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北京已建立國家、市、區三級非遺代表性專案名錄體系

2024-07-26辟謠

7月25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聽取審議檢查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到,北京保護機制和配套政策不斷健全,非遺保護三級名錄和保存記錄體系不斷完善。

北京已建立國家、市、區三級非遺代表性專案名錄體系,十大類別專案齊全。13個專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居全國第一。

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報告建議,強化政府組織領導,加強財政投入和機構人員保障;完善調查記錄體系,加快非遺檔案數碼化建設;加大保護傳承扶持力度,完善非遺可持續發展機制;深化非遺資源研究,提升融合發展水平;加大宣傳展示力度,拓寬非遺傳播普及渠道。

如在加大保護傳承扶持力度方面,報告建議加強各級各類非遺保護傳承基地、傳習館(所、室)建設。報告還建議,合理利用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工業遺址、疏解騰退空間、綜合交通樞紐、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等拓展非遺宣傳展示體驗空間,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非遺傳承體驗設施,完善傳承、展示、體驗、教育、培訓、旅遊等功能齊全的傳承體驗設施體系。

故宮、國博等9單位20個非遺專案列入市級代表性專案名錄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計劃,4月至7月,執法檢查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以下簡稱「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

報告認為,北京保護機制和配套政策不斷健全,非遺保護三級名錄和保存記錄體系不斷完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持續推進,非遺影響力和傳播力日益擴大。

在保護機制和配套政策方面,依法建立市級非遺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非遺保護專家庫,多部門協同和專家參與保護的機制日漸完善。出台【北京市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制定【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專家評審辦法】【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管理辦法】【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和管理辦法】【北京市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認定和保護辦法】【北京市傳統工藝振興實施意見】【北京市曲藝傳承發展實施計劃】等配套檔。

建立國家、市、區三級非遺代表性專案名錄體系,十大類別專案齊全。13個專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居全國第一。創新開展非遺保護央地共建,故宮、國家博物館等9個中央在京單位的20個非遺專案列入市級代表性專案名錄。

在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方面,落實國家和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傳習補助,鼓勵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實施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發揮首都高校學術資源優勢,開展京津冀傳承人培訓活動。加強學校非遺專業布局建設,推進職業教育產教共同體建設,落實非遺專業學生學費減免政策,加強非遺後繼人才培養。

細化代表性專案分類保護措施,開展生產性保護基地認定和瀕危專案搶救性保護。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支持引導老字號提升品質和特色。推進非遺「進校園」、「進社區」,加大非遺傳習普及力度。

市人大執法檢查組建議,建立全市統一的非遺數據庫

報告也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如非遺經費投入及工作力量仍顯薄弱,非遺調查和保存與現代化發展要求還有差距,非遺代表性專案保護傳承扶持力度仍顯不夠,支持鼓勵非遺融合創新發展的配套措施相對滯後,非遺宣傳展示傳播還需拓展等。

報告建議,強化政府組織領導,加強財政投入和機構人員保障;完善調查記錄體系,加快非遺檔案數碼化建設;加大保護傳承扶持力度,完善非遺可持續發展機制;深化非遺資源研究,提升融合發展水平;加大宣傳展示力度,拓寬非遺傳播普及渠道。

如,報告建議,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督促還未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的區抓緊時間建機制強措施,落實好非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各成員單位職責,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更好實作各方有效聯動和資源共享,形成非遺保護合力。

報告提出建議,及時按照條例要求,綜合運用圖片、文字、錄音、錄像、數碼化多媒體等形式補充完善非遺檔案。建立全市統一的非遺數據庫,建設市級非遺宣傳展示網站或非遺專欄,加強對市區非遺資源的整合共享,進一步促進非遺數據依法向社會開放,進一步加強檔案、記錄成果和征集作品的社會利用。

在加大保護傳承扶持力度方面,報告建議,加強各級各類非遺保護傳承基地、傳習館(所、室)建設。對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給予資金支持,為名家師承、青年傳承搭建平台。有效開展非遺專案在基層的展示和展演活動,開展非遺專案技藝培訓和傳承人培養。

此外,報告還建議,合理利用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工業遺址、疏解騰退空間、綜合交通樞紐、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等拓展非遺宣傳展示體驗空間,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非遺傳承體驗設施,完善傳承、展示、體驗、教育、培訓、旅遊等功能齊全的傳承體驗設施體系。

報告還提出,持續推動非遺進校園和進社區。建議制定非遺進校園整體規劃,加大經費保障,鼓勵中小學因地制宜開設非遺校本課程、編制相關教學教材。鼓勵和支持非遺傳承人參與各級學校開展的非遺知識教育和實踐活動,到相關學校兼職任教和建立工作室。為非遺進社區提供資金支持和保障,不斷拓寬非遺進社區的專案種類,提升非遺進社區的活動頻次和質素。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張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