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計劃將會終結我們所熟知的NCAA。」
這是四年前NBA G聯賽的點燃隊建立時,費城的媒體給其的評價。
確實,在2020年創立之初,讓不少人引頸期盼它能開辟一條新道路,一條不用被NCAA綁住的路。
但是想不到,短短四年,被終結的不是NCAA,而是點燃隊自己。
隨著發展聯盟2023-24賽季的結束,NBA也將終止點燃隊的計劃,代表著點燃隊這個名字即將走入歷史。
究竟,為何當初野心勃勃的點燃隊,是如何發展起來?又是怎麽殞落的呢?
點燃隊成立的背景
簡單來說,點燃隊的成立,是年輕球員對於金錢、銜接職業的需求,以及對NCAA制度不滿所產生的必然結果。
NBA在公布了選秀年齡為19歲之後,不少有天賦的高中畢業生被迫得進入大學就讀。然而,過去的NCAA本質上要求球員保持業余的身份,因此學校只提供全額獎學金,但並沒有提供,或者可以說禁止過度的商業活動。
換句話說,年輕的球員想要賺錢就只有兩個選項,第一個就是在大學老老實實待一年,然後出來選秀;再不然就是與海外職業球隊簽約,像過去的布蘭登·詹寧斯,先在其他國家的聯賽打一年,然後回來參加選秀。
再來,許多大學球隊為了戰績考量,可能不會特別重視那些只會在大學待一年就離開的有天分的年輕人。畢竟,如果我們回顧NCAA的歷史,能夠贏得冠軍的學校,其陣容中大多數都是熟悉球隊體系的高年級球員。
也就是說,除非你是那種不世出的天才,否則並不是所有學校都願意花資源培養這種過水球員,這讓部份球員在大學的一年裏,並未學到任何能在職業賽場上立足的技巧。
同樣地,並不是所有的球員都願意選擇那些曝光度不高,或者不願意給他們控球權的學校,因為害怕數據的下滑會影響自己的選秀順位。
可是曝光度高的學校,容易因為球員無法適應陡升的強度,而導致數據下跌,也可能因為球隊基於勝利的追求,當球員上場無法提供穩定貢獻,就讓他板凳坐穿,甚至就算學校有完善的體系,讓球員的數據漂漂亮亮,也有可能出現被過度保護的狀態,讓球員上了職業後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
而給予無限開火權的學校,則是有可能讓球員習慣持球解決問題,讓他之後上職業被拔掉球權後,威脅性大幅下降。
「我喜歡大學生活,但NCAA太扭曲了。」
「北卡與杜克大學的對決,最高票價高達2500美元以上。」
「但球員拿到多少?」
「他們只要收到20美元,或者被人請吃飯,就被人說非法招募。」
「導致他們的名聲與未來受到影響,這並不公平。」
而真正為人詬病的,是NCAA背後扭曲的架構,他們從這些球員身上賺取豐厚的利潤,但是卻不讓年輕球員接觸任何商業活動,前NBA球員德馬庫斯·考辛斯就曾在訪談中表達自己對於現行制度的不滿。
在勞資極度不均衡的情況之下,海外聯賽也見縫插針,加入了這場搶人大戰中,澳洲的職業聯賽NBL就推出Next Stars Program的計劃,簽下世界各地的優秀青年球員提前加入職業聯賽。像是R.J.漢普頓、拿美路·鮑爾等球員。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聯盟總裁謝裏夫·阿蔔杜-華謙在與NBA高層討論之後,決定開啟了一個名為點燃隊的實驗。
點燃隊的成立與輝煌
謝裏夫·阿蔔杜-華謙本身就是只打了一年大學籃球就投身NBA選秀的球員,當年的他高居第三順位,其生涯每場平均18.1分、7.5籃板、入選一次全明星的成績也很不錯。但他曾在受訪時坦言,如果當初在大學跟職業籃球之間有個緩沖,能幫助他更好地適應NBA。
而且,在擔任發展聯盟主席的這幾年,謝裏夫·阿蔔杜-華謙看過太多年輕球員的掙紮,這些年輕球員在高中時都是天賦異稟的潛力新星,但在進入NBA後適應不良,最終被下放到發展聯盟,或在中間浮浮沈沈。
所以,謝裏夫·阿蔔杜-華謙才想要做出一個具有職業球隊規格的點燃隊,吸收高中球員,讓他們提前接受職業訓練、提前擁有薪水、提前體驗職業等級的比賽,讓他們之後在進入NBA後可以發展得更順利。
事實上,這個計劃在開展初期對於很多潛力球員來說是相當具有吸重力的,尤其積倫·格林的加盟,更是讓這支新創球隊話題度大增。
「我的最終目標是進入NBA。」
「而我已經決定與NBA G聯盟的新團隊合作。」
「因為我想變得更好,我想開發出更多技巧。」
「這樣,我就能為NBA做出更好的貢獻。」
「我認為這是讓自己做好準備的最佳途徑。」
當時的積倫·格林是全美排名第一的五星高中生,頂級的天賦讓許多人看好他在大學磨練一年後,是名能爭奪狀元的人選。但他卻另辟蹊徑,決定以50萬美金加盟點燃隊,此舉震驚了不少球評與專家,但積倫·格林卻在受訪中表示,既然最終的目標都是NBA,那為何不先去次一級的聯盟磨練?
也因為積倫·格林投下的震撼彈,讓越來越多潛力新秀願意加盟點燃隊,比方同為五星高中生的莊拿芬·庫明加以及以賽亞·托德。而最終在打了一年之後,三人也都參與了2021年的選秀,並且積倫·格林與莊拿芬·庫明加分別在第二與第七順位中選,這讓點燃隊在該屆選秀中可說是出盡風頭,甚至還有人在評比時,認為其是這屆選秀的最大贏家。
然而,這樣的贏家,為何在經歷四年之後,選擇收攤?
點燃隊的實驗為何失敗
最大的原因就是來自於招募不順,沒有一名五星高中生願意加盟,而之所以招募不順,有三個關鍵因素:NCAA放寬了NIL限制、競爭激烈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後續銜接職業仍有發展上的問題。
首先,先來說最重要的,NCAA放寬了NIL限制。
NIL(姓名、形象、肖像)是指運動員可與不同品牌簽訂的合約,以透過其姓名、形象和肖像賺取收入。在被抨擊之後,2021年NCAA開始放寬大學球員參與商業活動,其中NIL的崛起更是導致點燃隊受到巨大的影響,連奧尼爾都直言「NIL應該為點燃隊的消亡負責」。
怎麽說呢?加盟點燃隊的最低的簽約金為12萬5千美金,最高則為50萬美金,然而,透過五星高中生自身的超級光環,甚至本身的話題性,很容易在社群網絡上累積大量的人氣,而這些人氣也能吸引品牌商的贊助。
舉例來說,光是占士的兒子,南加大的布朗尼·占士,他的NIL就高達590萬美金。對比之下,點燃隊的簽約金也就失去了吸重力。
既然,最重要的金錢因素減弱了,那吸引年輕球員的要素,就是相當於「NBA職前訓練班」的職業銜接了。但這也是近期備受爭議的地方,也是第二與第三點要討論的重點。
再來,競爭激烈導致的資源分配不均。
點燃隊的創立初衷是為了幫助球員更好地銜接職業生涯。除了專業的技術訓練,上場體驗比賽強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然而,由於比賽時間有限,且場上只能有五位球員,資源往往會集中在特定的球員身上。對於那些非特定球員來說,這與當初的承諾有些相違背。
資源分配的不均可能導致球員過早地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在職業賽場,而無法得到適當的改善,進而導致選秀順位下滑。例如,戴申·尼克斯原本被認為是2020屆最佳後衛之一,但在點燃隊的一年中,他的投射和橫移的缺陷被暴露出來,導致他在2021年的選秀中落選。
此外,球員的培養本身就是一項不容易的任務,需要穩定的體系和明確的球員定位。通常,很少有球隊能在大部份都是新秀的情況下完成這項任務,因為年輕就是最不穩定且最難定位的時期。
盡管球隊簽下了許多願意幫助新秀成長的聯盟老將,但由於幾乎每位新人都打算在一兩年後參加選秀,因此很難建立一個穩定的陣容。這也使得點燃隊的比賽模式大多處於混亂狀態,攻防兩端都依賴球員的天賦自由發揮。
這也衍伸出第三個問題,那就是銜接職業後的發展問題。
到目前為止,點燃隊總共替NBA輸送了十名球員。當中不乏高順位新秀,也有一輪末至二輪的新秀,然而,在過去的四年中,除了庫明加有稍微展現出接班人的風範外,大部份的球員要麽沒有達到球迷最初的期待,要麽還在為進入輪換陣容而掙紮。
從比賽面來看,扣除掉一些球隊體系與教練因素,點燃隊出產的球員普遍都有球場空間感不足的問題,也就是他們在融入新球隊的戰術體系時,很容易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當他們在持球狀態下,大多數的判斷選擇都還有可以改進的空間,甚至多傾向靠體能或技術硬解,但受限於經驗與身材的劣勢,成功率往往偏低。
許多點燃隊培養出的球員,養成了以單打方式解決問題的習慣。他們的體能條件或特許以讓他們在發展聯盟的比賽中佔有優勢,但當他們進入NBA,這套方法不再有效時,他們在傳球和控球技術上的不足就會暴露出來,例如,積倫·格林和斯庫特·亨德森在進入NBA後,他們都在進攻端展現出不穩定的特質。而傑登·哈迪更是其中的極端例子,在點燃隊的時期,我們就可以看到他的單打效率低下,這也導致他的選秀順位大幅下滑。
再來,在這個大三分時代,點燃隊出產的球員外線命中率都偏低,積倫·格林每場平均的三分命中率為33.3%、庫明加每場平均的三分命中率為32.1%,而斯庫特·亨德森更是只有32.5%,這點也是讓他從原本的狀元大熱門,到後來落到第三順位才入選的原因。
種種發展上的不順利,讓現在許多球隊對於點燃隊的球員多抱有懷疑的心態,本屆末代點燃隊球員朗·霍蘭德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預期的選秀順位大幅下滑,從原本看好能在2024的選秀小年拿下前三甲,到現在預估落在前十順位。
「之前我們註意到市場上有這樣的需求,所以我們做了填補。」
「有些球員不想只打一年就投入職業。」
「但過去的制度明顯對他們不公平。」
「他們希望自己的能力不僅能打籃球,還能吸引廣告合約。」
「這些過去大學不允許,但現在也在逐漸開放了。」
面對到點燃隊四年收攤,NBA總裁Adam Silver認為這其實只是代表「階段性任務」的結束,畢竟點燃隊是針對制度上的空缺而設立的團隊,那在制度越加完善後,自然也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正如謝裏夫·阿蔔杜-華謙也說現在「正是結束的正確時機」。
點燃隊的計劃在四年前啟動,目的是為了填補籃球環境的空白,作為一個過渡組織。雖然在球員培養上有著毀譽參半的評價,但它確實在大學與職業之間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隨著朗·霍蘭德和馬塔斯·布澤利斯這兩位備受關註的球員投入選秀,這支球隊在球員培養上也畫下了句點。
不過,短短的四年,還不足以給這支球隊的養成蓋棺論定,就讓我們靜靜地期待這群球員之後的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