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天下第一狂草:懷素的【自敘帖】

2024-08-07圖片

【自敘帖】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懷素於唐大歷十一年或十二年(776或777年)創作的草書作品。此帖為紙本墨跡卷,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自敘帖】作為懷素自述其生平大略的文稿,同時也錄有顏真卿、張謂、戴叔倫等人對懷素的贈詩。全篇以狂草書寫,筆筆中鋒,如錐劃沙盤,縱橫斜直,無往不收。全卷強調連綿草勢,運筆上下翻轉,忽左忽右,起伏擺蕩,有疾有速,有輕有重。通篇在規矩法度中,展現出奇蹤變化和神采動蕩,是草書藝術的極致表現。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

暇,頗好筆翰。然恨未能遠覩

前人之奇跡,所見甚淺。遂擔

笈杖錫,西遊上國,謁見當代名公。

錯綜其事。遺編絕簡,往往遇之。

豁然心胸,略無疑滯,魚箋

絹素,多所塵點,士大夫不以為怪

焉。顏刑部,書家者流,精極

筆法,水鏡之辨,許在末行。又以尚書

司勛郎盧象、小宗伯張正言,曾為歌

詩,故敘之曰:「開士懷素,僧中

(以下為【自敘帖】全卷,請橫螢幕觀看)

懷素其人

懷素(737-799年),字藏真,俗姓錢,唐代著名書法家,出生於湖南零陵。懷素少年出家為僧,法名懷素。他熱愛書法,尤其鐘情於草書,追隨張旭為師,吸收其狂草精髓,並加以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風,被後人譽為「草聖」。懷素與張旭並稱「顛張醉素」,是唐代草書的兩大高峰。

作品背景與創作緣由

【自敘帖】的創作時間為唐大歷十一年或十二年(776或777年),懷素時年四十歲左右,正值創作巔峰時期。這時的懷素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許多名士雅客紛紛為其贈詩,【自敘帖】便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透過此帖,懷素不僅表達了對自己書法生涯的回顧和感慨,也展示了其書法技藝的巔峰狀態。

藝術特色與技法分析

【自敘帖】作為狂草的典範,體現了懷素在草書藝術上的極高造詣。

1. 筆法與線條:懷素的筆法嫻熟,通篇用筆中鋒,如錐劃沙盤,線條細膩而有力,變化豐富,力透紙背。書寫過程中,線條的粗細、長短、輕重、虛實皆能自如轉換,顯示出高超的書寫技藝。

2. 結構與布局:全卷草勢連綿,字與字之間連綿不斷,形成一氣呵成的整體效果。字形縱橫斜直,無往不收,結構嚴謹而不失靈動,布局疏密有致,節奏感強烈。

3. 章法與氣韻:通篇運筆上下翻轉,忽左忽右,起伏擺蕩,有疾有速,有輕有重,展示出強烈的動感和韻律。懷素在書寫中透過筆勢的變化,營造出一種動態美,使得作品充滿了生動的氣韻。

4. 創新與風格:懷素在繼承張旭狂草風格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創新元素,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其草書大膽奔放,豪放不羈,但又不失規矩法度,顯示出高度的藝術自覺。

歷史影響與評價

自唐末五代以來,【自敘帖】和【小草千字文】一直是草書領域的熱門法帖,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懷素的草書作品對後世書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歷代書法家學習和臨摹的重要物件。

歷代評價:

1. 宋代蘇軾:蘇軾對懷素的草書推崇備至,認為其書法「狂來輕世界,醉裏得真如」。蘇軾在【東坡誌林】中贊懷素「書似青松偃蓋,風雨如予懷素之草聖」。

2. 明代董其昌: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稱懷素的草書「筆筆驚風雨,字字泣鬼神」,認為其書法達到了「草書之極」的境界。

3. 清代梁巘:梁巘在【評書帖】中評價懷素的草書「如金剛怒目,漢武擒胡,蒼勁豪邁,天下第一草書」。

【自敘帖】的文化價值

1. 藝術價值:作為草書的巔峰之作,【自敘帖】在筆法、結構、章法、氣韻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是書法藝術中的瑰寶。其狂草風格不僅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還能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

2. 歷史價值:作為懷素自述其生平並錄有多位名人贈詩的作品,【自敘帖】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資訊,反映了唐代書法藝術的繁榮和名士之間的文化交流。

3. 教育價值:作為草書學習的重要範本,【自敘帖】對後世書法家的技法提升和風格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其傳世價值使得【自敘帖】成為書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材。

懷素的【自敘帖】不僅是其個人書法成就的集中展示,也是唐代草書藝術的頂峰之作。透過這幅作品,懷素表達了自己對書法的熱愛和追求,同時也展示了他在草書創作中的高度自覺和創新精神。【自敘帖】在歷代書法家的心目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其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教育價值使其成為書法藝術中的不朽經典。作為「天下第一草書」,【自敘帖】不僅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