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90、110、130毫升,現在市場上主流的蓋碗,是不是都太小了?

2024-02-08圖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正選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年前訂過一批很重工的青花蓋碗。

手工拉坯,碗身圓潤。

經典元寶器型,頗具古韻。

碗身內外,采用經典重工萬花繪法。

用青花工筆技法,細細描繪。

萬花圖案,包括牡丹、百合、秋菊、桃花、蓮花、芙蓉等。

花蕊,點染深色。

各式花瓣,則是逐一分水渲染,濃淡自然過渡。

各種花,熱熱鬧鬧的綻放在蓋碗上。

疏密有序,安排和諧。

合起來,剛好應了「萬花獻瑞」的寓意。

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裏外滿花。

在蓋碗內部,也作了同系列的工筆萬花。

內畫,比碗身外壁作畫更難。

是一項體力活,考驗畫師控筆能力。

落筆要穩,一筆也不能亂。

畫的時候要彎腰弓背,專註眼前。

同時,得曲著手作畫。

往往畫了不到十來分鐘就要歇一歇,不然整個手都會發麻。

好在,最終成品沒有讓我們失望。

手工茶器的制作過程,看重精益求精。

建立在實用基礎上,不斷打磨藝術內容。

最終來到茶桌上,才能成為獨一無二的風景線。

但是,得知那個蓋碗容量在130毫升時,有位茶友姐姐糾結的問了句。

「這樣的容量去泡茶,會不會有些大?」

泡茶的蓋碗,究竟是「買大」還是「買小」?值得專門聊一聊。

【2】

一、用130毫升的青花蓋碗泡茶,會不會太大?

並不會,容量稍大些的蓋碗,也有用武之處。

春節假期裏,居家泡茶。

趕上大家族團聚時,客廳裏好不熱鬧。

叔叔、大伯、堂弟、堂姐、二伯母、姑媽……

林林總總算下來,茶桌上同時圍坐了七、八人等著喝茶。

如果照常用110毫升標準蓋碗泡茶,除非「兩沖並一水」,不然單沖茶湯泡出來的數量有些不夠分。

換上容量稍大的蓋碗,更能滿足多人在場喝茶的需求。

另外,遇到比較蓬松的茶葉時,大蓋碗的包容性很強。

碗口寬敞的大蓋碗,擁有一個「將軍肚」,正正好應了那句話。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大蓋碗,能完美相容枝葉蓬松的白露散茶,條索粗壯略長的老叢水仙。

不必擔心放不下,投茶後冒出一大截,影響合蓋出湯。

和標準蓋碗比,用130毫升大蓋碗泡茶,僅需等比例換算投茶量。

譬如,平日用標準蓋碗泡白茶,單泡用量5克。

茶水比例是1:20。

換成130毫升蓋碗沖泡,投茶至6.5克。

沖泡出來的茶湯滋味,濃淡狀態也是剛剛好。

容量稍大些的青花蓋碗,泡茶期間,手感體驗更沈穩、有份量感。

更何況,站在茶器選購角度看。

繪畫重工的青花蓋碗,往大了買更劃算。

畢竟,大蓋碗與小蓋碗的圖案畫幅,不可同日而語。

在價位相當下,「買大」更具性價比。

【3】

二、買大蓋碗的底線是什麽?

看清朝古裝劇時,常能看到這樣一幕。

清晨早起,晨光微熹。

鏡頭一轉,家仆正在為院中的主人公奉早茶。

托盤當中,赫然是一只三才蓋碗。

有蓋、有碗、有底湯。

主人公接過後,單手扶著底托。

隨後,揭開蓋子。

有技巧的用蓋子擋住浮起在湯面的茶葉後,順勢將茶水喝下口中。

此舉,稱之為喝蓋碗茶。

留心仔細觀察的茶友,能看出喝蓋碗茶所用的蓋碗,它們一概容量偏大。

和今日流行的泡茶蓋碗,並不相同。

這與使用角度不同。

喝蓋碗茶,大容量的碗,喝著更暢快。

但用於沖泡時,要考慮實用、防燙內容。

容量過大的蓋碗,不是人人都能hold得住。

哪怕長著鋼琴家一般的修長手指,也未必能穩當拿起,容易失手打翻蓋碗。

話說,蓋碗的「過大」,底線究竟是什麽?

這因人而異,因「手」而異,主要看你是否能拿得起。

通常,多數女性茶客能輕松駕馭的大蓋碗,容量在150毫升以下。

而男性群體,則是180毫升以內。

伸出手,當大拇指與中指能順利握在蓋碗的碗沿兩側。

單手拿起並不費勁時,說明這個蓋碗在自己的駕馭範圍之內。

【4】

三、110毫升標準蓋碗,有什麽好?

這是茶桌上的基礎款蓋碗。

新手茶友初入門,不知道該怎麽買蓋碗時。

第一個推薦的,是標準白瓷蓋碗。

白瓷蓋碗,基礎百搭,容易上手,價位親民,適合練手。

而標準容量110毫升,則能覆蓋多種泡茶場景。

不論是一人飲,還是兩三好友在一起喝茶閑聚,都能勝任。

並且泡茶時,也便於計算投茶量。

泡白茶,不論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不論新白茶、老白茶;不論散茶、餅茶,投茶5克剛剛好。

泡紅茶,不論金駿眉、桐木野茶、煙小種、小赤甘、妃子笑、大赤甘、銀駿眉、老叢紅茶,也是建議放5克。

泡巖茶,不論肉桂、水仙、大紅袍、鐵羅漢、黃觀音、奇蘭等,好茶不需量多,用不著單泡放到10克,8克足矣。

【5】

四、90毫升的小蓋碗,適合什麽時候用?

比較適合獨酌。

尤其是一人獨處,默默喝晚茶的時候。

身邊有朋友,專門準備個小蓋碗泡銀針。

容量大小是80-90毫升,擺在茶桌上頗為玲瓏、精致、細巧。

沖泡高山銀針時,單泡放3.5-4克左右足矣。

茶味層次不變,還更省茶。

那位朋友平時是個「銀針控」,獨愛高山銀針的蜜韻鮮醇、湯水柔滑。

但不巧的是,他的工作很忙。

白天上班時,幾乎抽不出空坐在茶桌上慢慢泡蓋碗茶。

等到晚上,才能留出閑暇時間,喝上一泡默默犒勞自己。

晚上喝茶,茶水飲用量不需太多。

雖然作為老茶客,他從不擔心喝茶失眠,何況茶胺酸豐富的高山銀針還能安神。

但夜間喝水太多,總是不妥。

喝下太多水後,會增加夜間起夜次數,影響作息。

以往用標準蓋碗沖泡時,苦惱於「一人飲」,有些喝不完。

高山銀針的內質豐沛,放開了去泡,泡到12、13沖之後很正常。

這麽多的茶水,全留著自己喝,消耗起來速度慢。

自從換成小蓋碗後,省心許多。

現喝現泡,不必擔心泡出來喝不完。

同樣是花大幾千買一斤高山銀針,用小蓋碗喝茶會更省。

算下來,堪稱一舉多得。

【6】

很多茶友都說過,用習慣蓋碗泡茶後,再也離不開它。

無論什麽茶,都想著用蓋碗泡。

早年買入的那些紫砂壺、陶瓷壺、飄逸杯等,早已被自己打入冷宮。

蓋碗作為基礎茶器,泡茶百搭。

但為了應對多種不同泡茶場景,不妨多準備幾個蓋碗。

大的、小的、標準容量的,盡量備上。

買蓋碗,只要自己用得順手,「買大」與「買小」之間並不矛盾。

適時而定,滿足多樣化泡茶需求。

好茶配好器,才是茶事美談。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註【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