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西班牙為啥不吞並葡萄牙?其實吞並了,只因此大國,最終沒吞下去

2024-08-10圖片

16世紀末,一場意外的悲劇為伊比利亞半島的命運帶來了戲劇性的轉折。年輕沖動的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安在北非戰場上的隕落,不僅斷送了葡萄牙王室的血脈,更為西班牙提供了吞並這個鄰國的絕佳機會。1580年,在葡萄牙貴族的默許下,西班牙大軍長驅直入,輕松占領了這片土地。然而,歷史的車輪總是充滿意外。正當人們以為葡萄牙將永遠消失在西班牙的版圖之中時,一個新興的海上強國卻悄然改變了這一切。在長達80年的統治後,西班牙最終不得不放棄了這塊來之不易的領土。

王室傳奇:葡萄牙的命運轉折

1578年,葡萄牙王宮裏一片歡騰。年輕的國王塞巴斯蒂安剛剛慶祝完自己的24歲生日。這位年輕的君主,身材高大,面容英俊,一頭金發更是讓他看起來神采奕奕。

塞巴斯蒂安從小就顯露出非凡的才能。他3歲繼承王位,14歲親政,對政事極為熱衷。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位年輕的國王也逐漸顯露出一些令人擔憂的特點。

他性格倔強,好大喜功,對軍事尤其癡迷。每當聽到遠征的故事,塞巴斯蒂安的雙眼就會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夢想著有朝一日能率領大軍,征服異域,為葡萄牙贏得更多的榮耀。

終於,機會來了。1578年,塞巴斯蒂安決定親率大軍遠征摩洛哥。他要在那片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傳播基督教信仰。這個決定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大臣們紛紛勸阻,認為這次遠征風險太大。但塞巴斯蒂安充耳不聞。他堅信,憑借葡萄牙強大的軍事力量,摩洛哥不堪一擊。

就這樣,17萬精銳部隊在塞巴斯蒂安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開赴北非。然而,等待他們的並不是想象中的輕松勝利。摩洛哥蘇丹早已得到訊息,做好了充分準備。

雙方在馬哈贊河畔展開激戰。摩洛哥軍隊雖然裝備不如葡萄牙,但他們熟悉地形,采取了誘敵深入的策略。葡萄牙軍隊很快陷入了困境。

戰鬥異常慘烈。葡萄牙軍隊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倉皇撤退。在混亂中,塞巴斯蒂安國王不幸落水,溺亡於馬哈贊河中。年僅24歲的他,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短暫而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塞巴斯蒂安的死訊傳回葡萄牙,舉國上下一片哀慟。更讓人絕望的是,這位年輕的國王尚未成婚,沒有留下任何子嗣。葡萄牙王室面臨斷絕的危機。

這時候,人們才想起,塞巴斯蒂安的父親當年只生了他這一個兒子。現在,王室中最親近的親屬,竟然是塞巴斯蒂安的姑姑伊薩貝爾。而伊薩貝爾,恰恰是西班牙王室的太後。

一時間,葡萄牙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一方面,國家失去了領袖;另一方面,剛剛在北非戰場上遭遇慘敗,國力大損。更糟糕的是,摩洛哥趁機向葡萄牙索要巨額賠款。

在這危急時刻,葡萄牙的貴族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人提議,不如投靠西班牙,尋求強大鄰國的庇護。這個提議很快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然而,當這個訊息傳到民間,立刻引發了軒然大波。普通民眾對於並入西班牙的前景感到恐懼和憤怒。他們擔心失去獨立性,擔心自己的文化和傳統被西班牙同化。

就在葡萄牙陷入內部紛爭之際,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看準時機,開始了他的行動。作為塞巴斯蒂安姑姑的丈夫,菲利普二世宣稱自己是葡萄牙王位的合法繼承人。

1580年,在一些葡萄牙貴族的支持下,西班牙大軍長驅直入,輕松占領了葡萄牙。伊比利亞半島終於統一在西班牙的統治之下。葡萄牙,這個曾經的海上強國,就這樣成為了西班牙帝國的一部份。

海上霸權:英荷崛起改變局勢

1580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完成了他的夙願,將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這位野心勃勃的君主,似乎已經站在了歐洲權力的頂峰。然而,歷史的車輪從不會因一個人的意誌而停止轉動。

就在西班牙沈浸在統一的喜悅中時,大西洋的另一邊,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正在醞釀。英國和荷蘭,這兩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國,正在快速崛起。他們的商人們開始頻繁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港口,帶來了新的商品和貿易方式。

英國女王伊莉莎伯一世,這位"童貞女王",雖然沒有子嗣,但她卻為英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在她的支持下,英國的航海技術突飛猛進。德雷克、霍金斯等著名航海家,帶領著英國艦隊馳騁四海,不斷挑戰西班牙的海上霸權。

與此同時,荷蘭也在悄然崛起。這個小國雖然地方不大,但他們的商人卻異常精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這家公司不僅僅是一個貿易機構,更是一個擁有自己軍隊和領土的"國中之國"。

西班牙對這些變化似乎並不在意。他們仍然沈浸在從美洲源源不斷運來的白銀中,自認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然而,這些財富並沒有帶來真正的繁榮。相反,大量的白銀湧入反而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1588年,菲利普二世決定給予英國致命一擊。他派出了號稱"無敵艦隊"的龐大海軍,準備入侵英國。然而,結果卻令所有人大跌眼鏡。英國的小型快艇憑借靈活的機動性,再加上天氣的幫助,竟然打敗了西班牙的龐大艦隊。

這場海戰,徹底動搖了西班牙的海上霸權。英國和荷蘭的船只開始大膽地進入曾經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壟斷的航線。他們不僅在亞洲和美洲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還開始覬覦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領地。

特別是荷蘭,他們的目標直指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這個強大的商業組織很快就成為了葡萄牙在東方貿易的最大競爭對手。荷蘭人憑借先進的造船技術和靈活的商業策略,迅速占領了香料貿易的主導地位。

面對這種局面,西班牙似乎陷入了某種困境。一方面,他們需要保護自己龐大的海外帝國;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得不應對歐洲大陸上的各種挑戰。特別是三十年戰爭的爆發,更是讓西班牙疲於奔命。

在這種情況下,葡萄牙的利益自然而然地被忽視了。原本葡萄牙人引以為豪的海上貿易網絡,如今卻岌岌可危。荷蘭人開始一步步蠶食葡萄牙在東方的勢力範圍。從印度洋到東南亞,再到遠東,葡萄牙的商站和殖民地一個接一個地落入荷蘭人手中。

就連巴西,這個葡萄牙最重要的海外領地,也未能幸免。1630年,荷蘭人占領了巴西的伯南布哥,並在隨後的幾年裏逐步擴大了控制範圍。西班牙政府雖然看到了這種危險,但卻無力阻止。他們的註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歐洲大陸的戰事上。

對於葡萄牙人來說,這種局面無疑是難以接受的。他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海外帝國逐漸崩塌,卻無能為力。西班牙的統治不僅沒有給他們帶來預期中的保護,反而成了一種束縛。

在這種情況下,葡萄牙國內的不滿情緒開始逐漸累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獨立時期的輝煌,開始質疑與西班牙聯合是否真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特別是當他們看到英國和荷蘭這樣的小國都能在海外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時,這種懷疑就更加強烈了。

1640年,一個決定性的時刻終於到來。在一群貴族的帶領下,葡萄牙爆發了反抗西班牙統治的起義。他們推舉布拉幹薩公爵若昂為新國王,宣布葡萄牙恢復獨立。這一舉動立刻得到了英國和荷蘭的支持。對這兩個新興海上強國來說,一個獨立的葡萄牙無疑會進一步削弱西班牙的力量。

獨立復興:葡萄牙重獲新生

1640年12月1日,裏斯本的街頭突然沸騰了起來。人們歡呼雀躍,高喊著"自由"和"獨立"的口號。這一天,葡萄牙人終於擺脫了長達60年的西班牙統治,重新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這場獨立運動的成功,離不開一個關鍵人物——布拉幹薩公爵若昂。這位貴族出身的領袖,被擁護者們推舉為新的國王,成為了若昂四世。他的登基,標誌著葡萄牙王朝的復興,也開啟了這個國家重塑自我的新篇章。

然而,獨立的喜悅還未完全散去,葡萄牙就不得不面對嚴峻的現實。西班牙顯然不會輕易放棄這塊失去的領土。很快,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爆發了。葡萄牙人不得不拿起武器,為自己剛剛獲得的獨立而戰。

這場戰爭持續了整整28年,直到1668年才最終結束。在這漫長的歲月裏,葡萄牙人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和勇氣。他們不僅成功地抵禦了西班牙的進攻,還在多次戰役中取得了勝利,最終迫使西班牙承認了葡萄牙的獨立地位。

戰爭的勝利無疑讓葡萄牙人信心大增。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挑戰依然巨大。60年的西班牙統治,已經讓這個曾經的海上強國元氣大傷。特別是在海外領地方面,葡萄牙的損失更是慘重。

荷蘭人趁機占領了葡萄牙在東南亞的大部份據點,包括馬六甲這個重要的戰略要地。在非洲,葡萄牙的殖民地也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就連巴西,這個葡萄牙最重要的海外領地,也有相當一部份落入了荷蘭人之手。

面對這種局面,新成立的葡萄牙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重振國力。若昂四世和他的繼任者們深知,要想重新崛起,葡萄牙必須在經濟和軍事兩個方面同時發力。

在經濟方面,葡萄牙政府首先著手恢復和重建與海外領地的貿易聯系。他們鼓勵商人重新開辟貿易航線,同時也積極與其他歐洲國家建立貿易關系。特別是與英國的關系,更是被葡萄牙視為重中之重。

1703年,葡萄牙與英國簽訂了著名的"梅瑟恩條約"。這個條約不僅鞏固了兩國的軍事同盟,更重要的是,它為葡萄牙的葡萄酒開啟了英國市場的大門。很快,葡萄牙的葡萄酒就成為了英國上流社會的最愛,為葡萄牙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在軍事方面,葡萄牙政府也下了大力氣。他們重新組建了海軍,加強了沿海防禦。同時,還派出遠征軍,試圖收復被荷蘭人占領的海外領地。這些努力雖然並非全都成功,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特別是在巴西,葡萄牙人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在當地殖民者的努力下,葡萄牙人不僅成功地將荷蘭人趕出了巴西東北部,還逐步向內陸擴張,大大擴充套件了巴西的版圖。這為日後巴西成為葡萄牙帝國的重要支柱奠定了基礎。

隨著時間的推移,葡萄牙的局勢逐漸好轉。到了18世紀初,葡萄牙已經基本恢復了元氣。雖然無法與英國、荷蘭這樣的新興海上強國相比,但葡萄牙仍然保持著相當的國際影響力。

這種復興在若昂五世統治時期達到了頂峰。這位被稱為"大方君主"的國王,充分利用了從巴西源源不斷流入的黃金,大興土木,美化首都裏斯本。在他的統治下,葡萄牙經歷了一個相對和平繁榮的時期。

然而,歷史總是充滿了諷刺。就在葡萄牙人沈浸在重獲新生的喜悅中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卻打破了這種平靜。1755年11月1日,一場巨大的地震襲擊了裏斯本。

這場地震的破壞力之大,令人瞠目結舌。裏斯本的大部份建築在地震央倒塌,隨後而來的海嘯和大火更是讓這座美麗的城市變成了一片廢墟。據估計,這場災難造成了近10萬人喪生,幾乎摧毀了葡萄牙的首都。

面對這場災難,葡萄牙人再次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在國王若澤一世和他的首相蓬巴爾侯爵的領導下,葡萄牙人很快就開始了重建工作。

蓬巴爾侯爵采取了一系列大膽的改革措施,不僅重建了裏斯本,還推動了葡萄牙的現代化行程。在他的努力下,葡萄牙的教育、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顯著改善。

這場災難,雖然給葡萄牙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也成為了這個國家浴火重生的契機。經過重建,裏斯本變得比以前更加美麗、更加現代。葡萄牙也因此獲得了進行深層次改革的機會,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王室巴西:葡萄牙命運大轉折

1807年,歐洲局勢風雲突變。拿破侖的鐵蹄橫掃歐洲大陸,葡萄牙這個小國也難逃其魔掌。面對法國大軍的步步緊逼,葡萄牙王室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舉國遷都巴西。

這個決定堪稱史無前例。在英國海軍的護送下,葡萄牙王室攜帶大量珍寶,帶著近1.5萬人的隨從團,浩浩蕩蕩地橫渡大西洋。當時的場面,真可謂蔚為壯觀。數十艘大船組成的艦隊,載著一個國家的統治階層,向著遙遠的新大陸駛去。

1808年3月,葡萄牙王室終於抵達裏約熱內盧。這座原本只是殖民地的城市,一夜之間搖身一變,成為了葡萄牙帝國的首都。攝政王若昂(後來的若昂六世)一到巴西,就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頒布了一系列法令,開放巴西港口,允許自由貿易,甚至還在裏約熱內盧創辦了第一家銀行和第一所大學。

這些舉措給巴西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商業蓬勃發展,文化教育得到提升,整個社會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巴西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作為帝國中心的待遇,他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空前高漲。

然而,好景不長。1820年,葡萄牙本土爆發了自由主義革命。革命者要求國王若昂六世返回裏斯本,重建君主立憲制。這個訊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巴西和葡萄牙之間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若昂六世陷入了兩難境地。留在巴西,可能會失去葡萄牙;回到葡萄牙,又可能會失去巴西。最後,他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自己回葡萄牙,留下王儲佩德羅在巴西攝政。

1821年,若昂六世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巴西,回到了闊別13年的祖國。然而,他的這個決定卻埋下了葡萄牙帝國分裂的種子。留在巴西的佩德羅王子,很快就被卷入了巴西獨立運動的漩渦中。

1822年9月7日,在伊皮朗加河畔,佩德羅王子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他拔出佩劍,高呼"獨立或死亡",正式宣告巴西獨立。這一幕被後人稱為"伊皮朗加吶喊",成為了巴西歷史上最著名的場景之一。

佩德羅的這一舉動,無疑是對其父親若昂六世的一記重拳。葡萄牙失去了它最重要的海外領地,一夜之間從龐大的跨洋帝國淪為了一個歐洲的小國。這個打擊之大,讓葡萄牙人一時難以接受。

然而,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捲動。1825年,在英國的斡旋下,葡萄牙最終承認了巴西的獨立。作為交換,巴西同意支付給葡萄牙一筆巨額賠款。這筆錢雖然無法彌補失去巴西的損失,但至少給了葡萄牙一些安慰。

失去巴西後,葡萄牙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它不得不將註意力轉向非洲,開始了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殖民擴張。然而,這些非洲殖民地遠不能與巴西相提並論。葡萄牙再也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了。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不禁要問:如果當初葡萄牙王室沒有遷都巴西,歷史會不會有所不同?如果若昂六世選擇留在巴西,葡萄牙帝國是否還能維系?這些問題或許永遠也無法得到答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王室遷巴西這一決定,徹底改變了葡萄牙和巴西的命運。

對葡萄牙來說,失去巴西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它不僅失去了最重要的海外領地,還失去了大量的資源和財富。這使得葡萄牙在19世紀的歐洲舞台上日漸邊緣化,再也無法與英國、法國等大國相抗衡。

而對巴西來說,王室的到來則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它加速了巴西的現代化行程,為巴西的獨立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如果沒有葡萄牙王室的這次"避難",巴西的歷史行程可能會大不相同。

這段歷史給我們的啟示是:有時候,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卻可能改變一個國家乃至整個地區的命運。葡萄牙王室的這次"遠航",不僅改變了葡萄牙和巴西的未來,還重塑了整個拉丁美洲的政治格局。它再次證明,歷史的發展往往充滿了意想不到的轉折,而這些轉折,往往源於看似平常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