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江東鼠輩」,為何三國中東吳的名聲這麽差呢?

2024-09-05圖片

看過 【三國演義】 的人都知道: 「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 的經典台詞,但是你知道三國中的東吳也有一個 「江東鼠輩」 的稱號,為後人所不齒。

但是你知道:東吳為何被稱做 「江東鼠輩」 ,名聲這麽差嗎?不是什麽 「生子當如孫仲謀」 的美譽嗎?

「江東鼠輩」的來源一:白衣渡江,手段下作、背信棄義

白衣渡江,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都不敢用的計謀,而東吳名將呂蒙為了奪取荊州用了。難道是這種計謀其他人比如 諸葛亮、郭嘉、徐庶、周瑜 等人想不出來嗎?而是 他們不敢用、不想用,怕遺臭千年。

周瑜和呂蒙

為何呢?因為在古代打仗,一般都是軍隊與軍隊的事,戰爭中不牽扯、不防備商船,他們一般是可以自由行動的。但是呂蒙的 「白衣渡江」 重新整理了這個下限,將所有戰船上的軍士都換上商人的衣服,偽裝成商船。這些「商船」上的士兵,個個身著白衣,趁著夜色和霧氣悄無聲息地向荊州駛去。蜀軍見是商船,並沒有當回事,所以取得了襲擊取得奇效。但是這卻害慘了商人,從此之後將商人列為重點盤查,把商人當成間諜一樣,嚴防死守。而且在古代這屬於下作手段,屬於下九流。

而且,東吳背信棄義,原本孫權與劉備聯盟抗魏。但是東吳看到關羽北伐,荊州防守空虛,偷襲荊州,導致關羽敗亡。 這種行為被視為背叛盟友,違背了道義,被視為背信棄義和趁人之危,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義觀念相悖。

「江東鼠輩」的來源二:演都不演一下,赤裸裸地稱帝

三國中的稱帝順序: 魏、蜀、吳 。而且這三家稱帝的名目和過程都不一樣, 魏國禪讓、蜀國繼承、吳國赤裸裸。

三國中的 魏國 ,在公元220年,曹丕透過漢獻帝的禪讓而稱帝,曹家雖為漢臣,但是東漢已經名存實亡了,而且透過禪讓的方式在古代是屬於合理形式的,並且曹魏善待了禪位後的漢獻帝劉協,所以後世雖有微詞,但是沒有嚴重的口誅筆伐,畢竟曹操到死都沒稱帝,還是漢臣。

曹丕劇照

蜀漢 ,在公元221年,劉備聽說曹丕稱帝了,東漢亡了。於是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或「蜀漢」。劉備是大漢宗親,而且稱帝是在漢獻帝禪讓之後,名義上並沒有反叛,而是接過了傳承,繼承了大漢衣缽,後人也感覺是順理成章的事。

劉備劇照

但是 孫吳 就不一樣了,一直標榜漢臣, 孫堅 孫策 都是漢臣,一個江東猛虎,一個江東小霸王。但是在公元229年,繼曹丕和劉備之後,孫權在江東稱帝,國號為「吳」。 他的稱帝,名不正、言不順,就是簡單的稱帝,赤裸裸地稱帝。 沒有魏國的禪讓和蜀漢的繼承,就是不當漢臣了,要當皇帝,這一點上也被後世所詬病,演都不演一下,赤裸裸的背叛。

孫權劇照

所以說:東吳被稱做 「江東鼠輩」 ,幹的一些事是沒有下限,與當時的信仰和禮法是有沖突的,畢竟不是混亂的南北朝時期,個人認為這些就是東吳被稱做「江東鼠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