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被梁思成贊譽為「京外名剎之首」的隆興寺,還隱藏著多少寶藏?

2024-08-24圖片

「京外名剎,當首推正定的隆興寺。」古建大師梁思成曾這樣贊譽道。隆興寺,一座飽經風霜的宋代名剎,屹立於正定古城,見證了千年的滄桑巨變。

隆興寺俯瞰圖

隆興寺,又名「大佛寺」,寺廟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年),初名龍藏寺,唐改額龍興寺。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趙匡胤旨,於寺內鑄造一尊巨大的四十二臂銅質千手觀音菩薩像,並蓋大悲寶閣,此後,以大悲閣為主體的宋代建築群便相繼告成。金、元、明各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間,又曾兩次奉敕大規模重修,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賜額「隆興寺」並沿用至今。

隆興寺

寺院建築南北縱深,從石橋向北依次有天王殿、大覺六師殿(遺址)、摩尼殿、牌樓門、戒壇、慈氏閣、轉輪藏閣、大悲閣、禦書樓、集慶閣、彌陀殿、毗盧殿、龍泉井亭等十幾座殿閣,高低錯落,氣勢恢宏。

被梁思成贊譽為「京外名剎之首」的隆興寺究竟有多美?快跟隨小探君的腳步一起看看吧!

01 現存最早的宋代建築居然是山門?!

隆興寺的摩尼殿、轉輪藏殿、慈氏閣、天王殿是宋代遺構,但你能想到,這四個修建時間最早的居然是作為山門的天王殿?!

天王殿

天王殿位於隆興寺最南端,兼具山門的作用,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前出月台,為單檐歇山頂,紅墻灰瓦綠剪邊,始建於北宋,是寺院現存四座宋代建築中最早的一座。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做過大修,外貌發生了一些改變,成為反映不同時期特征的古建築復合體,但主要梁架仍為原來形制沒有改變。現在大門上端的「敕建隆興寺」和「天王殿」匾額都是康熙皇帝手書。

天王殿匾額

天王殿殿內供奉大肚彌勒佛和四大天王,可惜四大天王原塑像毀於1966年,現存塑像是1982年重塑的, 而大肚彌勒佛為金代木雕,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歷史。 彌勒佛體態胖碩,笑容可掬,雙耳垂肩,左手執一布袋, 其形象源於中國五代浙江奉化嶽林寺的契此和尚。

大肚彌勒佛

02 遺憾:曾經華屋成丘墟

天王殿北側,有一座巨大的磚石台基,這是大覺六師殿遺址, 大覺六師殿建立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為面闊九間、進深六間的單檐廡殿頂建築,金、元、明、清均進行過重修,可惜民國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大覺六師殿遺址

據【隆興寺誌】記載,大殿的佛壇上原供有七尊佛像,即釋迦牟尼佛及其成佛之前的六位先師: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他們在佛教中合稱「過去七佛」,因而大覺六師殿又俗稱「七佛殿」。

隆興寺內這座規模最大的宋代建築失存,無疑是中國古建築史上的一大缺憾。

03 只有宋畫中可以看到的建築

摩尼殿始建於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是隆興寺現存宋代木構建築中唯一一座有明確紀年者,也是隆興寺內現存古建中最重要的一座。 可以說,隆興寺最精美的部份,就在此殿。

建築形制海內孤例!

摩尼殿面闊七間,進深七間,重檐歇山頂,綠琉璃瓦剪邊,殿四面正中又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廈,從空中俯瞰為十字形。

這樣的形制可以說是海內孤例。 梁思成先生對摩尼殿大加贊譽:「這種布局,我平時除去北平故宮紫禁城角樓外,只有在宋畫裏見過。」「摩尼殿重疊雄偉,可以算是藝臻極品。」

俯瞰摩尼殿

為了承托這樣的屋頂,摩尼殿的柱網結構非常精巧。 大殿柱網被稱為「副階周匝金箱鬥底槽」式,用柱七十根(包含南面抱廈內檐柱二根)。 最外圈三十八根,用以支撐下層;檐中圈外金柱二十二根,用以支撐上層;檐內圈金柱八根,前後兩置,用以支撐梁架及屋頂,作為承重的支柱。這樣的柱網布局下,摩尼殿才得以形成面闊七間,進深七間的寬敞內間。

摩尼殿透檢視

摩尼殿的鬥拱不僅用量大,而且樣式多! 上檐、下檐、內槽鬥拱共計一百二十七朵(不包括襻間鬥拱)。 按位置可分為柱頭鋪作、補間鋪作、轉角鋪作。其式樣多達二十余種,但總的來說都為五鋪作偷心造。上下檐鬥拱皆為單抄單下昂,內檐出雙抄, 值得一提的是補間和柱頭的部份鋪作采用了45度斜拱(如意拱),是已知古代建築中柱頭鋪作使用斜栱的最早例項。

摩尼殿內槽柱頭、轉角、補間鋪作

摩尼殿外檐柱頭鋪作

除此之外,大殿副階周匝,四面砌墻,只在抱廈正面設有格柵門,和檐下鬥拱間設有「拱眼壁」,因此 無論四季太陽方位與高度角的變化,光線都能從栱眼壁射入,將抱廈和內槽頂部照亮,並且在各個方向上的光照強度都趨於一致,避免了佛像、壁畫受到陽光直射,也避免了高光與暗部對比過大導致人看不清。

檐下鬥拱間有拱眼壁

絕美的佛像和壁畫!

殿內佛壇上供奉五尊泥塑金裝佛像,正中釋迦牟尼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施與願印,左側弟子迦葉雙手抱拳,右側弟子阿難雙手合十,兩側的普賢菩薩手托如意,文殊菩薩手持青蓮,結跏趺坐於須彌座的蓮座之上。 這五尊都是宋代原塑,文殊、普賢在明代進行過修補。

釋迦牟尼和阿難迦葉

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

殿內各壁為佛教故事為題材的壁畫,內槽東西扇面墻內壁繪「十二圓覺菩薩」和「八大菩薩」;四抱廈繪護法「二十四尊天」,其中東抱廈的「大悲尊天」、「鬼子母天」等保存較好;檐墻內壁生動地描繪了佛祖釋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槃等整個過程,稱「釋氏源流」;東西扇面墻分別繪「西方勝景」和「東方凈琉璃世界」。

西方勝景壁畫

二十四尊天壁畫

兜率陀天

魯迅書桌上的東方美神!

摩尼殿內槽北壁為一座泥塑五彩懸山,懸山中現存塑像共30余身,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正中的五彩觀音菩薩像,俗稱「倒座觀音」。 因觀音菩薩有「眾生普渡不完,誓不回頭」的誓言,而蕓蕓眾生,永遠普渡不完,故形成「倒座觀音」形象。

倒坐觀音

觀音姿態優雅端莊,面容秀麗恬靜,細眉之下一雙悲天憫人的慧眼微微俯視,堪稱宋代觀音世俗化形象的巔峰。 觀音像原塑於北宋,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曾進行過修補。魯迅先生非常欣賞這尊塑像,稱贊她是「將神人格化」了,並把她稱作 「東方美神」。

除此之外,摩尼殿南側抱廈外有一個白石香爐,為北宋遺物,由爐身、爐座組成,爐身雕刻藥師佛和十二藥叉神將。

白石香爐

摩尼殿後還有一座被梁思成稱為「小珍品」的廡殿頂牌坊門,可惜已經是現代重建的,南面提額「妙莊嚴域」和北面提額「通津寶筏」是康熙禦筆。

牌坊門

04 罕見的銅鑄雙面佛!

隆興寺的戒壇是中國古代北方三大壇場之一,在古代,規模較小的寺院是沒有資格設戒壇的,歷史上有戒壇的寺院本就不多,經過歷史變遷能保留下來的戒壇更是鳳毛麟角,因此正定隆興寺戒壇尤為珍貴。

戒壇

戒壇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攢尖頂的亭台式建築,現存木結構部份為清代重建。 上層檐下懸掛清康熙五十二年皇帝禦書的「戒壇」匾額,底層檐下懸掛乾隆十三年乾隆帝題寫的「金繩覺路」匾額。這座雕梁畫棟的清式建築,其玲瓏精致的外表,在整座古樸的宋代風格寺院內,顯得格外醒目。

銅鑄雙面佛像

一般寺院的戒壇上多為釋迦牟尼佛,或其法身毗盧遮那佛,或其報身盧舍那佛,而 隆興寺戒壇上卻供奉著一尊明代銅鑄的雙面佛像——面南的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面北而坐的是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 整體造型與漢地普通寺院的佛像也極不相同,二佛像背身相連,相背而坐的造型和頭戴五葉冠、長裙束腰的菩薩形象以及馬蹄狀蓮台均具有明顯的永宣造像風格,在漢傳佛教寺院中屬於罕見。

05 宋代小木作稀有遺物

轉輪藏閣始建於北宋,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閣身呈正方形。前出一間雨搭,使一層空間增大,閣內正中安置一座直徑7米的木制轉輪藏。

轉輪藏閣

轉輪藏是什麽?

轉輪藏又稱輪藏、轉輪經藏、轉關經藏、飛輪藏等,始於南朝,盛於宋,是集藏書、傳道、求利多功能於一體的特殊法器,佛教中有推其旋轉與誦讀經文同功之說。

轉輪藏

轉輪藏由藏座、藏身、藏頂三部份組成,藏座位於最下部份,由藏針尾部出斜戧,上置八根平鋪的角梁呈放射狀。各角梁下懸垂柱,裏外兩根,柱根均有卷殺,斜戧施於內柱與藏軸之間。藏軸與垂柱間以三層枋連線,上、中層枋裏至藏軸,外至垂柱,但不出頭;下層枋裏插於垂柱,外穿外垂柱延至地坑邊緣。外端殘留榫卯,原應有縱橫向連線構件。

藏座

藏身位於藏座部份之上,平面呈八角形,底部八根角梁上施龍骨鋪木質地板,地板上轉角處外立八根梅花柱,內立八根方柱。藏軸與內柱間依對角施枋三層。各對角所施之枋上下交錯,枋間施斜戧,枋上端以四根方木組成「井」字形框架將藏軸框與當中。藏身每面三開間,角柱為八瓣梅花柱,平柱為下不及地的垂蓮柱。柱上部施扁闊普拍枋和上下額枋,額枋間嵌浮雕雲龍紋華板,下以雕花雀替支托。外柱間及內柱裏外側施地栿三道,地栿間當為置放經匣和佛像的地方。寬闊的雁翅板上浮雕卷草紋並施以色彩,風格古樸豪放。

藏身

藏頂位於藏身部份之上,重檐結構,下檐八角式,上檐圓攢尖式,攢尖頂部出木軸,木軸穿井字枋伸至建築轉輪藏閣二層樓板上方。藏頂下檐鋪作形式為八鋪作雙杪三下昂計心重栱,後尾為六鋪作三卷頭;上檐鋪形式為八鋪作五卷頭計心重栱。 藏頂鋪作,從結構形式到細部做法與宋【營造法式】基本吻合。

藏頂

如此精美的轉輪藏,是結構力學完美的運用,是大木作的萃取凝縮,是小木作的藝臻極品,難怪祁英濤先生稱其為「宋代小木作的稀有遺物」。

06 七米的彌勒佛!

慈氏閣始建於北宋,與轉輪藏閣相對,所以兩閣形制與尺度大致相同。 慈氏是梵語彌勒的意譯,因此慈氏閣就是供奉彌勒的殿閣。

慈式閣

慈氏閣內的北宋木雕天冠彌勒菩薩立像,為國內最古老的獨木佛像, 乃是修建大悲閣時木料自五台山順滹沱河漂至常山,采用其中最大的木料雕刻而成,1995年采用修殘補缺、隨舊著色的方法進行了復原性修復。

彌勒菩薩

閣內彌勒菩薩面目慈祥,頭戴天冠,上身內著襯胸,外穿天衣,下著齊足長裙。右手上屈於胸前,掌心向外,左手下垂,其形為諸天說法狀。菩薩身後為輪廓奇特精美的舉身火焰背光,高8.8米。背光主題紋飾為雕制的卷草紋,內飾花卉,外鏤火焰,整個雕像光彩奪目,金碧輝煌。

07 大佛寺由來竟是因為它!

大悲閣

燕趙大地上流傳有一句家喻戶曉的民謠:「滄州獅子定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其中「正定菩薩」即大悲閣內供奉的千手千眼觀音銅像。

千手千眼觀音銅像

大悲閣內所供的銅鑄觀音像,是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奉太祖趙匡胤之命鑄造。 像高21.3米,共42臂,現存觀音像的身體部份和當胸合十的兩只手臂是宋代銅鑄,其余兩側40只是民國時期重裝的木質手臂。 據說每只手眼都各有25種法力,40只手眼和25相乘便成了千手千眼。因此這尊觀音被稱為「千手千眼觀音」, 它是世界上古代銅鑄佛像中最高大者。正是由於它的存在,人們都自然地將隆興寺稱為「大佛寺」。

值得一提的是,觀音像腳下的青石須彌座同為宋代原物,飾有力士、伎樂、飛天、共命鳥、妙音鳥等形象,雕刻細膩,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宋代石刻藝術珍品。

須彌座雕刻

關於大悲閣,還有一件令人遺憾的事:大悲閣始建於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晚清時期,大悲閣因年久失修而逐漸破敗。民國三十年,時任河北省省長的吳贊周代為提倡、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揖唐親為發起,對大悲閣進行重修。1943年正月工始,1944年3月工竣。 施工中由於經費嚴重不足,不得不拆去兩旁的禦書樓和集慶閣,將其舊木料用在大悲閣重建上。重修後的大悲閣閣身總體規模較前縮小了三分之一,面闊七間變為面闊五間,進深五間縮為進深三間,五重檐歇山頂降為三重檐歇山頂,而大悲閣的塑壁永遠地消失了。

大悲閣塑壁

從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大悲閣內東、西、北壁皆為佛教題材壁塑, 佛陀、菩薩、羅漢、天王、山水、樓閣遍布其間,其規模與藝術水準遠超摩尼殿五彩懸塑,可惜永遠地消失在世人面前,可悲,可嘆。

08 隆興寺最後一座建築

大悲閣後為隆興寺本體的最後一座建築——彌陀殿, 彌陀殿建於明正德五年(1510年),是一座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築。

彌陀殿

殿內正中供奉明代泥塑金裝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是佛教重要宗派凈土宗的信奉物件,據說佛教信徒相信只要一心一意地念誦「阿彌陀佛」的法號,阿彌陀佛就會接引念佛者往生極樂世界。

泥塑金裝阿彌陀佛

09 隆興寺裏的搬遷戶

毗盧殿原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崇因寺的主殿, 始建於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重檐歇山頂,紅墻青瓦綠剪邊,面闊、進深皆為五間,四面有門, 1959年因寺院殘破,為便於保護將其遷建於隆興寺內。

毗盧殿

殿內正中供奉一尊明代銅鑄毗盧佛像,像高6.42米,由三層四身相連、面向四方的坐式毗盧佛和三層蓮座摞置而成,大小佛像共計1072尊。 這尊佛像是明代萬歷皇帝為其生母慈聖皇太後禦制,造型優美,工藝精湛,繁復華麗,為現存最精美的古代銅鑄毗盧佛像。

毗盧佛像

隆興寺,這座穿越千年的古剎,一磚一瓦,一梁一柱,都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讓人心生敬畏。漫步其間,心靈得以沈靜,思緒飄向遠方。

參考資料:

1 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

2 【隆興寺誌】 乾隆十三年(1735)

3 正定隆興寺天王殿建造年代再認識 王素輝,崔偉麗 文物春秋 2016

4 梁思成與隆興寺大悲閣宋代塑壁 劉友恒 檔案天地 2020

5 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奇特的建築形制 馬育敏 大眾文藝 2021

6 正定隆興寺大覺六師殿最大的宋代殿宇遺址 貢俊錄,楊雙秋 中國文化遺產 2012

7 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佛傳壁畫內容辨識 孔蓓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 2020

8 隆興寺:凝固的宋式美學 王建業 中國建設報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