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想要白天「逛街」,它們就要「自爆」

2024-01-02辟謠

陽光穿透碧藍的海面,灑在淺海底的珊瑚礁上。清澈見底的海水中,色彩斑斕的珊瑚宛如童話世界裏的寶石,它們鮮艷奪目,閃爍著七彩的光芒。隨著水流輕輕擺動,仿佛在跳動的陽光中舞蹈,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小魚小蝦在珊瑚叢中嬉戲,靈動的身軀擺動,激起絲絲水流,推動它們前行,尋找食物;間而有海螺在礁石上爬行,偶爾從它們堅硬的殼中探出頭來,悠然地啃食海藻。

珊瑚礁中生活著許多各式各樣的動物

(圖片來源:wikipedia)

然而,這份美景並不屬於沒有外殼、柔軟又行動緩慢的海蛞蝓。在陽光燦爛的白天,它們只能躲藏在陰暗的角落裏,因為一旦被敵人發現,它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麽奮起反抗,要麽成為捕食者的美餐。

縱使大部份海蛞蝓都有鮮艷的警告色,來提醒捕食者自身帶有難吃的「拒食物質」,但這只能讓自己變得難吃,而無法真正阻止捕食者。

然而,有一類叫作「葉海蛞蝓」(Phyllidiidae)的美麗生物卻不受這樣的束縛,它們白天就開始在珊瑚礁上大搖大擺地閑逛,絲毫不把周圍的魚蝦放在心上。

在美麗而殘酷的海底,這類柔弱生物竟能如此花枝招展,它們有什麽與眾不同的生存之道呢?

葉海蛞蝓Phyllidia varicosa,鮮艷的體色和周圍形成明顯對比,大搖大擺的它們一定有著保護自己不被捕食的秘訣。

(圖片來源:wikipedia)

肉如橡膠,堅韌紮嘴口難入

葉海蛞蝓的體型和其他海蛞蝓差不多,身體呈長橢圓形,後背鼓起,腹面扁平,沒有外殼的保護,肉體直接裸露在外,但它們卻不像其他海蛞蝓那麽弱不禁風。

一般的軟體動物,肉都像魷魚、扇貝或海螺一樣軟綿綿,而葉海蛞蝓的肉質卻完全不同,它們全身充滿堅韌的纖維和結締組織,在覆蓋周身的外套膜、足部和體壁上還嵌滿了大量的鈣質針狀體,形成骨針—纖維—肌肉的三重硬化體系,摸起來就像一團內部有大堆細小魚刺的堅韌橡皮,堅硬、硌牙又富有彈性。一般的捕食者完全無法咬動,在稍作嘗試後便會知難而退。

Phyllidia picta,可見其肉體有「磨砂」的質感,不透明,一看就比較堅硬。

(圖片來源:The Best Nudibranch Hunter)

除了肉硬,葉海蛞蝓的背部還被一層外套膜完整地包裹著,這層外套膜尤其堅韌,還分布著許多堅硬鈣化的結節,如同烏龜的背甲,完全把足部和脆弱的鰓部覆蓋在下方,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無論掠食者多麽狡猾,都難以穿透這堅硬的外殼,品嘗到葉海蛞蝓同樣難以下咽的肉體。

這才是真正的360度全方位防護。

正巧的是,葉海蛞蝓不僅肉質如橡膠,其肉中鈣質針狀體的分布也遮擋了光線,使其肉體變得不透明,加上硬質結節的存在,看起來也像一枚橡膠玩具,因此葉海蛞蝓也有了「橡膠海兔」的俗名。

葉海蛞蝓的腹面,可見堅硬的外套膜完全保護了足部和周圍羽狀的鰓。

(圖片來源:the seaslug forum)

口如藥管,詭異取食吐酸霧

不僅物理上難以下咽,為了能夠不被敵害吃掉,葉海蛞蝓還開發了強大的化學防禦功能。

它們背上的結節帶有黃、白、粉、綠的鮮明顏色,在深冷色調的外套膜背景下相當顯眼。毫無疑問,這種顏色和圖案是對潛在捕食者的警告,表明自己含有毒性。此毒並非其他海蛞蝓那些讓魚感覺惡心的「拒食毒」,而是正兒八經吃了就會死的「殺魚毒」,即使不吃進肚,而只是過量吸入,也會中毒身亡。

葉海蛞蝓的毒性來源於對取食海綿毒素的再加工。它們專一以海洋中廣泛分布,但堅硬且帶有毒素的海綿為食(主要是南海海綿Axinyssa和橙色的軸海綿等)。然而,葉海蛞蝓並沒有其他軟體動物經常具備的、能夠啃食食物的齒舌,無法咬下食物

進食橙色海綿的葉海蛞蝓Phyllidia varicosa,其口部位於身體下方,進食時難以看到。

(圖片來源:The Garden Island)

Phyllidia ocellata進食海綿

(圖片來源:Hakai Magazine)

相反,它們采用了類似於毒蜘蛛的策略,利用腺體生產酸性、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並透過專門的長管狀口器噴吐到食物上,將其在體外腐蝕消化。接觸到消化液的海綿幾乎被全部破壞,只剩下纖維狀的骨架,隨後,葉海蛞蝓就可以吸食部份分解後的汁液,獲取營養,並提取其中的化學物質來保護自己。

從海綿中攝取的毒素會在消化腺等器官中進一步加工,最終被提煉成劇毒的二萜異腈和甲醯胺衍生物,以乳白色毒液的形式儲存在背部的結節中。有了這份劇毒作為防禦後,葉海蛞蝓就如同隨身攜帶了一枚「定時炸彈」,隨時準備將其送給來襲的不速之客。

性如火山,自爆放毒絕魚路

當遇到敵害或是環境突變、受到刺激時,葉海蛞蝓就會「自爆」,從結節中向四面八方迅速噴射出大量的毒液。在一瞬間,它周圍的海水就充滿了劇毒、辛辣的刺激性物質,見者無不退散,生怕晚一秒鐘就被這毒霧毒死。而葉海蛞蝓本身也會消耗大量的體力,需要很久才能恢復噴毒能力。

由於葉海蛞蝓顏色美麗,形態奇異,有時它們也被一些無良商家捕獲,出售給想要養新奇玩意的顧客。

然而很多時候,故事的結局都是徹頭徹尾的悲劇——在進到魚缸後,受驚的葉海蛞蝓開始噴雲吐霧,而狹小的魚缸並不會給其他生物任何的躲避空間,只能被迅速全部殺死。甚至,這些揮發性的毒物會從水中釋放到房間裏,讓整個屋子都充滿刺鼻的氣味,即使通風,毒物的味道也數天無法散去。

正在釋放乳白色毒液的Phyllidiella pustulosa

(圖片來源:the seaslug forum)

釋放毒液的Phyllidia flava,可見毒液的黏稠,沾到便不易甩脫。

(圖片來源:the seaslug forum)

雖然家庭飼養葉海蛞蝓不可行,但在科學界,它們是一種炙手可熱的研究物件。其產生的毒素針對海洋生物,對體型較大的人類危害不算太大,但卻具有作為抗生素或抗癌劑的潛在價值。

為了更好地使用這些強大的分子以治愈一些嚴重的人類疾病,葉海蛞蝓被飼養於各大國家的實驗室中。它們在那裏吃好喝好,「養尊處優」,當然,缺點就是時不時地就要被「驚嚇」,以促使其釋放毒液用來研究。

威名遠揚,仿其貌者遍於途

憑借著猛烈的毒性,葉海蛞蝓威名遠揚,百魚不侵。它們奇特顯眼的外形——許多鮮艷結節加上深色的體色,也成為了海底殺手般的標誌,見者退避。介於此,一些海蛞蝓和不屬於海蛞蝓的動物也起了奇怪心思,它們改造身體,模仿葉海蛞蝓的體色以求自保。

其他海蛞蝓模仿葉海蛞蝓相對簡單,只需改變體色即可。雖然有時鰓會暴露它們的真實身份,但仍瑕不掩瑜。

模仿葉海蛞蝓的威廉仿海蛞蝓(Aldisa Williamsi)。

(圖片來源:The Sea Slug Forum)

來自其他無脊椎動物門的物種也上了偽裝葉海蛞蝓的車,吃海鞘的擬態海扁蟲Pseudoceros imitatus就是其中一員。它們在顏色、圖案和大小上與常見的劇毒葉海蛞蝓 Phyllidiella pustulosa驚人的相似。

普通的扁蟲體型就與海蛞蝓較為相似,都具有橢圓形、平扁的柔軟身體,唯一的區別是,扁蟲更扁平,頭部的感覺嗅角形態也和海蛞蝓不一洋樣。扁蟲的觸角短,肉質、不分瓣,分叉向前,海蛞蝓的嗅角則很長,豎立在頭部上方,分葉呈羽毛狀。擬態海扁蟲不僅模仿了海蛞蝓的顏色——黑皮膚加密集的白結節,甚至改變了自己的感覺觸角,將它卷成直立的黑色錐體,使其更像葉海蛞蝓的嗅角。

雖然和真正的海蛞蝓仍有差距,但對於在水中路過,到處尋找食物的魚來說,它們頂多會短暫地瞥一眼這條扁蟲,在這很短的時間視窗中,魚幾乎不太可能分辨出其中的區別,扁蟲得以存活下來。

遠處看兩只動物(被擬態的葉海蛞蝓Phyllidiella pustulosa(右)和擬態它的扁蟲Pseudoceros imitatus(左),形態更為相似。

(圖片來源:DORIS - FFESSM)

一種名為格皮氏海參(Pearsonothuria graeffei)的海參也是最佳模仿者之一,它們是一種食腐動物,每天有條不紊地在海洋的沙質底部穿梭,用勺形的口觸手將它們能找到的任何腐爛顆粒推入嘴裏,並將廢物和大量海底沈積物從肛門排出。

格皮氏海參在幼年模仿葉海蛞蝓,幼小的它們參體色鮮艷,有白色或藍色的斑點,點綴著黑色線條,體表也長著大而誇張的橙色或黃色結節,和葉海蛞蝓非常接近,它們利用擬態來保護自己免受魚類捕食者的侵害。

格皮氏海參的幼體

(圖片來源:Wikipedia)

然而,隨著它們進食、長大,就會大大超過葉海蛞蝓的最大尺寸。格皮氏海參能長到30厘米,而它們模仿的葉海蛞蝓Phyllidia varicosa只有10厘米左右,若是巨大的成體海參試圖偽裝,那只能說是掩耳盜鈴,一眼便知。因此,格皮氏海參幼體的艷麗顏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褪去,變為黑褐色、其貌不揚的成年個體。

但幸運的是,雖然幼年的海參在捕食者面前束手無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海參會有充足的物質和能量來生產它們自己的防禦措施——帶有溫和神經毒素的居維氏小管。在遇到危險時,成體海參會將肛門對準威脅並射出這些黏稠的白色股細,將捕食者纏住並麻醉。

其貌不揚的成體格皮氏海參(中間)

(圖片來源:Wikipedia)

結語

在珊瑚礁中,葉海蛞蝓是在白天出現最多的海蛞蝓。它們不僅以獨特的外貌引人註目,更以特殊的防禦機制令人驚嘆。這種「自爆」式的防禦方式不僅為它們帶來生存的保障,讓它們能夠在美麗而殘酷的海底中的白天享受陽光,也幫助了許多弱小生物,讓它們只需模仿即可逃脫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它們噴酸放毒的生存策略雖然激進,卻也展現出生命的頑強意誌。

或許,在世界每一個微小的生物身上,都蘊藏著有趣、令人驚嘆的生存技巧。或許,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故事,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和解讀。

參考文獻:

[1]Chang Y W, Willan R C, Mok H K. Can the morphology of the integumentary spicules be used to distinguish genera and species of phyllidiid nudibranchs (Porostomata: Phyllidiidae)?[J]. Molluscan Research, 2013, 33(1): 14-23.

[2]Stoffels B E M W, van der Meij S E T, Hoeksema B W, et al.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Phyllidiidae (Opisthobranchia, Nudibranchia)[J]. ZooKeys, 2016 (605): 1.

[3]Papu A, Bogdanov A, Bara R, et al. Phyllidiidae (Nudibranchia, Heterobranchia, Gastropoda): an integrative taxonomic approach including chemical analyses[J]. Organisms Diversity & Evolution, 2022, 22(3): 585-629.

[4]Fusetani N, Wolstenholme H J, Shinoda K, et al. Two sesquiterpene isocyanides and a sesquiterpene thiocyanate from the marine sponge Acanthella cf. cavernosa and the nudibranch Phyllidia ocellata[J]. Tetrahedron letters, 1992, 33(45): 6823-6826.

[5]Hagadone M R, Burreson B J, Scheuer P J, et al. Defense allomones of the nudibranch Phyllidia varicosa Lamarck 1801[J]. Helvetica Chimica Acta, 1979, 62(7): 2484-2494.

[6]Massin C. Results of the Rumphius Biohistorical Expedition to Ambon (1990) Part. 4. The Holothurioidea (Echinodermata) collected at Ambon during the Rumphius Biohistorical Expedition[J]. Zoologische Verhandelingen, 1996, 307(1): 1-53.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古明地戀(科普創作者)

監制:中國科學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