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是第29個世界讀書日,4月份也是中國的全民閱讀月。北京市海澱區以「書香海澱,閱享青春」為主題,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包括市集交換、文化展覽、交流分享、舊書新知等線上線下活動共500余場,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更多優質的閱讀資源和服務,引領閱讀新風尚。
全民閱讀月期間,新京報書評周刊聯合海澱區,特別推出「我的舊書故事」系列報道,邀請作家、大學老師等人物,分享他們與舊書的感人故事,傳遞閱讀價值。本期我們采訪了作家、藏書人、出版策劃人楊小洲,聽他講述自己與舊書結緣的故事,跟隨他的腳步尋覓那些隱藏在京城胡同巷陌的舊書店。在楊小洲看來,對舊書的喜愛代表的其實是一種對過往的追懷,而要想在一眾舊書堆中淘到心愛的好書,考驗的是愛書人的眼光與知識儲備。
楊小洲,作家、出版策劃人、攝影師。
愛書人與舊書事
新京報:大概從什麽時候開始有意識地收集舊書的?可否分享一本你個人最喜歡的舊書?當時是如何淘到它的,以及它又帶給你怎樣的閱讀體驗?
楊小洲: 其實我對舊物品有些排斥,不太喜歡陳舊的氣息,家裏有幾件古董也只是作為人文點綴,唯獨對舊書、舊相機、舊鏡頭,可以網開一面。我買舊書是從大約初中開始,在家鄉長沙的舊書店裏偶爾買到過幾本舊書。當時覺得很新奇,為什麽賣過的書還可以再買到?20世紀50年代左右出版的圖書,紙張還特別粗糙,和今天的書摸上去質感很不一樣。在對買書還沒有體系化的、清晰的概念之前,我一度是被書頁上留存的這種時間記憶觸動的。印象中,當年社會物資整體緊缺,新書並不多。你到書店發現,書架上的書幾個月都沒什麽變化,舊書就顯得很突出。
不過,長沙的確是我最初與舊書結緣的地方。我的民國時期中華書局仿聚珍版線裝書【戰國策】和【左傳】,就是在這裏買到的。當時還有一套線裝本【史記】,因缺一冊,舊書店不肯賣,堅持要等到配齊了再出售,我每次去都看到它在書架上,每次都想趁人不註意買下,但書店就是不賣。幾年過去一直是這樣,不過老板最後可能失去了耐心,索性就賣給我了。這些線裝本的字型很大,可能是三號字或二號字的樣子。我當時特想卷著一冊隨身帶,輕便,不怕折,可以隨心所欲地讀。後來發現這樣容易磨損,畢竟是薄紙,經不起折騰,就改為買一本新出版的用於閱讀,而舊版就存在書架上。
楊小洲家中的部份藏書。
新京報:相比於每年出版的新書而言,這些舊書吸引你的是什麽?
楊小洲: 很多時候我對舊書的心理,是一種對逝去了的舊時代的追懷。書籍從各方面來講,是緊隨著時代情趣和欣賞風格,收藏舊書也是收藏已經過去的一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的審美觀,比如封面,插圖,裝幀。哪怕就是民國時期封面使用名家毛筆題字,都能使人賞心悅目。收藏舊書有許多講究,書的品相,保存狀況,作者簽名,圖書館的收藏印章,都能體現舊時光的留痕。
近十年來,我的藏書興趣逐漸轉移到歐洲珍本書上。比如我收藏有五本搖籃本。什麽是「搖籃本」呢?古登堡發明活字印刷術的1450年到1500年這50年內印刷出版的書籍,被稱為搖籃本。這在個人收藏上,還是比較有意義的,因為中國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開始有計劃地尋找搖籃本,僅從國家圖書館藏的北堂藏書裏,發現了7本搖籃本,比之宋版書還要稀少。宋版書在中國是珍稀之物,但搖籃本在世界範圍的認知度,則更大、更廣泛。除了搖籃本,我還收藏有10本阿爾定本,這個目前國內沒有任何收藏資訊,僅止我目前說到的我的收藏。這些書如今看來,在內容上可能意義並不大,但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你會發現,哪怕是過去了四五百年,書中紙張的變化、油墨的變化基本沒有,仍然像「新」的一樣。
楊小洲收藏的古登堡時期的「搖籃本」。
海澱是京城愛書人的聖地
新京報:舊時的北京有很多讀書人的淘書聖地,可否分享一些你常去的書肆,以及發生在那裏的趣聞故事?
楊小洲: 舊時北京的淘書地很多,琉璃廠,隆福寺,報國寺,東安市場都非常著名,引得日本學人來北京淘書。現在的北京淘舊書的地方琉璃廠是書店,潘家園和報國寺是地攤,有段時間我最常去的是潘家園地攤,主要是書多,有機會沙裏淘金。所謂撿漏就是這種情況,你懂他不懂,就有機會撿漏,高價買好貨低價撿漏,就是琉璃廠與潘家園的區別,去琉璃廠買高價的好書,到潘家園買低價的好書,都是為書而來。
新京報:20世紀90年代,北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植古舊書業。比如海澱區就曾專門建了舊書一條街,你曾去過這些地方「淘書」嗎?
楊小洲: 海澱的「舊書一條街」後來就消失了,很可惜。如今還剩下的就是中關村圖書大廈。海澱區的舊書業本應是很有特色的,當年北京大學西門有很多舊書店,個體經營,甚至當年還有很多自發聚起來的舊書攤,每逢周六日擠滿了周邊學校的學生。
新京報:你提到海澱區的舊書業是很有特色的。可以展開談談這種「特色」指的是什麽嗎?
楊小洲: 北京是中國最高學府所在地,海澱是北京的最高學府集中之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都圍繞在這個區域。可以說,海澱匯集了眾多高等學府,是讀書人的聖地。這裏書攤舊書的來源,部份是學校教授家裏散出來的藏書,手稿,信劄,還有一部份是學生畢業離校留下的書。其中能夠看到不同年代,在知識分子中流傳的書籍的更叠軌跡,甚至是關註的議題的變化。
楊小洲家中的藏書書影。
新京報:最喜歡去海澱哪家舊書店?以及在海澱淘書有沒有發生過什麽難忘的故事?
楊小洲: 我初來北京時,每到周五下午,都會乘公交車到北大校園內西墻邊那塊自發的二手舊書地攤淘書,那個時期學生購買力不強,二手舊書的賣價也不高,可以買到很多書。後來這個自發的二手舊書地攤消失不見了,據說這塊空地要用於建學生宿舍,擺地攤的小書販就在附近的居住地開舊書店,這些小的舊書店我也曾尋覓著訪尋過,寫【逛書店】的時候還到過北大西門外西邊的書店小街。
海澱還有我寫過的府學博古書苑,有段時間我每周都來書店逛,買到過藝文印書館的線裝書【千頃堂書目】【明代版本圖錄初編】等書,遺憾的是這家二手舊書店很多年前關閉了。
還有一家二手舊書店叫「豆瓣書店」,在北大校園區裏,十多年前我曾帶上海來北京出差的陳子善先生夜訪此店,有一年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來北京探訪書店,我也帶他來此店訪書。這家書店與其他二手舊書店不同的是,收拾得很規整,書品比較好,很多是出版社清理庫存出來的書,主要經營人文社科類書籍,我在這家書店配齊了【周作人自選集】的幾個零本。
新京報:除了讀者的身份外,你也做出版。可否從出版人的角度,給海澱的古舊書業發展提些建議?
楊小洲: 從出版的角度而言,海澱是京城較為適合二手舊書店發展的區域,一來高等學府聚集,方便圖書收集,學人的學術研究需求廣闊,二來學子往來活躍,全國各地來京讀書的學生對圖書渴望深厚,三來北京城裏各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也希望能從老一輩專家教授手裏接過有價值的圖書。
就我個人來說,二手舊書店以發展個人經營為主,因為個人經營二手舊書店較為靈活,對書籍的集散比較敏感,可以迅速收集,從琉璃廠舊書店發展到今天的二手舊書店這段百余年的歷史來看,都是個人經營舊書店有很大的潛力,也有很高的熱情。這些二手舊書店不需要太大面積,卻能夠帶來波及全國的影響,以前海澱的舊城區的民居禮散落有很多家很小的二手舊書店,就是租用便宜的民居來發展個人的夢想,就像現在流行在胡同開咖啡館一樣,這樣的個人小本經營是很能溫暖人心,如果政府能夠扶持,就是維護好文化環境,給書店適當的關懷。
采寫/申璐
編輯/何安安
校對/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