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祁連山國家公園(門源片區)建設工作成效喜人

2024-03-20辟謠

中新網青海新聞3月19日電(李占慶 李雋)近年來,海北州門源縣依托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多措並舉,真抓實幹,持續做深做實生態資源管護、生態理念宣傳、科研監測、自然教育普及等工作,助推國家公園設園工作,進一步在全縣範圍營造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濃厚氛圍,生態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自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該縣成立祁連山國家公園門源管理分局,依托浩門林場和仙米林場,成立管護中心2個、管護站點11個,584名管護員對責任區域的生態資源、生產和生活環境進行全天候、全覆蓋管護。同時,利用巡護終端、無人機、影片監控、生態監測等現代化手段,推進森林資源源頭保護網格化和資訊化管理,逐步實作森林資源專業巡護的全覆蓋。

門源縣積極探索建立「村兩委+」為基礎的社區參與共建共管共享機制,每年與7個試點村簽訂共管協定,並在珠固鄉寺溝村、北山鄉上金巴台村、西灘鄉老龍灣村等7個試點村,打造生態文化長廊、宣教櫥窗,設定LED宣傳屏。宣傳長廊和櫥窗以圖文結合的形式進行宣講,給廣大農牧民群眾營造了一堵讓人銘記保護祁連山國家公園重要性的宣傳墻,樹立和提升當地群眾對國家公園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意識,引導群眾做好國家公園家門口的守護人。

門源縣充分發揮全縣各類自然保育地在科學知識普及、生態體驗、培養公眾環境素養及引導公眾環境保護行為中的社會功能,為公眾提供走進自然、了解自然、保護自然的渠道和平台,讓廣大群眾在親身感悟中更加直接更加全面地了解國家公園政策理念,了解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激發生態保護的自覺意識,增強敬畏自然、保護自然的內驅力和行動力。

2023年,該縣成功舉辦「愛鳥周、記者行、觀察節」等各類科普宣教活動20余場次。同時全縣各類自然保育地設立自然學校、生態學校4所,開展科普教育活動 10余次,期間透過自然教室、生態文創產品、管護員巡護期間拍攝的珍稀植物圖片和罕見的野生動物圖片,以及周邊群眾制作的民間文化藝術品,向參觀人群和采風隊伍進行展示,成為了傳承生態保護事業的重要載體和方式。

該縣緊緊圍繞祁連山「十好」國家公園建設總目標,穩步推進生態科研高地建設。已建立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站、氣象綜合監測站、森林監測樣地、草原檢查樣地、高寒濕地監測樣地,監測工作逐步覆蓋森林、草原、河湖、濕地、冰川等自然生態系。結合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大數據平台建設,推動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天地空」一體化綜合監測,充分利用手機終端網絡管護系統,逐步推動祁連山國家公園高科技、高效能綜合監測管理。

同時,聯合北京大學開展了全世界貓科動物中唯一的中國特有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荒漠貓的科研監測工作,完成10只荒漠貓衛星頸圈追蹤專案。四是門源片區布設紅外相機134台、高空瞭望雲台監控系統1套、生態監測站1處,實作對水土氣生等各項生態指標的即時監測和數據的高效穩定傳輸,有效提升了祁連山國家公園監測感知能力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能力。

門源縣繼續以最嚴格的管護制度將祁連山國家公園的林草資源進行全天候巡護,並透過各類綜合執法行動,對是否存在違法破壞活動進行督查檢查,重點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治理、人類活動監管等方面,高強度開展「綠盾」「環保督察」「清風」等專項執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