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小宗兄弟相殘,證明仁宗當年選擇正確:記天順年間的大明蜀王家族

2024-01-25圖片

前言: 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四月的時候,鎮國將軍朱友壁收到了當朝皇帝朱祁鎮的親筆信,裏面措辭嚴厲,對他和兄長華陽王朱友堚之間的矛盾深為不滿,要求他立即如實進行稟報。

朱友堚和朱友壁都是華陽悼隱王朱悅燿之子,生活在湖廣澧州(今湖南澧縣)。朱悅燿是大明首封蜀王朱椿的次子,按理應該生活在成都,為何他的子孫會在距離如此遙遠的澧州?整個蜀王家族在明英宗天順年間又有哪些故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蜀藩大宗故事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正月,蜀王朱椿正式之國成都府。這位賢王在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二月去世,享年五十三歲,謚曰獻。蜀獻王嫡長子朱悅燫,早在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便已經去世,故而由其嫡長孫朱友堉襲封蜀王。

明代蜀王府復原圖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九月,朱友堉去世,享年二十六歲,謚曰靖。蜀靖王無嗣,由其弟羅江王朱友壎以「兄終弟及」的方式進封蜀王。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六月,朱友壎去世,也是二十六歲,謚曰僖。

蜀僖王同樣無嗣,換句話說,蜀藩大宗至此而絕。身為蜀獻王的次子,華陽悼隱王朱悅燿這一脈子孫,原本應該遞升成為蜀藩大宗。只可惜朱悅燿當年得罪了仁宗朱高熾,一大家子都被打發到了澧州,事實上剝奪了他的繼承權。最終朱椿第五子保寧王朱悅(劭+火)接到了這個天上掉下的餡餅,於宣德十年(公元15435年)二月進封蜀王。

  • 蜀和王朱悅(劭+火)
  • 朱悅(劭+火)在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的時候,就已經被封為保寧王。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十月,中兵馬指揮何瑄之女何氏被冊封為保寧王妃。

    景泰帝朱祁鈺劇照

    何氏在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的時候去世,朱悅(劭+火)在做了十多年鰥夫之後,對長久陪伴在身邊的宮人徐氏產生了感情,向當時的景泰皇帝朱祁鈺提出想冊命其為繼妃的念頭,也獲得了朝廷的支持。

    朱祁鎮在南宮復辟後雖然不待見弟弟,但對宗室還算不錯,並沒有推翻此前景泰帝對於蜀王繼妃的決定。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九月,右通政劉文、給事中孫敬出任正副使,冊封成都衛舍人徐諷之女徐氏為蜀王妃。

    朱悅(劭+火)的去世時間【實錄】未載,按【明史】的說法則是在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享年六十六歲,謚曰和。繼妃徐氏絕食而死,年僅二十六歲,謚曰靜節。徐氏的貞潔甚至感動了蜀世子朱友垓,他特意向朝廷上奏,請求不要開啟自己母妃的墳墓,就讓和王與靜節王妃一起合葬。

    世子友垓奏: 「母妃何氏卒時未有合葬事例,以此未為合葬規制。今若穿壙,恐驚母妃體魄,乞別為一壙。」從之。—【明英宗實錄卷三百三十六】

    明代蜀王墓地宮

    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三月,豐城侯李勇、吏科給事中沈珤出任正副使,持節冊封蜀世子朱友垓為蜀王,世子妃蒯氏為蜀王妃。

  • 蜀府護衛
  • 自洪武年間開始,蜀王府成都三護衛官軍,就一直是朝廷平定松潘等地叛寇的主力軍。到了永樂年間,朝廷多次對安南動兵,蜀府護衛也一直都是其中的主要力量。甚至於宣德年間削藩之後,朝廷依然會時不時地調動蜀府護衛配合官軍作戰。

    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的時候,貴州東苗十三番首 領乾把豬等人 「僭稱偽號」 ,並且組織兵力對都勻衛展開圍攻。在明廷看來,東苗是「貴州諸種蠻夷之首」,解決掉他們,就可以消除貴州城的心頭之患。

    英宗朱祁鎮劇照

    為此英宗命一代名將、湖廣貴州總兵官、南和侯方瑛出任主帥,當年土木堡之變中得以生還的右副都禦史白圭贊理軍務,調集雲南都司、四川都司、蜀府護衛,以及湖廣、貴州並播州等處官軍土兵進行圍剿。

    這一戰足足打了一年,最終以明軍的獲勝而告終。乾把豬被俘,並在京師慘遭磔刑。而在東苗之亂平定以後,朝廷立刻著手對此區域實施改土歸流,可見這一戰的重要性,也可見蜀府護衛在明朝中葉的時候依然具備可觀的戰鬥力。

  • 出使王府官員事件
  • 早在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的時候,英宗就以修武伯沈煜為榜樣,對各級官員出使王府之時吃拿卡要的行為進行了整頓了。然而幾年過去了,效果似乎並不明顯。這不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的時候,彭城伯張瑾又在這上面栽了跟頭。

    己未,彭城伯張瑾以奉使蜀府宿娼,六科給事中、十三道監察禦史劾之,上命執送錦衣衛鎮撫司究治。已而送法司論當贖徒還爵,上曰: 「瑾縱肆,以不諳禮法所致也,贖畢令戴頭巾於國子監讀書。」—【明英宗實錄卷三百五十五】

    誠孝昭皇後張氏劇照

    張瑾的祖父張昶,是英宗祖母誠孝昭皇後張氏的兄長,二人之間算是關系還不算太遠的表兄弟。但饒是如此,英宗依然因為 張瑾在蜀王府的所作所為,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懲罰。

    就在同一年,監察禦史田斌巡按四川之時途經成都,結果居然叫上好友欽天監漏刻慱士單誠,一起到蜀王府喝酒,史稱 「日相過飲」 。事情爆出來以後,經過三法司、錦衣衛的「拷掠」,又挖出幾個在蜀王府 「假公事受賂遺」 的害群之馬:工部主事陳善,行人李麟、楊魁。

    歷代文人把把親王們描繪得如同洪水猛獸,事實上呢?在朝廷三令五申之下,文官們面對親王依然毫無敬意,宿娼的宿娼,索賄的索賄,還要把自己打扮成人畜無害的小白兔,是不是過於無恥了一些?

    明代成都城復原圖

    華陽王家族故事

    早在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的時候,朱友壁就已經向朝廷上奏,稱兄長華陽王朱友堚對自己 「積恨深重」 ,要求遷出澧州,只是被當時的皇帝朱祁鈺駁回而已。

    到了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眼見得紫禁城內的龍椅上換了人,朱友堚開始了自己的報復行動。在他給朝廷的上奏中,弟弟朱友壁 「繡造龍衣、龍轎,屋梁畫龍」 ,有明顯的不臣之心。不但如此,還令人「用毒藥害已」,真是叔可忍嬸也不可忍。

    但是華陽王殿下這一回明顯有些用力過猛,朱友壁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鎮國將軍,借他個膽子也不敢如此僭越。而且現在正值南宮復辟之後的敏感時刻,你們二人如此的不「兄友弟恭」,是在打我的臉麽?英宗即刻寫信給華陽王,將其大罵一通。

    上曰: 「王誣奏其弟,欺罔朝廷,法本難恕。第念親親,姑從寬貸。」仍遣書切責之。—【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八十五】

    華陽王府門口的石獅子遺跡

    筆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過,華陽王兄弟的矛盾,其實主要存在於華陽王妃楊氏和鎮國將軍夫人夏氏之間。要不說娶妻娶賢呢,就比如某島國上的兩位王子,不也是在婚後互相越走越遠麽。

    到了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華陽王朱友堚和鎮國將軍朱友壁之間再一次爆發了嚴重的沖突,而且互相都想置對方於死地。英宗厭煩透頂,讓都察院派人去澧州核實情況之後,將相關人犯魏祥等人抓來京師嚴審。

    正所謂不審不知道,一審嚇一跳。在魏祥等人的口中,華陽王朱友堚請了一個和尚弘川大法師到王府之中 「誦經坐禪」 ,不但如此,還派出老宮人對其進行服侍。除此之外,又逼迫護衛軍余辦納月錢銀兩,以至於出現大量逃軍。

    而鎮國將軍朱友壁的問題則更加嚴重。因為和兄長之間的私人恩怨,每次碰到「天壽聖節」、「聖烈慈壽皇太後聖節」、「皇後千秋節」、「皇太子千秋節」,朱友壁都拒絕前往華陽王府行禮,這是大不敬。除此以外,朱友壁的日常行為也不幹凈,被爆出來的醜事就有:私奸家人女、伐民間冢樹、誣執平民為盜等等。

    天順年間蜀藩宗室世系圖

    兄弟之間互相敵視到這種程度,讓臉皮甚厚的英宗也覺得有些過分。於是他特意降敕書給朱友堚,對其進行了嚴厲的警告。同時又如本文開頭那般,給朱友壁去了一封家書,也是希望雙方的矛盾到此為止,再鬧下去後果很嚴重。

    上特敕友堚曰: 「王兄弟交惡,以傷骨肉之情。惑於異端,以招嫌疑之謗。急於財利,以失下人之心。皆非保全名爵之道!自今以後宜痛自改悔,循理守法。如或罔知改悔,仍蹈前愆。則祖宗之法具在,朕不敢私。」—【明英宗實錄卷三百三十九】

    結語: 首封華陽王朱悅燿是獻王次妃所生,蜀和王則是宮人的兒子。無論從倫序還是出身來看,在蜀藩大宗絕嗣之後,都應該由華陽王這一脈子孫入住蜀王府。然而事實證明,當初仁宗皇帝的眼光非常毒。蜀和王的後代和和睦睦,華陽悼隱王的子孫卻是世代纏結。

    在英宗的高壓之下,朱友堚和朱友壁這對兄弟暫時擱置了爭議,畢竟再鬧下去很可能爵位不保。但是到了明憲宗成化年間,朱友堚的兩個兒子朱申鍷和朱申䤧又接力棒似地鬧起了矛盾。不過此乃後話,我們放在以後的文章中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