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金鷹這一夜,顆粒無收、陪跑十年的劉琳,撕碎了娛樂圈的遮羞布

2024-10-21圖片

劉琳再次陪跑第32屆金鷹獎,網友們的心聲又是一片「太可惜了」,而這背後,倒是對映出娛樂圈的一些說不出口的「潛規則」。一邊是演員憑借紮實的演技獲得提名,一邊是獎項落在知名度和商業化更高的演員頭上。沒錯,這次劉琳憑借【父輩的榮耀】再次提名最佳女主,但結果依舊是「無緣獎杯」,這讓人不禁想問:究竟是獎杯的價值被高估了,還是演技的光芒被低估了?

想想看,劉琳演了這麽多年,從【父母愛情】裏的德華,到【知否】裏的大娘子,再到【父輩的榮耀】裏的復雜女性角色,每個角色都被她演得入木三分。說句實在話,她塑造的角色早就超越了戲本身,成了觀眾心中的經典,甚至是行業內公認的「實力派」。可為什麽這樣的演員反而一直在獎項評選中落下風?這背後的道理其實不難理解。

金鷹獎這樣的獎項,不是純粹看演技的舞台,更多的評選結果往往和演員的知名度、市場熱度掛鉤。獎項本質上是商業娛樂產業鏈的一環,評選不僅看作品、看演技,還要看這個演員在市場上的號召力。換句話說,如果一位演員雖然演技紮實,但沒有一線明星那樣的曝光度和粉絲基數,獲獎的機會就會小很多。劉琳,雖然有口皆碑,甚至是老少通吃的「實力派」,但始終沒有成為那種「紅到出圈」的一線明星,獎項和她保持了些許距離。

有人可能會問:「那劉琳這種演技派,難道就永遠只能被忽視?」不盡然。其實,像劉琳這樣的演員,反而讓人對「獎項是否真的重要」產生了質疑。就像老戲骨陳道明曾經說過:「獎項並不能代表什麽,真正能代表演員的是他們的作品。」這話用在劉琳身上再合適不過了。雖說獎項是對演員的肯定,但沒有獎項,也並不妨礙觀眾對她的認可。

從另一個角度看,劉琳的「陪跑」現象正好揭示了娛樂圈內的一個殘酷現象:真正的演技派往往在獎項上屢屢失手,反倒是一些流量明星輕松摘獎,商業效應成了重要考量因素。這讓觀眾的認知和獎項的分歧越來越大——演技好不好,獎項說了不算,觀眾才有最終發言權。就像今年,劉琳沒拿獎,可網友們早就自發把她封為「無冕視後」,這不比獎杯更有分量嗎?

再說了,獎杯雖然亮眼,但過了幾年誰還記得它?反倒是那些讓人過目難忘的角色,一直留在觀眾心裏。比如劉琳飾演的德華,那個直率又可愛的女人,多少年過去了依舊讓人念念不忘。即便沒有獎杯的加持,這個角色依舊在螢幕上「活著」,觀眾的笑聲、淚水就是對她最好的嘉獎。與其說劉琳輸給了獎項,還不如說她贏得了更長久的觀眾心。

如今的娛樂圈,流量至上是一個擺在明面上的事實,獎項評選不免被流量明星帶動。但從長遠來看,那些依賴粉絲經濟、熱搜霸榜的「爆紅」選手,能留下的有多少?相比之下,像劉琳這樣靠演技立足的演員,才是真正能在影視史上留下銘印的人。獎項的光環有時候只是短暫的,真正長久的,反而是那些默默無聞卻令人難忘的表演。

說到底,金杯銀杯不如觀眾的口碑。劉琳未能獲獎固然讓人唏噓,但她在觀眾心中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視後」。畢竟,演技這種東西,不是靠獎項來定義的。那些在評選中失利的演員,未來可能會更堅定自己的選擇,繼續磨煉演技,反而更具挑戰和動力。劉琳或許還會陪跑幾次,但她的每一個角色都會繼續贏得觀眾的尊重和喜愛。

那麽最後小編想問:在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您覺得獎項和演技到底哪個更重要?對此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