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強大的魏國為何沒能一統六合?地緣環境太差,也沒有有利的時機

2024-07-24圖片

戰國初期,魏國統領三晉,西擊秦,東制齊,南攻楚,異軍突起,成為了一方霸主,大有一統六合之勢。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魏國達到極盛後不久,就迅速衰落,短短幾十年時間裏,便從天下霸主淪為二流國家,最終被秦國所滅。

那麽,強盛一時的魏國為什麽沒能在鼎盛時滅掉秦國,乘勢兼並天下,而是迅速衰落,直至滅國也未能東山再起呢?

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魏國地緣環境太差,而且沒有遇到兼並天下的有利時機,到後期更是摒棄了魏文侯時期重用天下良才的策略,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盡失。也因此,魏國在戰國初期稱霸一時後,便如曇花般在短暫綻放後就迅速衰敗了。

鼎盛時期的大魏

今天我們就從魏國立國開始說道說道魏國的興亡之路,侃一侃強魏為什麽沒能統一天下的原因。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姬午封分韓、趙、魏為諸侯,魏氏正式從晉國大夫變為了一方諸侯,魏國正式建立,第一任魏侯就是雄才大略的魏文侯魏斯。

魏斯很重視人才,知人善任,他以當世名士蔔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為師,重用李悝、翟磺、樂羊子、西門豹、吳起等一幹能臣,率先進行變法改革,獎勵耕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並實行平糴法,使國民安居樂業,國力迅速提升。國富民強後,魏文侯便開始積極向外擴張,向北攻占了中山國,向西盡占秦國河西之地,向東聯合韓趙瓜分了齊國的大片土地,向南打的楚國連連敗退,被迫放棄在中原的利益。

奮發圖強的魏國在魏文侯時期內政清明,外交成功,對外戰爭極少敗績,疆域前所未有的廣闊,國力達到了極盛,也因此魏國率先在戰國稱雄。

此時的魏國雄峙中原,完全具備一統天下的實力,但魏國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地緣環境太差。

魏國霸業的奠基者魏文侯

三家分晉時趙國得利最豐,得到了晉國北部的大片土地,而魏國處在韓趙之間,韓地又直插魏國腹地,如一把利劍,將魏地一分為二。魏西臨秦、東接齊、南面楚,處四戰之地,雖背山臨河易守難攻,但也很容易被孤立封鎖。

三家分晉之初,趙國最強魏國最弱,趙國常懷吞並魏韓之心。為此,趙國想拉攏魏國共分韓地,而南韓也想拉攏魏國攻打趙國。處在夾縫中的魏國稍有不慎就有滅國之禍。魏文侯明白,如果魏國幫助趙國滅了南韓,下一個被滅的就是魏國;如果聯合南韓攻打趙國,到最後只會兩敗俱傷,最終被其他諸侯國吞並。

於是,魏文侯選擇兩不相幫,而是說服韓趙聯合向外擴張。

魏國雖然暫時穩住了韓趙,但這個火藥桶始終存在,在魏國孱弱或者利益分配不均時,它的引線隨時都有可能被點燃。

魏國穩住韓趙後對內實行變法改革,對外將拓展方向對準了西面的秦國。這一決策無疑是正確的,當時的秦國正處在內政混亂,國力孱弱的時候,而且秦地地處邊陲,拿下秦國就會對中原各諸侯國形成壓迫之勢。

三家分晉時的韓趙魏形勢圖

公元前419年,魏文侯命人渡過黃河,在黃河以西築造少梁城作為軍事據點,開始向秦國擴張。

起初,魏秦互有勝負,僵持不下,直到吳起棄魯奔魏被翟磺推薦給魏文侯得到重用後,魏國開始節節勝利。吳起率領自己親手訓練出的魏武卒,連連拔除秦國在河西地區的軍事據點,並在與秦軍的決戰中大獲全勝,魏國乘機攻入河西,經過幾年經營,盡占秦國河西之地,設西河郡,以吳起為太守鎮守。從此,秦國被壓制在洛水以西長達幾十年,魏國開始獨占關東之利,越來越富。

其實,魏對秦發起攻擊的目的絕不僅僅是攻占河西。魏謀劃數年,以李悝、公子擊、吳起為統帥,直插渭河平原向秦國都城雍攻去,明顯是要滅了秦國。

但攻下河西後,魏對秦的攻勢就戛然而止了,是魏找到更加理想的擴張目標了嗎?當然不是。

魏攻下河西後雖然國力大增,但形勢仍不容樂觀,就在魏與秦在河西鏖戰的時候,齊楚在東面連敗魏師,魏國東面邊境告急,魏文侯頂著壓力對東面的戰事未予理睬,直到攻下河西後,魏不得不轉頭料理東邊的戰事,滅秦的事只能暫時擱置,魏的作戰方向被迫從西轉向東。

魏秦爭霸之初戰國形勢圖

在東邊,魏國憑借魏文侯時期積攢的國力連敗齊楚,但從此也被齊楚死死咬住無暇西顧。在此期間,魏國還應小弟趙韓的要求攻滅了中山國,擊敗了鄭國和宋國。但在利益分配的過程中引起了韓趙的不滿,以魏國為首的「三晉聯盟」開始出現裂痕。

隨著魏文侯的去世,以魏國為霸主的各國之間的平衡很快被打破。秦、齊、楚、鄭都開始反攻魏國,魏國陷入四面征戰的困局。

起初,魏武侯憑借文侯時期積澱的國力還能勉強支撐稱霸中原的局面,曾經一度也有翻盤的機會。

公元前389年,秦軍在齊、楚的支持與慫恿下組織50多萬人馬向魏國發起反擊,魏將吳起率領5萬魏武卒在陰晉大破秦軍,並乘勢向秦國腹地進擊,這是魏國打垮秦國並逐步滅亡秦國的絕佳機會,因為魏國的主力部隊在東邊基本沒動,齊楚就不敢妄動,而秦以舉國之力動員的50萬軍隊潰敗,已無力對抗精銳的魏武卒。在此時如果打殘秦國再慢慢蠶食吞並秦地,無疑是最佳時機。

戰神吳起雕塑

但在這關鍵時刻,名將吳起被公叔痤離間排擠,被迫逃離了魏國。吳起離開後,滅秦的計劃就擱淺了,孱弱的秦國躲過了致命一擊,也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機會。

魏武侯後期,魏趙決裂,三晉聯盟徹底瓦解,魏國所面臨的地緣環境更加惡劣,而且中山國乘魏國四面征戰時復國,魏國失去了制衡趙國的砝碼。自此,趙國就像懸在魏國頭頂的一把利劍,使魏國不得不時時提防,對外征戰時再也放不開手腳。

公元前371年,魏武侯去世,沒有立太子,公子魏嬰與公中緩爭位,魏國大亂。韓趙乘機插手魏國君位的爭奪,想借此削弱吞並魏國。好在兩國因策略不同而產生分歧,最終一拍兩散各自撤兵回國,這才讓魏國沒有遭受滅頂之災。

魏嬰在爭位中勝出後繼位為魏惠王。惠王在位期間齊、楚、秦透過變法都強盛了起來。可悲的是,使這幾國強大的功臣都是棄魏而去的人才,魏如果能重用其中之一都不會迅速敗落。也正是這些人反過來針對魏國,才使得這個戰國初期的霸主迅速墜落。

影視劇中的魏惠王形象

吳起離開魏國後在楚國實行變法,成功後率領楚軍一路打到魏國腹地;孫臏離開魏國後,成為齊國軍事上的靈魂人物,正是他在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中消滅了魏國精銳和名將龐涓,魏國從此一蹶不振,霸權旁落;商鞅離開魏國後在秦國實行變法,從此魏國的這個死對頭一直壓著魏國在地上摩擦,最終滅亡了魏國。

魏惠王並不是昏君,他在位期間興修水利、發展農業、重視民生、修築長城、拉攏韓趙,一度重新恢復了霸業。但無奈西有悍秦、東有盛齊、南有大楚 、北有強趙,在強敵環伺之下,魏國應付起來捉襟見肘。剛安撫好韓趙,齊國就來找事;好不容易擺平了齊國,楚國又來進攻;剛打退楚軍,秦國又來找茬…

苦苦支撐局面的魏惠王被迫歸還了秦國的河西之地,並向齊楚低頭,讓出了東南方向的利益,遷都大梁,轉攻為守。正如魏惠王所感嘆的「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余裏,南辱於楚」,魏國無可避免的開始走向衰落。

惠王死後魏國又歷經襄王、哀王、昭王、安釐王、景湣王、魏王假六代國君,但始終沒有再復興的機會,一直被秦國壓制吊打,疆域越來越小,國力越來越弱,最後只能以地事秦來討好秦國。

魏惠王後期的戰國形勢圖

公元前225年,秦軍水淹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

魏作為戰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未能延續強盛的國運卻讓秦國後來者居上統一了六國,究其原因主要是魏國地緣環境實在是太差,不像秦國地處西陲,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進可攻退可守,周邊多為戎狄小國,與東邊大國爭端較少。

魏國地處中原,處四戰之地,齊秦趙強大後更是四面強國,再加上魏國戰略位置重要,民富物豐,人口眾多,很快就成為他們擴張的主要目標。後期,魏國更是摒棄了文侯時期重視人才的策略,使吳起、孫臏、商鞅、張儀等一眾頂級人才流失他國。而且魏國的死對頭秦國強大後就再也沒有給過魏國任何復興的機會,處在抗秦第一線的魏國一直被強秦追著屁股打。

在這種情況下,天時地利人和盡失的魏國自然沒辦法統一六國。當然他們有過唯一一次橫掃天下的機會,那就是吳起陰晉之戰大敗秦軍向秦國腹地進擊的時候,但可惜的是吳起被排擠出魏國,滅秦之戰戛然而止。而這卻給了秦國以喘息之機,最終迅速強大滅了六國。

秦滅六國形勢圖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君主的決策對一個國家的國運也非常重要。試想,長平之戰中如果秦王不能下決心發舉國之力保障前線軍隊的供給並切斷趙軍的補給線,秦軍很可能不會大勝,那樣的話秦會不會一統天下就很難說了。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