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瞭望 | 新質生產力助西部制造重鎮「加速跑」

2024-03-19辟謠

截至2023年底,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32.2%;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持續湧現,截至2023年底,重慶已培育科技型企業5.8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7565家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張桂林 黃興 伍鯤鵬

數碼車間、智慧工廠蓬勃興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等新產業快速增長,生物制造、前沿材料研制加速布局……開年之際,走進重慶的工廠、園區、院所,一批新的生產場景、新的技術產品、新的研究突破,讓人耳目一新。

作為西部制造重鎮的重慶,近年立足雄厚的工業基礎,抓住新一代資訊科技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突破的機遇,蓄力打造「智慧工廠+產業大腦」生態,持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鏈集群,積極開辟未來產業新賽道。由新質生產力催生的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助力重慶逐步跑出高質素發展「加速度」。

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底,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32.2%;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持續湧現,截至2023年底,重慶已培育科技型企業5.8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7565家。

「智能化」重塑產業面貌

春節前夕,走進重慶三一智能裝備產業園,智能生產線上,機器人不停揮舞手臂,平均17.3分鐘,一台大型挖掘機就順利下線。「工廠目前有超過700台機器人從事焊接等工作,產線基本實作了生產檢測無人化。」三一重機(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鄧荊輝說,超高的智能化率使全廠24條生產線僅需300多名工人操作,可實作年產值超50億元。

從機器轟鳴、動輒上千名工人倒班的傳統裝配線,到24小時執行、安靜高效的智慧工廠,三一重機這家智能化「燈塔工廠」,是重慶智能制造快速發展的縮影。

作為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重慶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9個,體系完備、規模較大。但近幾年,一些制造行業面對市場競爭加劇、技能型勞動力短缺等問題,質效提升遭遇重大瓶頸。

「近兩年,我們加快部署實施制造業數碼化轉型專項行動,推進‘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態’數碼化轉型,促進制造業增效、降本,全面升級。」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趙斌介紹,截至2023年底,重慶已建成144個智能工廠和958個數碼化車間。已投用的智能工廠生產效率平均提升50%,營運成本平均降低30%。

智能化不僅提高效率,還賦能眾多工業企業重構研發、生產、管理、服務各個環節。2月5日,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在兩江新區正式投產,實作關鍵工序100%自動化。「借力智能化,我們對工藝流程進行了整合再造。」賽力斯新工廠負責人介紹,比如,將一款車型其中的222個零部件整合為10個一體化壓鑄零部件,零部件數量下降95%,連線點數量減少1440個,下降了70%,有效保證了車輛的高可靠性。

一批制造企業還依托智能化探索客製化、柔性化生產模式,更好滿足產品叠代加速和客戶的個人化需求。位於重慶江北區的重慶海爾洗碗機互聯工廠,打造全球洗碗機行業首家「智能+5G」互聯工廠,不僅能實作客製生產,產品制造交付周期還較過去縮短55%。

今年以來,重慶進一步明確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數碼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1月,【重慶市工業產業大腦建設指南(1.0)】釋出,規劃到2027年,建設超過20個行業大腦、超過20個未來工廠以及逾40個智能工廠、逾400個數碼化車間。

「推動龍頭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也是數碼化轉型的重要主體。」趙斌說,重慶還打造數碼化轉型服務商「資源池」,50家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中,已有25家在渝布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連線10個省市、47個二級節點、3.5萬家企業。預計到2027年,重慶規上制造業企業將進入數碼化普及階段,帶動4000家中小企業實作數碼化轉型,累計推動15萬家企業上雲、用數、賦智。

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智慧工廠智能化生產車間正在作業(2022年6月27日攝) 王全超攝/本刊

「集群+創新」壯大新興產業

新年伊始,「重慶造」新能源汽車迎來「開門紅」。在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榜單中,重慶新能源汽車品牌問界、深藍、阿維塔均進入銷量榜前十名,其中問界更以近3.3萬台的成績首次成為月度銷量之冠。

新能源汽車品牌快速崛起,得益於重慶近年來瞄準產業前沿的系統布局。2023年6月,重慶提出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重點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資訊制造、先進材料等3個主導產業,升級打造3個支柱產業、6個特色優勢產業和18個「新星」產業群,並制定實施新一代電子資訊制造業、先進材料等14個產業集群行動計劃,力促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作為國內重要的汽車制造基地,重慶錨定打造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目標,以集群化、全鏈條思路推進產業培育,持續「外引內育」,完善產業生態。

「隨著意法功率芯片、大洋電機、承泰毫米波雷達等關鍵專案落地見效,智能網聯汽車56個關鍵零部件中布局完成了55個。」重慶市經信委汽車工業處副處長王昭傑介紹,重慶已集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企業200多家;與此同時,圍繞純電動、插電式、增程式、氫動力、換電式等多種技術路線進行全面布局,匯聚16家新能源整車企業。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未來選項,前景廣闊。「西部氫谷」重慶九龍坡區引進博世慶鈴、國鴻氫能等龍頭企業,主攻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配套零部件及動力總成、商用車套用三大技術領域,積極打造「成渝氫走廊」。目前,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先後實作75千瓦到190千瓦的氫動力模組量產套用,300千瓦的產品年內有望小批次生產,其氫動力總成產品出貨量達1000多台,位居國內前列;慶鈴汽車累計銷售500余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根據「成渝氫走廊」發展規劃,兩地2025年前將累計投入約1000輛氫燃料電池物流車。

新興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是核心驅動力。重慶針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資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建立一批行業上下遊、產學研等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構建優勢互補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供給體系。還圍繞新興產業領域部署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掛帥」任務,推動重點產業鏈技術叠代升級;依托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專精特新基金等,健全完善產業科技金融體系,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

一批前沿技術加速孕育並邁向產業化。落戶璧山的重慶康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瞄準微型發光二極管(MicroLED)這一方向,集聚200多名研發人員持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躋身這一技術領域頭部企業行列,相繼釋出一系列未來屏產品。去年10月,京東方在重慶釋出重磅新品X1柔性屏。「得益於技術叠代升級,2023年重慶新型顯示全產業集群完成產值769億元,下一步將推動重點企業加強研發,力爭三年內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型顯示創新發展高地,產值規模超過1000億元。」重慶市經信委電子處副處長左翊君說。

「未來產業」蓄積新動能

微納3D打印技術把器官「種」在芯片上,賦能生物醫療……2023年,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發一款毛細血管器官芯片,一經推出就受到行業矚目。

「新藥研發成功率低,研發成本居高不下。臨床前試驗模型無法對藥物在人體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準確判斷,是一大掣肘。」摩方精密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研發出的毛細血管器官芯片將能有效應對這一挑戰,不僅能夠實作更高細胞培養密度,還可進行連續數周的長期培養,使得體外3D培養的類器官更接近人體器官的功能性,從而能更確切地復制體內生理和病理條件,為藥物篩選和精準醫療提供新一代、更精準和可靠的研究模型。

目前,摩方使用該3D生物芯片成功培養出世界上最大體積的體外結直腸癌模型,在對直腸癌藥物的測試中,該腫瘤模型表現出與臨床人體試驗高度相似的反應。「將來,該芯片可廣泛套用在疾病模型分析、新藥開發研究、生理模型探究、精準醫療研發、化妝品檢測、環境評估、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檢測分析。」該負責人說。

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未來產業是關鍵。摩方精密推出的這一款毛細血管器官芯片,是重慶打造未來產業的一個縮影。2023年9月,重慶提出打造衛星互聯網、生物制造、生命科學、元宇宙、前沿新材料、未來能源六大未來產業,明確27個細分發展方向,並實施未來技術策源、創新成果轉化、產業集群打造、強化場景驅動、創新人才匯聚、開放合作拓展六大行動,為未來產業培育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走進位於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金鳳實驗室,只見一眾科技創新成果集中展示,研發人員正有序開展各類實驗及測試。作為重慶打造生命健康科創高地的重要載體,金鳳實驗室起步就跑出「加速度」:2023年共推出7項原創性科技成果,涵蓋光學、資訊科技、人工智能等多個交叉學科,為解決當前生命大健康領域技術難題提供了成熟解決方案。

近年來,重慶一批研究機構瞄準未來產業研發攻關:在生命科學領域,重慶腦與智能科學中心聚焦覺醒睡眠與記憶重大科學問題,重慶國際免疫研究院制定實施「人類免疫力解碼計劃」;在生物制造領域,陸軍軍醫大學組織器官再生與制造工程中心圍繞器官再生與制造,建設「智造+醫學」特色生物制造和醫療器械基地……

一批未來產業正逐步形成現實產業鏈。以衛星互聯網產業為例,重慶已集聚星網套用、航天新通、航天天目以及零壹空間、航天火箭電子等頭部企業,逐漸形成衛星互聯網上下遊產業鏈的聚合發展;在前沿新材料領域,集聚國創輕合金、中化學華陸新材料、中科潤資等企業,帶動一整條新材料產業鏈集群式發展……

「向‘新’而行,當下的重慶正統籌謀劃未來產業技術策源、成果孵化、產業培育、生態打造,在推動新型工業化的行程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重慶市經信委主任藍慶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