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透過十首古詩,暢享十大名山的巍峨風光

2024-10-11圖片

中國名山眾多,姿態萬千。透過十首古詩,暢享十大名山的巍峨風光。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讓我們領略泰山的雄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帶我們感受廬山的神秘。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凸顯出黃山的奇絕;「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描繪了天台山的高聳。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筆下的廬山多姿多型;「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寇準詩中的華山孤高險峻。

還有峨眉山的秀麗、衡山的連綿、嵩山的厚重……這些古詩猶如一幅幅畫卷,展現著名山的壯美巍峨,讓我們沈醉於祖國山河的壯麗之中。

01:泰山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在泰山腳下,仰望那高聳入雲的巍峨山體,心中不禁湧起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贊嘆。

杜甫筆下的泰山,「齊魯青未了」,綿延不絕的青色在齊魯大地鋪展,仿佛一幅無盡的畫卷。「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大自然似乎將所有的靈秀之氣都賦予了它,山南山北,一明一暗,宛如被一把巨斧劈開。

山間雲霧繚繞,層層疊疊,「蕩胸生曾雲」,讓人的心胸也隨之開闊起來。定睛望去,「決眥入歸鳥」,那奮力飛翔歸巢的鳥兒,似乎也在訴說著泰山的雄偉與神秘。

登上泰山之巔,「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誌油然而生。站在山巔,俯瞰四周,群山皆在腳下,那種渺小與偉大的對比,讓人深刻感受到自然的磅礴和自身的渺小。泰山,不僅是一座山,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激勵著無數人勇攀高峰,追求卓越。

02:華山

【華山歌】

唐.劉禹錫

洪壚作高山,元氣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靈跡露指爪,殺氣見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來托。

天資帝王宅,以我為關鑰。

能令下國人,一見換神骨。

高山固無限,如此方為嶽。

丈夫無特達,雖貴猶碌碌。

站在華山腳下,仰望那高聳入雲的山峰,不禁想起劉禹錫的【華山歌】。眼前的華山,宛如洪爐造就的高山,元氣鼓蕩其間。

峻拔的山峰直插寥廓的天空,仿佛是神功瞬間造就。那嶙峋的怪石,棱角分明,似露著靈跡指爪,散發著逼人的殺氣。山上凡木不生,仿佛專為神仙所托。

華山,天生就是帝王之宅,以雄偉之姿成為守護的關鑰。當你登上華山,仿佛能感受到它的神奇力量,讓每一個前來的人,精神為之一振,仿若脫胎換骨。

正如詩中所言,高山固然眾多,但唯有像華山這樣,才能稱之為嶽。身為大丈夫,若沒有獨特的通達之處,即便富貴,也終將碌碌無為。在華山的巍峨面前,我們當立誌高遠,追求不凡。

03:嵩山

【歸嵩山作】

唐·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在嵩山的懷抱中,王維踏上了歸程。清川潺潺,宛如一條長長的薄帶,環繞著綿延的草木。他輕駕著車馬,心境閑閑。

流水似是有意,潺潺流淌,伴著暮歸的禽鳥一同返還。古老的渡口邊,荒城靜默,落日的余暉灑滿秋山,一片金黃與蒼涼交織。

嵩山巍峨,路途迢遞,而他的歸心已定。當終於歸來,他選擇緊閉房門,將塵世的喧囂隔絕在外。在這嵩山的寧靜中,王維尋得了內心的安寧。這裏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成為他心靈的寄托。遠離紛擾,與自然相融,感受著歲月的靜好與深沈。

04:衡山

【衡山】

宋·黃庭堅

萬丈融峰插紫霄,路當窮處架仙橋。上觀碧落星辰近,下視紅塵世界遙。螺簇山低青點點,線拖遠水白迢迢。當門老檜枝難長,絕頂寒松葉不雕。

才到秋初霜已降,每逢春盡雪方消。猥巖老衲針常把,度夏禪僧扇懶搖。雷向池中興雨澤,鳥於窗外奏蕭韶。遊人未必長居此,暫借禪房宿兩宵。

在黃庭堅的【衡山】中,我們仿佛置身於一幅壯闊而又神秘的畫卷。衡山萬丈高峰直插紫霄,窮絕之處架起仙橋,令人心馳神往。登上山頂,上觀碧落星辰近在咫尺,下視紅塵世界遙不可及。螺簇般的山巒點綴著青蔥,遠處的江水如白線迢迢。當門老檜生長艱難,絕頂寒松卻葉不雕零。

初秋霜已降,春盡雪方消,時光在這裏留下獨特的銘印。巖邊老衲常把針,度夏禪僧懶搖扇。雷在池中興起雨澤,鳥於窗外奏響蕭韶。衡山的寧靜與神奇,讓遊人沈醉。即便未必能長居於此,能暫借禪房宿兩宵,也是人生中一段難忘的經歷,感受這遠離塵囂的清幽與美好。

05:恒山

【登恒山】

元.元好問

大茂維嶽古帝孫,太樸未散真巧存。乾坤自有靈境在,奠位豈合他山尊。椒原旌旗白日躍,山界樓觀蒼煙屯。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一拂元都門。

在恒山之巔,仿佛能觸摸到歷史的脈搏。正如元好問詩中所雲:「大茂維嶽古帝孫,太樸未散真巧存。」恒山宛如一位古老的帝王後裔,莊嚴肅穆,質樸而又巧奪天工。

站在山巔,放眼望去,椒原旌旗在白日下躍動,山界樓觀被蒼煙籠罩。仿佛穿越回古代,能看到千軍萬馬奔騰的壯闊景象。

乾坤自有靈境在,恒山的靈秀之氣讓人心醉神迷。攀登途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它的厚重與神秘。這裏的一石一木,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

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一拂元都門。願能如飛鳥般自由翺翔於這片神奇的土地,領略恒山的無窮魅力。

06:廬山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廬山的蜿蜒小徑上,雲霧繚繞,仿佛置身仙境。蘇軾的【題西林壁】在此情此景中越發顯得深刻而富有韻味。

橫看,廬山是連綿起伏的山嶺;側看,它又成了高聳峻峭的山峰。遠近高低,姿態各異,變幻無窮。我們在山中徘徊,試圖看清它的全貌,卻始終難以捉摸。

或許正是因為我們身處其中,被眼前的局部景象所迷惑,才無法識得廬山的真正面目。正如人生的諸多境遇,當我們深陷其中,往往難以看清事情的本質。

然而,當我們站在廬山之外,以更廣闊的視角去審視,也許就能豁然開朗。廬山的美,不僅在於它的奇峰怪石、飛瀑流泉,更在於它給予我們的這份思考與啟迪。

07:黃山

【送溫歸黃山百鵝峰】 唐.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崖夾石柱,金。

伊昔升,俯目松。

仙人處,羽化留。

亦聞溫伯雪,獨相逢。

采秀辭,攀巒歷萬重。

歸休,渴飲。

風吹我時來,爾當整。

去去東,行行芳。

回溪十六度,盡。

他日還相訪,躡。

在黃山的壯美景色中,仿佛能看到詩仙李白筆下的盛景。那四千仞高的黃山,三十二座蓮峰聳峙,丹崖夾著石柱,金光閃耀。

想象著詩人昔日登高,俯瞰著青松翠柏,仙人曾在此羽化登仙,留下無盡的神秘與遐想。也曾聽聞溫伯雪的故事,如今在此相逢。

溫君采秀辭歸,攀越山巒歷經萬重艱難。歸休之時,渴飲清泉。山風拂來,仿佛在催促著離別。而你應當整理行裝,向著東方前行,一路芬芳相伴。回溪曲折十六度,美景無窮盡。

他日若能再次來訪,定要輕躡仙蹤,再探這黃山的神奇與壯麗。此刻,站在黃山之中,感受著雲霧繚繞,山風拂面,詩中的意境愈發清晰,令人沈醉。

08:雁蕩山

【過北雁蕩山下】

宋.林景熙

驛路入芙蓉,秋高見早鴻。

蕩雲飛作雨,海日射成虹。

一水通龍穴,諸峰盡佛宮。

如何靈運屐,不到此山中。

在宋時的悠悠驛路上,林景熙踏入了如詩如畫的芙蓉之境,【過北雁蕩山下】就此展開。

秋意正濃,高遠的天空中早鴻掠過。蕩雲翻湧化作綿綿細雨,海日璀璨射成絢麗虹彩。那一脈碧水連通著神秘的龍穴,座座山峰皆似莊嚴的佛宮。

不禁令人遐想,如此靈秀之地,為何謝靈運的屐痕未曾留於此山?或許是命運的捉弄,或許是時光的錯過。但這絲毫不減北雁蕩山的魅力,它依舊在歲月中靜美如畫,等待著每一個有緣人的邂逅與感悟。讓我們跟隨林景熙的筆觸,一同沈醉在這方奇妙的山水之間。

09:峨眉山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在峨眉山的夜色中,半輪秋月高懸,灑下清冷的光輝。那月影映在平羌江水中,隨著江流緩緩流淌,如夢如幻。

李白曾在這樣的美景中夜發清溪,向著三峽前行。他懷著對友人的思念,踏上未知的旅程。腳下的路蜿蜒曲折,身旁的風輕拂衣袖。

如今,當我們置身於這峨眉山間,仿佛能聽到詩人的吟唱,感受到他內心的那份情思。山峰峻峭,雲霧繚繞,月光如水般溫柔地籠罩著一切。這裏,是詩意的棲息之地,是心靈的寧靜之所。讓我們沈醉在這峨眉山的夜色裏,追尋著李白的足跡,去探尋那份永恒的詩意與浪漫。

10:武夷山

【武夷山】

唐·李商隱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簫鼓幾時回。

武夷洞裏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

在武夷山的幽深之處,李商隱獨酌流霞酒,耳畔似乎還回蕩著那不知幾時才能再回的空中簫鼓之聲。

武夷洞裏,毛竹叢生,歲月悠悠,它們見證了時光的流轉。詩人感嘆,連這毛竹都已老盡,曾孫更是不再歸來。

這裏的山霧迷蒙,仿佛隱藏著無數的故事。李商隱的筆觸,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孤寂而又充滿歷史滄桑感的畫面。他沈浸在這一方山水之間,思緒萬千,或許是在追思往昔,或許是在感慨人生的無常。而我們,也隨著他的詩句,走進了武夷山那如夢如幻的世界,一同感受那份深深的落寞與悵惘。

十首古詩,十大名山,每一座山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每一首詩都蘊含著詩人對山的深情。讓我們跟隨古詩的腳步,走進這巍峨的山川,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領略中華民族的壯麗山河。在這山水之間,尋得一份心靈的慰藉,一份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