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北京香山公園 石碩攝
北京的金秋十月,一年的神仙季節。
在這個燥熱祛除,身心俱爽的時候,不去爬爬香山,看看紅葉,或許是青蔥歲月的一種損失。因為黃櫨樹曾經告訴我兩件事,一片紅葉也能啟迪人生。
人們都知道,香山有「四美」,不是古人所說的「四美具,二難並」的「四美」(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而是特指它的四季可觀,春日觀「碧雲」,夏日訪「金佛」,秋日賞「紅葉」,冬日望「白雪」。
陽春三月,踏青時節,結伴到碧雲寺去遊玩,會會濟公和尚和五百羅漢是不錯的選擇;仲夏暑熱難耐之際,為清爽納涼起見,最好前往山中飛瀑,與溪水一起嬉戲;秋高氣爽的黃金時段,自然是徜徉在靜宜園中,在緋紅的黃櫨林裏,感受浪漫美好的意境;而寒風凜冽的冬季,尤其是臘月來臨,觀賞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成為體驗詩情畫意的時節。
單說「香山四美」之一美,秋賞「紅葉」。
那時,剛進大學,年值弱冠,正是滿腔熱血、憧憬未來的年齡。一天下午,和朋友一起騎著單車,從東城燈市口啟程,一路穿胡同向著西山進發……舍棄寬闊大街不走,偏要鉆那些狹窄胡同,是因為古都東西向的胡同,一個連線一個,穿行其間,煙火氣濃……
一個多小時後,已經來到香山腳下。
香山不高,海拔不過575米。興致勃勃,拾階而上,隨著視野開闊,漸漸感到自己的身體被淹沒在一片絢麗明艷的紅葉中,放眼望去,驚喜不已,於是登山的腳步也變得輕盈,心情大好。
深秋的香山,是畫家的一塊調色盤,只見滿坡樹木枝葉婆娑,它們穿戴五顏六色,古銅色沈穩,銀灰色矜持,鵝黃色甜蜜,藕荷色高雅,橘紅色溫暖……而這裏98%的森林覆蓋率,是由黃櫨樹、槭樹、柿子樹、杏樹等多項樹種所支撐。怪不得,盡管在氣喘籲籲地爬山,卻沒有覺得呼吸有什麽困難。
崎嶇的山道上,男女老少摩肩接踵,略顯擁擠卻井然有序,他們全都被這金色的季節所召喚,被這漫山遍野的紅葉所感動。一時興起,我口占一首【秋興·七絕】:
金秋萬裏遠行人,紅葉百年赤子心。
大雁長風發浩嘆,蒼茫細雨落紛紛。
登香山,看紅葉,最好的遊覽計劃要遵循「二晚」原則。一晚,是指在「晚秋」的季候最佳;二晚,是指在「傍晚」的時段最好。古都「晚秋」的紅葉最盛最艷,西山「傍晚」的夕陽最暖最美。
當「晚秋」紅葉和「傍晚」夕陽,二者殷紅又殷切地遙遙相望時,你則幸福地佇立在它們兩者——時間的契合點和空間的中間點上,左瞧右望,遠觀近看,分不清哪一個更加火熱火爆,也辨不明哪個更加熱烈熱情。它們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卻都有著熾熱無比的心腸,與滿懷愛意的靈魂。
此情此景,讓當年正處在對世界、對人生充滿著好奇和探索欲望的我,不禁癡情地佇立,熱淚盈眶。世界因此而美好純粹,誰還能找出理由來抱怨自己孤獨、寂寞。
在下山的路上,在一條汩汩流淌的小溪邊,撿拾起一片隨風飄落的、孤零零的紅葉。它的葉脈仍然清晰可見,面色稱不上多麽鮮嫩,卻也不顯得幹枯。小心翼翼地將它夾在書頁裏,端詳許久,它飽含泥土清香的淺紅,正與書頁泛著歲月微光的淡黃,彼此熨帖而又契合,並且相互慰藉與珍惜。
就這樣,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載,無意中翻開書頁,驚異地發現了可作為「古董」的這片紅葉。它褶皺的樣子,讓我看了心疼;它蜷縮的軀體,縮小了它所占的面積。我輕輕地,輕輕地撫摸著它,它好像有感覺似的,接著我們又像很久以前,在那個夕陽殷紅的傍晚一樣,彼此愛惜地凝視,相互交談了很久,很久……
紅葉,透過它的身前身後——兩件事,啟發我感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它活著的時候,能夠帶給人們美感的享受;它故去以後,還能夠治療人們的疾病。它身含一種可以提取的黃酮甙,制成藥物,具有抗炎作用,外治創傷,內消胃炎。
一片紅葉是了不起的,它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它是內外兼修、表裏如一的生靈,外表紅艷欲燃,內裏光華璀璨;其精神意義上的觀賞價值和物質層面的實用價值,雙重疊加。
外具賞心悅目之形貌;內含濟世利民之功能。或許,這也是人類一分子——每一個年輕生命的美好寄托、向往和心儀吧。
來源:北京網友說微信公眾號
作者: 彭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