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兩融大規模平倉概率不大,未來行情走向是關鍵

2024-02-02辟謠

兩融規模中的「融資余額」大幅減少,引起市場關註。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1月31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創下近一年半的單日最大「縮水」,相比前一交易日下降近200億元至14994.24億元,自去年9月中旬以來首次跌破1.5萬億元。

不過,展望2月市場行情,有機構人士稱,A股探底臨近尾聲,繼續下行空間不大。

融資客已逐漸去杠桿

1月31日,滬深兩市融資規模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93.53億元,創下近期單日之最。上一次的大幅「縮水」發生在2022年4月底,單日減少近280億元。

兩融規模的明顯變動,與市場走勢不無關聯,在此背景下,融資客也逐漸撤掉杠桿資金。據記者統計,今年1月滬深兩市融資余額已「縮水」843.65億元。

近期,市場還出現了雪球產品的集中敲入現象,因此投資者對於兩融資金動向的關註也更加上心。為此,記者采訪了多家券商的大型分支機構,了解到目前暫未出現風險事件,但從業人員也「繃緊弦」,密切關註兩融客戶的情況。

上海地區一家券商的營業部人士表示,其所在營業部1月31日當天確有兩融客戶觸及平倉線;北京地區一家小型券商的營業部人士也表示存在類似情況。

內陸地區某券商的一家老牌營業部負責人則表示,其所在營業部暫未出現一例平倉,有兩融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下降,但還沒到達平倉線。

不過,多家券商的營業部人士向記者坦承,近一個月以來,通知客戶追加保證金已是工作常態,客戶的反饋也較為積極。近日,有券商也為此召開內部會議,討論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兩融風險。

北京某券商一家大型營業部的負責人表示,由於公司對市場走向做了預判,已提前一個月讓兩融客戶降杠桿,「我們的兩融業務風險沒有問題」。

融資客主要從哪些板塊撤離杠桿資金?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1月融資凈流出最大的是電子板塊,凈流出額95.63億元;排名第二的是電腦板塊,凈流出額為89.70億元。此外,醫藥生物、汽車兩大板塊的融資凈流出額均超60億元。

個股方面,民生銀行、長安汽車、賽力斯在過去一個月被融資客大幅拋售,融資凈流出額分別為18.59億元、18.47億元、13.50億元。

大規模平倉概率不大

兩融規模「縮水」之所以備受市場關註,主要是因為投資者擔心市場出現兩融踩踏。

深圳某券商一家大型營業部的負責人向記者稱,可能性不大。在該人士看來,2014~2015年A股的大漲主要靠杠桿資金推動,其中兩融余額上升很快。相較來看,近年來A股市場並沒有出現兩融規模快速上升或快速下降的情況。

該人士還談到,過去幾年兩融余額經歷緩慢上升的過程,意味著客戶的杠桿資金是分散的、低倉位的,所以在市場遇到連續下行時,兩融風險不會像2015年那樣來得急促。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滬深兩市的兩融規模從1萬億元迅速飆升至2萬億元,不足半年時間。

2019年12月,兩融規模進入常態化的「萬億時代」,用了一年半時間,直到2021年年中才攀升至1.8萬億元。隨著市場震蕩,兩融規模有所下滑,2022年至今保持在1.5萬億~1.7萬億元區間。

華創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徐康近日表示,從交易機制及存量規模來看,若市場持續下跌,可能需要關註引發融資盤強平的迴圈下跌風險,但上述現象成為市場下跌主力的概率不大。他分析,2022年末有披露維保比例數據的37家券商,其加權平均維保比例為257%,明顯高於券商平倉線。靜態來看,2022年末至今,中證全指下跌13.4%,不考慮投資者換倉、追保等因素,平均維保比例線性估計為223%,距離110%~150%的平倉線仍有較大距離,因此投資者出現大規模平倉的概率不大。

權益市場走向受關註

在受訪的分支機構人士看來,若市場短期延續跌勢,融資客的平倉風險確實需要保持關註,因此未來A股行情走向十分重要。不過,談及2月市場策略,有機構認為行情下行空間有限。

華鑫證券分析師表示,國內「雙降」釋放積極訊號,疊加核心城市地產調控松綁,資本市場機制不斷最佳化,市場情緒逐步修復,A股二次探底臨近尾聲,震蕩反彈可期。

誠通證券投資顧問認為,短期資金湧入上證50指數與滬深300指數,市場已有企穩跡象。隨著業績預告強制披露期在1月31日結束,業績爆雷板塊的風險有望充分釋放。展望2月,在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震蕩企穩,其他板塊進入業績真空期、市場情緒逐步修復下,行情有望企穩回升。

東海證券策略分析師也表示,2月為數據真空期,政策落地效果尚難證偽,權益市場雖然下行空間有限,但低位企穩上行可能仍需等待基本面明顯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