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拆解俄亥俄級潛艇有多難?風險大成本高,核反應堆最為危險

2024-03-01圖片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選右上方的「關註」,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註:現在3000字以上的文章,會有廣告。但廣告是免費的。

廣告解鎖的辦法:

1、看完廣告後,點選右上角的叉號。不點叉號,是沒法自動跳到文章的。

2、註意,廣告開啟後,不要點裏面其他的東西,幾秒鐘之後,廣告播放完,你點選右上角的叉號,就可以了。感謝您的理解支持。)

核潛艇是各國海軍最神秘的武器,而美國的俄亥俄核潛艇可以說是海下巨無霸,不僅外部看起來龐大無比,內部空間也比較大,但是再厲害的核潛艇終究也有退役的一天,如果俄亥俄級核潛艇需要退役,拆卸這艘核潛艇有多危險呢?

俄亥俄級核潛艇長為170米,寬為13米,水下排水量達到1850噸,在海底航行時最大的航速可以達到25節,能夠攜帶近二十四枚三叉戟彈道導彈。

並且,這艘核潛艇與美國大多數核潛艇一樣,使用了單殼體結構,最大的潛伏深度可以達到三百米,這款核潛艇誕生於冷戰時期,第一艘俄亥俄級核潛艇於1981年入列服役,而最後一艘「路易斯安納」號則是在1997年正式服役,目前美國一共有十八艘俄亥俄級核潛艇在軍中服役。

核潛艇作為水中刺客,主要利用核能為驅動力在海底潛伏航行,不過一般情況下,核潛艇只會作為一種戰略威懾的武器在海底潛伏,不會有國家會輕易讓核潛艇對別國的軍艦發起攻擊,建造技術極難,目前能夠獨立建造核潛艇的國家屈指可數,只有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英國。

也許會有人認為,能夠造出核潛艇必然就能夠拆卸核潛艇,畢竟在造核潛艇時是按照圖紙進行組裝建造的,拆卸時按照圖紙反著來就行,事實上,拆卸核潛艇的難度並不亞於建造一艘核潛艇。

拆卸核潛艇的過程主要分為拆卸核潛艇整體結構、核反應堆處理兩大處理流程,無論是哪一個流程,其拆卸難度都很高,尤其是核反應堆的處理,核汙染對人類的惡劣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拆除時出現失誤,說不定會汙染周圍水源,進而流入海洋,如果核汙染密度較大,海洋無法自我清潔,核汙染就會蔓延到別的國家。

而且,如果核反應堆拆除發生重大失誤,拆卸核潛艇的技術人員恐怕是第一批受害者。

先來看第一個流程,核潛艇整體結構的拆卸。

核潛艇整體拆卸講究一比一拆卸,所謂一比一拆卸,就是前期建造核潛艇用了哪些零件,後期拆卸時就要將這些小零件一個不落地拆卸下來,如果拆卸途中不夠細致,遺漏了某個細微零件,就會造成浪費。

一般來說,接近退役期的核潛艇,會提前結束自己的任務,離開深不見底的海洋,來到早就建好的專門船塢,這種船塢是根據核潛艇特第建造的幹船塢,而潛艇會透過托運船的托載進入幹船塢,潛艇進入幹船塢,通常只有兩件事,一件是保養升級,一件就是拆卸結束服役生涯。

在托運船的幫助下,俄亥俄級潛艇會在工作人員事先安排好的位置上停住,熄滅發動機,等核潛艇穩定後,船塢內的工作人員會關閉船塢,將船塢裏殘余的水全部排出,原因很簡單,核潛艇雖然可以在水裏,但是人不可能一直在水裏進行拆卸工作。

一切準備就緒後並不代表就要開始大刀闊斧地拆卸了,船塢內的技術人員會先用電腦建造一個核潛艇的模型,先在電腦上模擬核潛艇的拆卸,然後再實地操作。

技術人員會先將核反應堆整個移除到別的位置,再開始對核潛艇整體結構進行切割,雖然是切割,但並不代表隨意胡亂切割。

因為核潛艇雖然退役了,但是核潛艇身上集合了一個國家多項先進技術和先進器材,核潛艇整體老化不代表內部所有零件都老化,身上還有許多器材和零件可以繼續使用,畢竟是一個國家花費大量資金造出來的零件,自然要最大效率地使用,如果在切割過程中損毀,那將是一筆巨大的浪費。

也就是說,核潛艇整體結構的拆卸,要先將核反應堆移除,再移除潛艇內部的先進器材,這個時候才正式開始整體結構的拆卸。

技術人員會把潛艇用機器切割成好幾段,這些切割部份的大小和形狀並不完全一樣,一般會根據核潛艇的形狀和組成部位來切割,不過無論怎麽切,都不會超過五段,因為建造核潛艇時,也差不多是五段。

之所以要對其進行切割,主要是便於技術人員繼續下一步拆卸,如果不切割,就意味著技術人員只有一個入口進入窄小的潛艇內部拆卸大型器材,屆時拆卸難度顯然會大大增加。

需要註意的是,為了防止切割出錯,搬移大型器材系統時出現移動,在進行拆卸過程時,會事先將潛艇固定在船塢一條軌域上,潛艇不隨意移動,就可以更方便技術人員進行拆卸工作。

一旦拆卸流程進行到這裏,整體結構的拆卸就要簡單一些了,技術人員會使用各種不同的工具對潛艇進行拆卸,比如扳手、螺絲刀等,如果遇到很難拆開的部份,他們甚至可能會使用電鋸來割斷,因為這個時候潛艇上有用的部份早就被事先移開了。

核潛艇本身就很重,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噸位更是有上千噸,因此,在拆卸過程中勢必會遇到一些比較重的器材,人工難以搬運,這個時候,就要使用起重機,如果起重機都無法擡起來,就要使用滑輪了。

但是如果用起重機就有一個問題,因為潛艇重量太大,如果在拆解過程中出現意外,在被起重機吊起來的過程中有零件掉落砸到人,以潛艇的重量,掉下來的零

件必然會給技術人員造成不小的肉體傷害。

所以,在拆卸過程中,技術人員會先給被吊上去的部份捆上鐵鏈,兜住可能會砸下來的零件,另外操作起重機的操作人員也需要和地面上的技術人員達成高效配合,如果不事先溝通好潛艇元件移動的位置,操作人員操作失誤,極有可能會增大零件掉落可能性,最終零件摔碎,技術人員也會受傷。

接下來就是拆除核反應堆,對比拆除核潛艇整體結構外形,這是最難的部份,如果僅僅只是拆除了潛艇的外部結構而忽略核反應堆的話,相當於沒拆。

武器退役時之所以要拆卸,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擔心技術泄露,不如拆卸後將內部還有用的零件拿出來再次使用,二是擔心武器內部包含的一些部份會造成環境汙染。

在拆除核反應堆之前,需要先對其進行降溫,降溫後核反應堆就處於休眠狀態,在等待休眠期間,技術人員會在一旁休息,等待休眠,休眠結束後技術人員再次上崗。

安裝核反應堆的地方,使用的材料都很特殊,可以防止核輻射散出,所以核反應堆這個部份會被事先整個移除,再用一樣材料的鋼材對其進行封鎖。

也就是說,技術人員會將核反應堆封印在一個小小的密閉空間裏,然後再由船只將這個部份已經封印完畢的核反應堆送到最近的核廢料工廠,進行進一步處理。

這裏需要註意一點,船只在運輸核反應堆時,行駛速度不會很快如果行駛速度太快,盡管外層已經用鋼材層層封印,可難保內部核反應堆不會破裂,當然,除了這個拆卸辦法,還有一種方法,只不過風險相對較大。

那就是在核反應堆上找一個合適的角落,開一個小小的口,把核反應堆裏面的燃料棒一根一根地取出來,放到特定的箱子裏,這要求技術人員在拆卸時格外小心,盡管核反應堆已經在核潛艇使用過程中失去了核能,但是內部依舊隱藏著少量的核輻射。

就算核反應堆取出,相應艙室裏還殘余一些燃料,技術人員需要進入艙室,將這部份燃料放在專門制作的容器裏,取出燃料後,接著再把艙室裏的冷卻液全部抽幹,冷卻液本身是沒有太大危害的,但是由於核潛艇裏的冷卻液常年與核燃料碰撞,依舊攜帶了部份核輻射,屬於危險物品。

技術人員需要把這些冷卻液抽幹,抽幹時需要拿著測量儀,隨機測量附近環境的輻射值,如果輻射值突然上升,技術人員們需要立刻離開,而抽離出來的冷卻液會被送到指定地點,再由專業部門進行專業的無害化處理。

為什麽要對核反應堆那麽重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擔心有恐怖組織透過泄露出去的核廢料制造帶有強大殺傷力和汙染的炸彈或其他武器。

等核潛艇全部拆卸完畢後,必然會產生大量的廢棄鋼材,這部份鋼材並不是就此成為廢鐵,而是會被送到鋼廠,重新加工熔煉成新鋼材,套用到別的地方,如果熔煉後質素還不錯,就會繼續用來制造武器,如果較差,則只能作為民用。

總的來說,想要成功拆卸一艘俄亥俄級核潛艇並不容易,風險大的同時工序也很麻煩,不過無論拆卸過程再復雜,依舊有國家致力於研發核潛艇,畢竟核潛艇對海防事業的發展確實大有裨益。

參考資料:

【北風之神VS俄亥俄級核潛艇】央視國防軍事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