上海這座大都市的正常生活。空前擁擠的醫院門診,擺滿病床的工廠倉庫,甚至是旅館和學校教室,還有街頭關於疫情蔓延的傳聞和流言……今天讓我們再次調回時鐘,回到1988年的初春。

從第一例到每天一萬例

1988年1月中旬,上海出現了當年第一例甲肝病人。1月18日,【解放日報】一篇報道讓上海人為之一震:【衛生部門和廣大市民請註意 毛蚶可能攜帶甲型肝炎病毒】。

之後,患者人數急劇攀升,開始每天約為一兩百例病人,接著三四百例,後來是每天一兩千例。據【上海衛生誌】中的描述,「1月19日,上海甲肝發病人數上升。當天傳報人數134人,累計633人。上海市衛生局立即召開區衛生局局長、市級醫院院長和防疫站站長會議,商定5條防治措施,並成立防治肝炎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全市肝防工作。」

至1月底,每天新增的甲肝病人已上升到一萬例左右。

肝炎門診被突如其來的大量病患擠破了門

2月1日那天新發病人數量更是驚人地超過了一萬九千例。各家醫院都有大量的病人湧進來,他們大多伴有身體發熱、嘔吐、乏力,少部份有臉色發黃等典型癥狀。

門庭若市的華山醫院毛蚶門診,預檢在檢查患者有無黃疸

不可能滿足的床位

上海各家醫院,包括肝炎等傳染病房,以及所有的內外科病房,當時總共也就5.5萬張病床,但甲肝病人數以萬計,且發病十分集中,即使醫院裏任何病人都不收治,騰出所有床位,也無法解決甲肝病人的住院問題。

然而很多人天沒亮就來排隊等待診治。有的怕傳染家人,醫院沒有空床位就內建折疊床、被褥,來到醫院,要求立即住院。

為此,上海市政府要求滬上一些大中型企業騰出倉庫,開辦臨時隔離病房,收住本企業的甲肝病人。由於適逢中小學放寒假,有的區就把部份學校的教室辦成病房。一些小旅館也被要求空出客房接收病人。部份正在進行改建的房子,也暫時停止改建,用來接收病人。

當時由工廠倉庫改建的臨時隔離病房雖然條件不佳,但仍一床難求。

當時部份人群顯得特別緊張,如果聽說某戶人家出了甲肝病人,同一幢樓裏的居民上下樓都不敢摸欄桿,有病人的家庭會很快被周圍人「孤立」起來。所以病人一旦得病,就要為家人、為樓裏的鄰居考慮,千方百計地想住進醫院。

由於床位供不應求,甚至發生了不少病人和家屬跑到病房搶床位的情況,引起了爭執和吵鬧,醫院也不得不請來警察幫助維持秩序。

臨床特點和暴露因素

至3月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4月以後發病率逐日下降。據統計,至當年5月13日,共有310,746人發病,31人直接死於本病。對這些死亡病例作了調研分析,發現這31例死亡患者都有一些慢性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有的原來就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等。

華山傳染科徐麥玲教授帶領下級醫生在臨時隔離病房查房

雖然爆發之初就已知是甲型肝炎流行,但卻無法確定是什麽原因導致如此來勢兇猛的甲型肝炎的暴發流行。為此流行病學家、微生物學家和傳染病專家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分析,發現本次甲肝暴發流行的特點是:

1、來勢兇猛,發病急;

2、病人癥狀明顯,大多數患者SGPT在1000單位以上,90%以上的病人出現黃疸,85%以上的病人抗HA試驗陽性;

3、發病主要集中在市區,人群分布以青壯年為主,20-39歲的占83.5%;

4、80%以上的病人有食用毛蚶史。

同時,一個家庭有兩個人以上發病的情況很多,發病時間比較集中。

毛蚶,憑啥說就是毛蚶

由此認定和食用毛蚶有很大的關系。很快,上海市政府決定上海市場嚴禁銷售毛蚶,一經發現、立刻重罰。對於這樣的決定,很多人提出質疑,因為還無法確定甲肝就是毛蚶引起的。那麽毛蚶到底是不是上海甲肝暴發流行的罪魁禍首呢?

早在疫情初期的一月,臨床醫生就懷疑毛蚶與甲肝相關

毛蚶,是生長在河口和海灣泥沙中的貝類生物,也一直是上海人餐桌上的美食。上海人多喜歡生吃毛蚶,操作也簡單,將毛蚶先放在自來水浸泡二個小時,讓其把泥土吐出來。再切點姜絲、蒜末,放上生抽、醋,做個調料。然後燒一鍋水,待水燒開後,將洗凈的毛蚶倒入,等到毛蚶張開口就馬上取出來,這時的毛蚶最鮮嫩。

毛蚶以生食最為鮮美,卻不能殺死絕大多數病原體

1987年之前,上海市場供應的毛蚶都來自山東濰坊附近的海域。而1987年底,與上海鄰近的江蘇啟東毛蚶大豐收,一下子占據了上海市場。但糟糕的是,那一年啟東水域環境受到大量人畜糞便的汙染,吸附力極強的毛蚶將甲肝病毒聚集在體內。實驗感染的研究表明,毛蚶可濃縮甲肝病毒29倍,並可在其體記憶體活3個月之久。

研究從不同角度證明毛蚶就是罪魁禍首

微生物學家從毛蚶提純物中,分別用直接免疫電鏡、甲肝病毒核酸雜交試驗及甲型肝炎病理組織培養分離等方法,進行甲肝病毒檢測,均獲陽性結果。一般情況下,要從毛蚶體內分離自然受汙染的甲肝病毒,是很困難的,但這次卻能從受汙染的毛蚶中分離到甲肝病毒。 同時,流行病學家的研究也很好支持了食用毛蚶是甲肝暴發源頭的理論。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流行,總發病率為4083/100,000人口。流行曲線在1月和2月出現三個高峰。

發病例數的折線圖顯示在1月和2月共出現三個高峰

一項對1208對配對的病例對照研究支持毛蚶是甲肝病毒的媒介(總比值比為9.47;P小於0.001)。對食用毛蚶的亞組的分析表明,患有甲肝的人會食用更多的毛蚶。一項歷史佇列研究表明,在1987年12月9日至1988年1月3日之間,大約有31.7%的人口食用毛蚶一次或多次。估計食用和不食用毛蚶的人的發病率分別為11.93%和0.52%(相對風險為22.94;歸因風險為11.41%)。

毛蚶的供應曲線中的三個峰值與流行曲線中的三個峰值相關

從上海市場和捕撈區域采集的毛蚶中均檢測出甲型肝炎病毒。

一篇1991年發表在ISDA官方雜誌JID上的關於毛蚶和上海1988年甲肝流行因果關系的流行病學文章,作者包括上海流行病學的諸多大牌教授,如康來儀教授、潘啟超教授、胡善聯教授等 。

對整個社會的巨大影響

在衛生防疫部門的跟蹤檢疫下,確定這是由毛蚶攜帶的甲型肝炎病毒所致。隨即,市政府作出了嚴禁銷售、食用毛蚶的決定。並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衛生知識宣傳。上海甲肝流行給全市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產、交通以及對外交往等方面都造成很大的危害和損失,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對甲肝的恐慌心理也從上海蔓延到了兄弟省市。

傳染病專家鄔祥惠教授代表華山醫院交流甲肝防治經驗

甲肝暴發流行後,為治療疾病,控制甲肝蔓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經過這次疫情,上海市民的衛生習慣有了很大改善。很多市民洗手非常勤快,養成了「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飯店裏面使用公筷的做法也在那時得到推廣。

從整體而言,甲肝的暴發,給上海的公共衛生體系敲響了警鐘,也可以說,全體上海人民經受了一次考驗和鍛煉。

現狀:甲肝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和甲肝疫苗接種等原因,自1991年以來,中國甲肝年報告發病率呈現下降趨勢。1991~2020年甲肝報告發病率由55.69/10萬下降至1.06/10萬。中國多數地區已轉為甲肝中流行區或者低流行區,發病人群年齡和職業等分布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低年齡人群中甲肝發病率顯著下降,成人病例占比呈上升趨勢,呈現甲肝患者年齡後移的特征。

不過也不能完全掉以輕心,凡是以前沒有感染或沒有接種疫苗者,均可能感染甲型肝炎病毒。而接種甲肝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手段。

甲型肝炎病毒(HAV)常透過糞口途徑,經人際接觸或攝入汙染的水或食物傳播。HAV傳播的危險因素包括:居住在衛生條件差的地方或去這些地方旅行、與甲型肝炎患者家庭接觸或性接觸、男性同性性行為、暴露於日托中心或寄宿機構,以及使用違禁藥品。

日常預防HAV感染的衛生措施還包括:洗手;在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避免接觸自來水和生食;恰當加熱食物(加熱至>85℃1分鐘就可滅活病毒)。如果食物烹製溫度不足以殺滅病毒,或者食物在烹製後受到汙染,則熟食也可傳播HAV。

專家點評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教授表示,從1988年初的上海甲肝大流行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0多年的時間,然而老一輩的上海人對於當時甲肝流行造成的全市恐慌還是歷歷在目。

此次傳染病大流行,給上海乃至全國的公共衛生體系敲響了警鐘,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和認識,對於中國改善公共衛生條件、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建立流行病預警機制、構建現代公共衛生安全體系等方面具有積極影響。大家也越來越認識到,醫防結合的大城市傳染病防控體系建設對於保障城市的安全,維護民生有著多麽重要的作用。

老一輩的傳染病和流行病學家當時沖在了甲肝疫情防控和救治的最前線,而之後2003年非典,2009年pN1甲流,2013年H7N9禽流感,2020年的新冠……一代又一代傳染病專家投身於守護上海這座特大型城市的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戰鬥中去,值得我們和後來的人去紀念,並且未來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投入其中。

(原標題為【〈繁花〉男主患的這種病,1988年的上海有30萬人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