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上林縣塘紅鄉:木耳產業有錢景 農戶增收有盼頭

2024-01-17圖片

鄉村臘月農閑時節,此時正是上林縣塘紅鄉石逢村第一書記菌菇實驗基地木耳的收獲季。近日,記者在基地門口看到一樁樁黑木耳菌棒交織而立,菌棒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黑木耳,而室內貨架上巴掌大的毛木耳肥厚光亮,一朵朵緊貼著彼此,像一隊隊迎接檢閱的士兵,一幅豐收美景圖展現在眼前。

自2023年4月份駐村以來,塘紅鄉石逢村3名駐村第一書記捧著一顆初心,以發展特色產業為核心,圍繞一棒小小的木耳,展開了「探索強村富民」的「金菇」棒實踐,探索老人、婦女及弱勞力在農閑時期發展第二經濟作物。目前,石逢村引進的黑木耳和毛木耳率先試種成功。

2023年6月份,在塘紅鄉黨委、政府的組織下,各駐村第一書記到廣西上林縣嘉多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和東蘭貴隆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學習取經,對木耳種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了解到木耳市場需求大、價格可觀,於是沈萍、李冠和田偉3名駐村第一書記逐漸萌生了透過木耳種植帶動產業發展的想法。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考慮到農業種植存在較大風險,而農民又缺乏抗風險能力,直接向村民推廣木耳種植過於冒險。於是3名駐村第一書記一拍即合,將閑置蠶房用來建立一個實驗基地,帶頭試種。

塘紅鄉石逢村駐村第一書記沈萍說:「我們了解到菌菇的生產時間剛好是農戶的農閑時,而那時候養蠶時期已經過了,地裏面的玉米和桑樹都已經砍了,就可以把菌棒放在閑置的地裏面,等到菌棒結束周期又可以開始種桑養蠶,一點都不影響農戶平常的種植。我們討論先嘗試透過農閑時間段幫助農戶增加收入。」

經過多方了解後,3名駐村第一書記了解到黑木耳適合室外露天種植,而毛木耳則適合室內種植,這樣不僅能充分利用冬天閑置的田地,而且蠶房裏閑置的蠶架也能派上用場,多方面讓農戶發展起庭院經濟增加他們的收入。

據了解,木耳種植期在每年10月底至第二年3月左右,正好是蠶農農閑時期,可以利用養蠶的木架和房間開展毛木耳的種植,無論是毛木耳還是黑木耳,都能在不影響原有農作物耕種周期的前提下種植,實作「兩不耽誤」。

村第一書記菌菇實驗基地培育的首批木耳成功采摘。基地目前種植有黑木耳和毛木耳 石逢村村民藍秀桂說:「我們看到駐村第一書記種植黑木耳、毛木耳,可以帶動我們利用下半年空閑土地來增加收入,就想跟他們一起發展種植木耳。」

駐村第一書記還了解到木耳種植不需要青壯勞動力也能參與,在粗放管理和培育下也能生長茂盛,適合推廣在農村種植。

塘紅鄉石門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冠說:「木耳的優勢,第一是經濟價值比較高,第二是整個種植不太需要很強壯的勞動力,像老人、婦女包括半勞動力都能做,我就覺得比較適合做我們鄉村振興的產品。它可以作為農閑時期的經濟作物,提高農戶的收入水平。從目前種植效果來看,產量、品質等都達到我們的預期。」

塘紅鄉氣候宜人、光照充足,是木耳最佳適和生長區。實驗基地種植的木耳,朵大肉厚、晶亮透明,質素好,新鮮時軟,口感細嫩,風味特殊。

沈萍說:「黑木耳它對水的需求量比較大,毛木耳它比較好養殖,它對水要求不大,對於我們整個塘紅鄉來說是大石山區,都是比較缺水,所以毛木耳基本上少量的水噴霧狀,給它保持空氣的濕度就夠了,而且平時管理起來也很容易,如果是室內的就保持室內的溫度就可以了。」

經過50多天培育,今年1月份,石逢村駐各1000棒,截至目前,已采摘新鮮黑木耳約350斤,毛木耳約420斤,試驗的成功填補了農閑時節發展第二經濟作物收入。

按照目前市場行情,木耳和木耳幹貨價格比較可觀,駐村第一書記覺得發展前景較好。

弄陳村駐村第一書記田偉說:「現在木耳長勢非常好,我們有信心把這個產業做好、做下去。弄陳村已經有4戶農戶在試種,種植規模12000棒。采取公司兜底收購、消費幫扶等各種方式把市場渠道開啟,讓農戶在木耳種植產業上能夠真正獲得收益。」

產業興則農村興。近年來,塘紅鄉大力發展塘紅特色產業,發揮中可社區桑蠶產業提質改造示範園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探索食用菌和桑蠶產業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推動塘紅鄉食用菌產業發展壯大,鼓勵食用菌進入農戶庭院,促進群眾和村集體經濟增收,呈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特」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塘紅鄉推廣食用菌產業主要是依托廣西上林縣嘉多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本地優質企業的帶動,目前就是在馬里村建設了食用菌種植示範基地。弄陳村建了一個‘我在廣西有個園’黑木耳種植的基地;石逢村透過3名駐村第一書記建立了一個種植的示範基地。」塘紅鄉黨委副書記盧曉鳳說,透過示範基地給群眾示範食用菌種植的技術和管理,激發群眾利用冬閑時期來開展特色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從而帶動群眾增收。下一步,塘紅鄉打算把食用菌產業推廣到所有的農戶家中發展庭院經濟。

免責聲明:本頭條號釋出的轉載內容及配圖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內容真實性由原作者保留,本號不做承諾,如涉及內容、圖片的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來源:上林釋出

作者:韋飛利 黃愛萍

編輯:南寧市農業資訊中心

法律顧問單位:廣西法嚴律師事務所

如需轉載分享,請註明來源「南寧農業」今日頭條號,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