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戰國簡史:簡得不能再簡,一文看懂七雄爭霸

2024-08-29圖片

前言:

【阿房宮賦】裏就說過「秦滅六國,非秦也,六國也」 ,說起來好像是六國排著隊給秦國送人頭一樣。

牛頓第三定律告訴我們,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秦奮六世余烈而問鼎中原是一方面,另一方六國自己瞎折騰,擺脫不了諸侯思維又是另一方面,少了任何一方面的力,都不能實作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建立,能量就是這麽守恒。

卿亂諸侯:

早在三家分晉之前,春秋格局就有支離破碎的苗頭, 三桓攻魯,哀公出逃,諸侯的面子也掉地上了 ,各國裏面有點勢力的卿族士大夫們也動起了歪心思。

曲沃代翼後,獨霸春秋的晉國就沒了公族,卿士貴族自然把君主架在火上烤,晉國掌握話語權的六卿,經過幾輪火並後剩下了韓、趙、魏三家。

前403年,周天子捏著鼻子在形式上確立了韓、趙、魏三家的諸侯地位 ,這個標誌性的事件,意味著戰國時期的開始。

其實在三家分晉的同一時期,齊國的公室也喪失了封地的掌控 ,卿族田氏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鏟除異己,滅了齊國內部其他反對勢力,並於前391年,把齊康公趕到了海濱, 田 氏自立齊君,史稱 「田氏代齊」 。

獨霸百年:

晉國分家後繼承晉國地盤的老三晉打斷骨頭連著精,作為一致行動人,三國在中原地帶耀武揚威多年,尤其是魏國。

戰國變法起於魏,魏文侯時期,啟用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等人,改革變法復國強兵,內制趙國,北滅中山,南踩楚地,東敗田齊,西破秦,雖處四戰之地,但也從不虛。

魏國文、武兩代獨霸中原百年,魏惠王借著前人恩惠,率領諸侯朝見周天子舉行會盟,有點春秋會盟稱霸的味道。

盛極必衰,強大起來的魏國不光四處征伐,老三晉的面子也不再給,把韓、趙當成自己的跟班小弟,動不動還得教訓下。

惹了眾怒後的魏國,在 前354年攻打趙國被齊國「圍魏救趙」大敗的「桂陵之戰」,以及前343年攻打南韓又被齊軍「減竈誘敵」大敗的「 馬陵之戰」後 ,魏國再也不復霸主風光。

招賢令:

魏國最春風得意的時候,也是秦國最黑暗時期。

一方面是被魏國摁在地上抹茶,吳起訓練的「魏武卒」升級打的就是秦軍銳士;另一方面秦國內亂不止,歷經「四代亂政」,數易君主, 衰弱不堪。 直到秦獻公時期,秦國內政才趨於平穩。

等到秦孝公繼位,痛定思痛,決定花大價錢招納人才強秦,打出的口號就是,只要能讓秦國強大,要官給官,要地給地。這就是著名的「招賢令」。

就這麽一招呼,那些在其他諸侯國混得不好,或者不受待見的人,一窩蜂就往秦國趕, 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商鞅 。

在商鞅的霸道之術下,視人頭如軍功的虎狼秦銳士雨後春筍般湧出成型。

這段時期,因為魏國變法成效卓著,各國都跟著效仿, 著名的有南韓申不害變法,楚國吳起變法,齊國鄒忌改革。

合縱連橫:

秦國商鞅變法後不再是「諸侯卑秦」的局面,齊國多次大敗魏國實力膨脹,楚國吳起變法後飲馬黃河,三雄格局形成。

魏惠王眼看著三雄崛起,自己憋屈得不像話。 在 魏國犀首公孫衍 的運作下,制定了拉攏諸侯,以多打少的戰略方針,加上同樣是弱國 燕國資助蘇秦的遊說 ,到後來就演變成了魏、韓、趙、齊、楚五國合縱的局面。

同時公孫衍還拉起了魏、韓、趙、燕、中山五國的「五國相王」聯盟專門對付秦國,甚至還拉攏秦背後腹地的 義渠進入聯盟。

對於合縱集團的產生,關西扛把子秦國自然敏銳的嗅到了危險氣息,沒事幾個諸侯國聯合起來是要幹啥?

於是秦惠文王以張儀為相 ,四方遊走軟硬兼施撒潑滾打,拉攏魏、齊、楚,用「連橫」破公孫衍的「合縱」。

經歷多方拉扯,幾經變故,桌子下小動作不斷後,盡管在前318年 形成了魏、趙、韓、燕、楚五國伐秦的合縱局面,但聯軍也是各懷鬼胎,最終到此這次聲勢浩大的聯合行動兵敗函谷關。

之後兩年,秦國崛起已經勢不可擋,樗裏疾敗三晉,司馬錯滅巴蜀, 張儀戲楚。

東西兩帝:

張儀詐楚,不僅使得本來強大的楚國「閉關絕齊」斷了外交,還在丹陽、藍田兩戰中不當人,被秦國來回刷軍功,三雄格局變成齊、秦東西兩強, 兩國莽足勁的跑馬圈地。

齊國平推了「子之之亂」後的燕國,垂沙大敗楚軍,吞了宋國,對三晉也是指手畫腳,前296年,還聯合韓、魏破了秦國門戶函谷關,逼的秦昭襄王趕緊割地求饒。

秦國兵敗函谷關後,啟用白起為元帥開始刷「人屠」的聲望,前293年伊闕之戰殲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前289年攻魏占六十一城,前286年光狼城之戰斬趙軍三萬。

前288年, 秦昭襄王跟齊湣王約定互稱「東帝」、「西帝」 ,兩家聯手瓜分趙國土地,在二五仔蘇秦作梗下,齊湣王背棄盟約聯合趙、燕、韓、魏組成反秦聯盟。

可這反秦聯盟在前287年齊滅宋之後就成了一個笑話,本來三晉就是東西兩頭受欺負,燕國更是被齊國平推滅了一次國的,這會號稱「富甲天下」、「禮儀之邦」的宋國,你說滅也就滅了,那誰還有安全感?

於是在蘇秦死間、秦昭襄王鼓動、燕昭王撮合多方努力下,反秦聯盟,搖身一變,成了反齊聯盟, 前284年,秦、趙、燕、韓、魏五國在燕將樂毅的帶領下,開始了五國伐齊。

最後的排面:

不出意外,五國聯軍幾乎是直插齊國都城, 樂毅破齊七十余城,只剩莒和即墨茍延殘喘 ,盡管後來樂毅因為猜忌而滅齊功敗垂成,但復國後的齊國也是秋後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只得龜縮閉關鎖國作壁上觀。

在齊、秦忙著爭霸這些年,老三晉裏的趙國也沒閑著, 趙武靈王因為幹不過中山國,一不做二不休的從上至下搞變革,從裏到外來了個華麗轉身,培育出了戰國第一支騎兵部隊,這就是鼎鼎有名的 「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後的趙國,滅中山,驅北胡,拓地千裏,尤其是在五國伐齊後,一躍成為關東六國之首,成為關東諸侯最後的排面。

並且趙國此時內政和諧,名將良相不斷,肥義、虞卿、樂毅、田單、趙奢、藺相如、廉頗、李牧等絡繹不絕的冒頭,感覺就是拿了主角劇本一樣。

哪怕趙國因為君位之爭的沙丘宮變有所影響,可雄厚的底子還是打下了,要兵有兵,要將有將,很是有跟獨步天下的秦國叫板的資格。

雖然趙國一手好牌,可跟開了掛的秦國相比,還是略差一籌 ,秦國不光名臣良將不斷,連名君都不斷絕,從孝公起,秦國七代個頂個的雄主,連最次在位三天 的秦孝文王都做出了立異人為太子的神奇操作。

前260年,決定戰國歸屬的長平之戰開打,兩軍臨陣換將,白起對趙括,趙軍終究還輸在了內憂外困上,趙括戰死,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

盡管在之後的邯鄲之戰,舉國縞素的趙軍又痛擊了秦軍,可傷了根骨的趙國,再也沒有機會重新成長起來,從此中原再無秦國的一合之地,戰國進入倒計時。

戰國之殤:

舉世無敵的秦國,在秦王政收拾完宗親的王弟成蟜,禍亂後宮的 嫪毐、趙姬,把持朝政的呂不韋後,開啟了滅國步伐。

前230年,秦派 內史騰攻韓,南韓無力抵抗,俘虜韓王安,南韓亡。

前229年, 趙王遷誤信郭開,自毀長城殺李牧,次年, 王翦攻邯鄲,趙王遷開城投降,趙國亡,趙公子嘉逃到代地稱代王。

前225年,王賁引黃河之水灌魏都城大梁,水漫大梁城三月,城塌魏王降,王賁殺魏王,魏國滅。

前225年,李信帶二十萬秦軍攻楚,被秦叛將 昌平君和楚國大將項燕前後夾擊擊潰;秦王政再派老將王 翦領六十萬秦軍攻楚,征伐一年有余,項燕兵敗自殺, 楚都壽春淪陷,楚王負芻被俘 ,楚國滅亡。

前222年,王賁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之後王賁調轉進攻趙國殘余代國,代國滅,公子嘉自殺。

前221年,王賁滅燕後揮師南下攻齊,齊王建不戰而降,齊國亡。

滅六國後,秦王政自詡「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歷史進入第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大秦帝國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