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著北宋滅亡的「靖康之變」,是宋朝歷史的重大轉折點。南宋抗金名將嶽飛也曾在【滿江紅·寫懷】一詞中,提及這一奇恥大辱,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不知你是否想過,在當時經濟文化都可以說是非常先進的宋朝,為什麽會遭到北方遊牧民族屈辱性的欺淩?除了當局不抵抗的政治因素,還有沒有其他諸如自然環境變遷的影響?
氣候變冷背景下宋朝被欺淩的宿命
從古氣候記錄中看,除了朝廷重文抑武的統治策略,氣候帶南移導致的生境爭奪也許是宋朝屢遭北方遊牧民族侵擾的另一個原因。
這裏需要了解兩個概念:一個是氣候帶,另一個是氣候帶的移動。
氣候帶是指根據氣候要素的緯向(或徑向)分布特征而劃分的帶狀氣候區域。例如,根據溫度的差異,可以將全球分為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南溫帶、南寒帶等五個大區。還可進一步細分,在熱帶和溫帶之間有副熱帶,在溫帶和寒帶之間有亞寒帶。此外,因為海拔高度差異,有些地方海拔較高,氣候具有自己的特點,屬於高原氣候。
根據濕度和降雨差異可以分為濕潤區、幹旱區。還可以進一步細化為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幹旱區、幹旱區等。中國幹濕差異明顯,可以分為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幹旱區、幹旱區。其中有三條等降雨線可以大致作為四個區域的界線:200mm、400mm、800mm。降雨量小於200mm的區域可以視為幹旱區,降雨量在200-400mm的區域可以視為半幹旱區,降雨量在400-800mm的區域可以視為半濕潤區,降雨量大於800mm的區域可以視為濕潤區。
位於200-400mm等降雨線之間的半幹旱區是中國的農牧交錯帶,是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過渡交融的地帶。這一地帶以西以北屬於遊牧文化,這一地帶以東以南則屬於農耕文化。
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經常侵擾農耕民族,於是中原王朝便在邊境地區築建防禦工事,最著名的便是長城了。
其實,自先秦各國就開始構築長城了,秦統一後構築了萬裏長城。中國現存的萬裏長城以明代的長城為主。
不同時期長城的位置也有一些差別。這除了與各政權軍事實力對比有關外,可能還與農牧交錯帶位置的移動有關。
氣候溫暖的時候,各氣候帶向北擠壓。而氣候變冷的時候,各氣候帶向南擠壓。
氣候變冷的時候,農牧交錯帶會南移,適合北方遊牧民族生存的自然條件也隨之向南移動。隨著氣候帶和農牧交錯帶的向南移動,北方遊牧民族有向南遷徙的生存壓力。
中國著名地理學家、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根據歷史物候記錄和歷史文獻資料重建了過去5000年中國氣溫變化曲線。該曲線顯示,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皆為低溫時期,且溫度的劇烈變動出現在宋代中期。
類似的降溫現象在不同地區的樹輪記錄、石筍記錄中也可以看到。
青藏高原東部樹輪記錄的溫度變化
(Liu et al., 2011,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
青藏高原東部都蘭地區樹輪記錄的溫度變化顯示,在宋代是一個明顯的低溫期。
湖北神農架犀牛洞石筍記錄的夏季風變化顯示,宋代是一個夏季風明顯減弱的時期。
根據前述原理,氣候變冷和降雨減少可導致氣候帶向南移動。這樣的氣候條件下,適合北方遊牧民族生存的自然條件也隨之南移。北方遊牧民族向南遷移就不得不與農耕民族爭奪土地與資源。
氣候變遷影響人類文明的其他例證
與氣候帶南北移動引起民族沖突的現象類似,如果一個地方恰恰處於氣候變遷的敏感區,如圖上A點所示,當氣候溫暖濕潤時,氣候帶向北移動,A點處於農牧交錯南界以南的半濕潤區;而當氣候變冷時,氣候帶向南移動,A點處於農牧交錯北陸界以北的幹旱區。這樣的氣候變遷,使得A點在氣候溫暖濕潤時是農耕文化,而在氣候變冷時則為遊牧文化。
我們對金川泥炭開展的基於生物標記物的溫度變化重建,與相鄰地區夏家店文化類別變化的對比,就是對這一現象的一個生動詮釋(Zheng et al. 2021,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夏家店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夏家店鄉,是中國北方青銅時代早期的一個文化遺址。夏家店文化分為下層和上層兩期。夏家店下層文化距今4000-3500年,夏家店上層文化距今3500-2300年。
兩種類別的文化斷層出現在大約3500年前。在3500年前人們的生活方式以較為固定的聚居地為主,而在3500年以後,人們的生活方式則表現出較為分散的特征。
夏家店文化下層聚落形態(Zheng et al. 2021,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夏家店文化上層聚落形態(Zheng et al. 2021,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我們對在金川泥炭地獲取的泥炭樣品開展了有機地球化學研究,這些能夠指示溫度變化的有機分子組合顯示,在大約距今3500-3000年之間有一次顯著的降溫事件。如果將這一降溫事件同夏家店文化類別的轉換聯系起來,可以推斷這次降溫對周邊地區的文化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金川泥炭生標重建的溫度變化
(Zheng et al. 2021,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參考文獻:
(1) 竺可楨.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中國科學(B輯), 1973, (2): 168-189
(2) Liu Yu, An ZhiSheng, Hans W. Linderholm, Chenn Deliang, Song Huiming, Cai Qiufang, Sun Junyan, Tian Hua. Annual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last 2485 years in the Mid-Eastern Tibetan Plateau inferred from tree ring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 2009, 52(3):348-359
(3) 李偏, 張茂恒, 孔興功, 張春霞, 汪永進, 趙侃. 近2000年來東亞夏季風石筍記錄及與歷史變遷的關系.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10, 30(4):201-208(4) Zheng Yanhong, Yu Shi-Yong, Fan Tongyu, Clive Oppenheimer, Yu Xuefeng, Liu Zhao, Xian Feng, Liu Zhen, Li Jianyong, Li Jiahao. Prolonged cooling interrupted the Bronze Age cultur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3500 years ago.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574 (2021) 110461
作者:老莊(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