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NBA

鵜鶘換來梅利,為什麽這麽便宜?

2024-07-02NBA

布裏奇斯和德章泰梅利,是個挺有意思的對照組。

前者是有一定持球能力的頂級3D,在領防、協防、定點投突和低戲份助攻的持球處理領域完成度極高,綜合攻防兩端的價值,可以在季後賽球隊中擔任第三人的位置——再往上就勉強了,事實上如果想爭冠大橋最好是第四人,類似21太陽在炮布頓三人組之後。

後者是有合格防守的持球型控衛,基本夠到了優質主攻手級別的開發能力,同時有後場裏第一梯隊的領放、協防與對位彈性,但無球相容性弱,綜合攻防兩端覺得價值,也可以在季後賽球隊中擔任第三人的位置——甚至可以往上夠一夠,這也是老鷹組雙槍的預期。

那這就奇怪了:

兩個人都稱得上攻守兼備——梅利是開發手的底子能擔任後衛第一領防人,布裏奇斯是3D的底子能做一點復雜的持球處理。

綜合實力上,兩人目前談不上拉開差距——都算是摸到了全明星的邊緣,也都更適合季後賽球隊第三人這個定位。

甚至於梅利還帶了更高級的持球主攻和傳控內容,也都算年輕,怎麽會在交易中出現那麽大的價值差異呢?

當然了,目前的普遍觀點是,鵜鶘換梅利太便宜了,而尼克斯換大橋則太貴,一來一回或許能縮小兩人實際的價格差異,但大橋是5首輪,梅利則是2首輪+一些輪換級別的球員,無論怎麽修正,這個差值也會高於1.5個順位不低的首輪。

而之所以讓兩人出現這種差異,除了3D前鋒和後場副攻手在稀缺性上的差異外,其實也反映了梅利這名球員的一點尷尬處境:

他的防守很好,在將體能和註意力傾註在這一端的情況下,是聯盟一線的後場領放人和協防人,也有一定的對位彈性,能接管大多數的後場持球人和一些輕型前鋒。

但受限於力量,他的對位彈性也沒有像霍樂迪、懷特或史馬特一樣真正突破後場的限制,無法對位有持球能力的前鋒。

而後場球員的防守能力只要沒有突破「限制器」,在一些關鍵場合,就依然是弱點——波普作為金塊第一後場領防人,面對華子一樣要藏,卡魯索的防守已經是聯盟後衛中的頂級,20總決賽面對巴特勒效果也不比庫茲馬好多少。

這就是後場球員的尷尬——即使是他們中相對防守好的那一批,面對鋒線持球怪物們,也無法消除本隊的防守弱點。

這與鋒線3D是天然的差距,而梅利並沒有達到霍樂迪們的程度,所以他在後場裏「攻守兼備」的內容並不會為自己加碼太多。

當然,對於另一名後衛是CJ/楊的球隊而言,如果防守端的搭檔是梅利,那總歸好過身後是利拿特。

而在此基礎上,梅利真正尷尬的問題在於——他的持球主攻能力和無球相容性存在矛盾。

論持球主攻,他在馬刺最後一季和上賽季楊受傷期間都展示了作為第一持球人帶隊的能力——他起碼是個合格的開發手和控衛。

但在持球主攻層面的帶隊上限呢?

馬刺的最後一季和上賽季的老鷹也都展示過了,在一般配置下,大概不會超過附加賽的區間。

也就是說,梅利的持球能量,不足以支撐一支季後賽球隊,或者一支季後賽深入輪次球隊的第一開發手這個身份。

這就要求球隊為他引入另一個持球人,但這時候梅利在有球和無球端的矛盾就顯露出來了——他與楊的合作經歷證明了,他是個需要有球在手的球員,無球相容性一般,與另一個高能量的持球人合作效果存疑。

那尷尬的地方就來了:

自己持球幹,水平達不到頂級,和另一個持球人合作,又不能無球,導致無論怎麽搭配,其上限都不夠高。

可以說梅利在有球和無球端的矛盾,基本吃掉了他作為持球人能做優質後場領防帶來的便利,讓他成為了一個實質上不好定位的球員。

這個年頭,攻守兼備還不夠,有無球的攻守兼備,才是最大化市場價值的核心——同時滿足了這兩個條件,才能徹底消除球隊定位、陣容搭配上的局限性,不耽誤球隊投入資源去提高上限,這樣球隊才會大膽投入資源在這名球員身上。

在這個前提下,是進攻強一點,還是防守強一點,都是可以商量的。

而這正是布裏奇斯的難得之處,他具備頂級的防守和作為3D優質的進攻,並且在進攻端即能做無球定點,也能做一些持球處理,任何時候把他留在場上,只要不讓他做第一開發人,就不會犯錯。

這種協調性和靈活性以及搭配使用上的容錯率是梅利不具備的。

當然,我們以梅利和大橋價值差異為切入點,洋洋灑灑說了這麽多,還是要回到交易本身。

我們說過,梅利作為後場球員的攻守兼備內容被他的有無球矛盾給吃掉了不少,這種情況如何解套呢?

答案自然是給他搭配一個無球相容性更好的持球人,把持球主導的許可權交給他,讓另一個人去想辦法用無球解決問題。

這是湖人追求他的邏輯——勒邦這個年紀不能長時間持球,這部份球權本就該由另一個持球點消化,而勒邦自己有良好的無球素質與之共存。

這個邏輯在鵜鶘成立麽?

CJ是相對無球良好的後衛,有與利拿特合作的經歷,在鵜鶘也和鶯歌胖虎搭檔,從來不是特雷楊那種大包大攬的持球角色,在相容性上,他無疑和梅利會更友好一些。

但在防守端,兩個人的效果不會比梅利搭檔楊好哪兒去——更高大的梅利去對位後場持球人(通常是後衛),CJ還是要面對更高大的2號位對位人,這組後場搭檔的防守依然有著明顯的局限。

進攻端呢?CJ和梅利更協調,但他們兩個人也沒有楊的擋拆開發上限——但總歸能讓梅利舒服點。

鶯歌大概率要走,他和梅利在技術特點上有重合,都是持球主攻能力不夠頂級但戲份也降不太下去的持球側翼,鶯歌更高大,三分履歷更好,梅利傳控更好,點對點去比較,很難說是檔次升級或降級。

而梅利的傳控對胖虎或許會更友好,後者在與湖人的附加賽中展示了常規時間作為亂戰第二波沖擊的價值,但耽誤胖虎的從來也不是自己隊中有幾個持球人,而是中鋒與傷病。

所以綜合下來,梅利的到來意味著CJ+鶯歌+胖虎的核心三人組基本一定要有一個人離開,而梅利有一點站在了CJ和鶯歌技術混合地帶的特點使得無論誰離開,梅利基本都能完成替換,在比賽內容上或許有變化,但不會有大塊的缺失。

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這不會是個對某位置的升級,而是透過零錢換整,給了自己用三大核心中的一個為資產,去調整球隊陣容配置的機會——比如我們說的,一直耽誤胖虎的中鋒問題。

至於對老鷹,開頭說了這無疑是筆虧本的買賣——區別在於丹尼爾斯的成長讓梅利來去的差值到底落在什麽區間。

我想不出他們用手頭資產圍繞楊能搞出什麽重回東決——甚至是第二輪——的動靜,如果明年這個時候楊還在球隊,我會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