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兒童感染呼吸道疾病,家長如何用對藥?|科普時間

2024-02-26辟謠

最近,兒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頻發,家長們承擔了居家藥療的重任,各種原因造成的服藥劑量錯誤或自行停藥等情況,可能影響孩子的身體康復。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後,在家到底該如何合理用藥?

找準病原體再用藥

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可能是病毒、細菌、黴漿菌、衣原體等單一病原體感染,也可能是混合感染,具體是哪種或哪些病原體感染,需要根據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資訊及實驗室檢查綜合評估。

1

病毒感染

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為病毒,如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抗流感病毒的藥物主要包括奧司他韋(口服)、瑪巴洛沙韋(口服)、紮那米韋(吸入)、帕拉米韋(靜脈)等。在診斷為流感病毒感染後,為了盡快阻斷病情發展,減輕患兒癥狀,應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家長需要註意的是,如果是單純病毒感染,抗菌藥物(如頭孢類、阿奇黴素、紅黴素等)是無效的。

2

細菌感染

當兒童出現細菌感染時,需酌情使用抗菌藥物。家長擔心藥物不良反應拒絕使用抗菌藥物,或認為抗菌藥物是萬能藥,都是不對的。那麽,兒童呼吸道感染後使用抗菌藥物時,有哪些註意事項呢?

抗菌藥物為處方藥,家長切勿自行使用。 醫生認為患兒不需要抗菌藥物時,家長不要強迫醫生開具處方。如患兒有藥物過敏史,請家長務必告知接診醫生,最好能說出過敏藥物的具體名稱和生產廠家,協助醫生指導用藥。患兒對一種頭孢過敏,不意味著對另一種頭孢一定過敏。

請按照醫囑用藥,不要漏服或隨意停藥 ,這樣利於保持穩定的血藥濃度。用藥過程中如出現皮疹、惡心、嘔吐等不適,請暫時停藥,並到醫院就醫。

抗菌藥物治療應遵循個體化原則, 不要把醫生為某一患兒開具的抗菌藥物推薦給其他兒童使用。

3

黴漿菌感染

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為肺炎黴漿菌感染患兒的首選治療藥物,如阿奇黴素、紅黴素、克拉黴素等。對大環內酯類藥物耐藥的患兒,可以使用新型四環素類藥物(如脫氧羥四環黴素、米諾環素)以及喹諾酮類藥物。 由於四環素類藥物可能導致牙齒發黃和牙釉質發育不良,故僅用於8歲以上兒童。 18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使用喹諾酮類藥物需要醫生嚴格評估適應證,並註意觀察藥物的毒副作用。還需要註意的是,青黴素和頭孢類抗生素對肺炎黴漿菌感染患者的治療無效。

退熱藥使用不簡單

1

什麽情況下需要使用退熱藥?

對於≥2月齡嬰兒,腋溫≥38.2攝氏度或因發熱出現明顯的不適感和情緒變化時,可以使用退熱藥,包括布洛芬和對乙酰胺基酚。按照年齡,2~6月齡嬰兒選擇對乙酰胺基酚,6月齡及以上兒童選擇對乙酰胺基酚或者布洛芬均可。

布洛芬和對乙酰胺基酚一般30分鐘起效,二者的總體療效和安全性相似。需要註意的是,要避免含解熱鎮痛成分的復方感冒藥與布洛芬或對乙酰胺基酚同時使用,以免造成解熱鎮痛藥過量服用,產生不良反應。

2

使用退熱藥後還發熱怎麽辦?

發熱是一種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病因沒有控制,患兒的體溫再次升高,這是正常現象,不代表解熱鎮痛藥沒有效果。家長切勿因焦慮而增加解熱鎮痛藥的給藥頻次或給藥劑量。兒童在發熱狀態下,家長應適當讓其多飲溫水,適量增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取。可聯合采用孩子能夠耐受的物理降溫,如使用退熱貼、溫水外敷和溫水浴等。註意藥物是否在效期內,混懸液需搖勻後使用,給藥劑量要準確。

鎮咳藥使用有講究

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質的保護性反射, 不推薦常規使用鎮咳藥物治療,兒童禁用成癮性中樞性鎮咳藥物 。當咳嗽顯著影響到患兒的睡眠和飲食時,可酌情考慮使用鎮咳藥對癥處理。

呼吸道感染時鼻塞怎麽辦

針對鼻部癥狀,家長可以選擇用生理鹽水為患兒清洗鼻腔。清洗鼻腔療效差的患兒,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短期使用鼻用減充血劑,包括羥甲唑啉(2歲以下兒童禁用)、0.05%賽洛唑啉(3歲以下兒童不推薦使用)等。鼻用減充血劑連續使用不能超過7天,否則可能引起藥物性鼻炎。萎縮性鼻炎及鼻腔幹燥者,禁用鼻用減充血劑。

使用中成藥要註意什麽

1.中成藥需要透過辨證、辨病或辨證辨病結合來合理使用。建議家長在咨詢醫生後給患兒使用,避免功能相同或成分重復的中成藥聯合使用,避免配伍不當。

2.優先選用兒童專用藥,如藥名中有「小兒」「兒童」「娃娃」等字樣。慎用沒有明確兒童用法、用量的中成藥。

3.根據治療效果,盡量縮短用藥療程。

來源:【大眾健康】雜誌

作者:北京市海澱醫院兒科 王媛媛

稽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內科主任醫師 王荃

策劃:余運西 王寧

編輯:陳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