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武大學者談新版電影【紅樓夢】 「改編名著,無論成敗都有貢獻」

2024-08-27影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戎鈺

去年暑期檔電影【長安三萬裏】的風靡神州,驗證了當代觀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親近與熱情回應,因此,不少業內人士看好今年暑期檔上映的【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期待該片能帶動「全民重讀【紅樓夢】」的風潮。

但遺憾的是,電影【紅樓夢之金玉良緣】上映近一周來,不僅票房不足500萬元,口碑方面也遭遇重創,成為胡玫導演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

文學名著如何借助影視藝術走進年輕觀眾內心?8月21日,極目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委員會名譽主任、古代文學研究專家陳文新教授。

【紅樓夢】的很多內容沒法「演」出來

陳文新教授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目前還沒看過電影【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所以無法針對這部作品的改編細節、導演水平等進行討論,但根據他的經驗,文學名著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後,需要經受兩個考驗。

「一是如何與原著銜接;二是如何與觀眾銜接。所有的觀眾,無論是透過‘碎片化閱讀’,還是透過原著閱讀,都對文學名著有了自己的印象。一部好的影視作品,既要與這種印象相吻合,又要適度‘敲打’這種印象,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陳文新教授堅定認為,對於那些把文學名著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創作者,應當尊重他們的勞動和付出,「無論成敗,他們都各有貢獻。」

陳文新教授曾經點評:【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中最「難讀」的一本。同樣,他也認為,在他所看過的根據中國「四大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中,央視版連續劇【三國演義】【西遊記】很好,【水滸傳】【紅樓夢】則遜色一些,「原因不在於編導,也不在於演員,而是由於文本特性的不同。」

陳文新教授分析,【三國演義】【西遊記】皆以故事見長,「寫出來的,通常也可以演出來,改編起來較為容易。」但【紅樓夢】和【水滸傳】在故事之外,有許多微妙而深刻的內容,只能靠文字表達,而沒法演出來,或者演出來之後味道就變了,「像魯智深、賈寶玉、林黛玉這樣的人物,在小說裏韻味無窮,演出來之後,韻味就少了很多。」

【紅樓夢】的寫法「攔」住很多讀者

雖然電影【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沒能帶動「重讀紅樓」熱,但陳文新教授認為,任何時候,重讀文學名著都有其價值。對於很多網友反映「【紅樓夢】很難讀進去、看了無數次都沒讀完」的問題,陳文新教授也常有耳聞,他認為這源於部份現代讀者不適應【紅樓夢】的寫法。

「胡適、茅盾曾批評【紅樓夢】缺少一以貫之的主線。胡適說:【紅樓夢】‘雖然拿一家的歷史做布局,不至十分散漫,但結構仍舊是很松的’‘這裏開一個菊花詩社,那裏開一個秋海棠詩社;今回老太太做生日,下回薛姑娘做生日……翻來覆去,實在有點討厭’。」據陳文新教授介紹,1934年,茅盾曾將【紅樓夢】刪減為【節本紅樓夢】,把他所認為的主線之外的內容盡量刪去,大約刪去了全書五分之二的比重,包括「通靈寶玉」「木石姻緣」「金玉姻緣」「警幻仙境」等「神話」,以及「太虛幻境」裏的「金陵十二釵」正副冊、「紅樓夢新曲」十二支等,「只有賈寶玉口裏銜來的那塊玉,因為全書中屢屢提及,好像是一根筋,割了就不成樣子,只得讓它留著。」陳文新教授曾做過小範圍讀者調查,有兩人明確表示不喜歡讀開頭五回。

在陳文新教授看來,部份讀者不適應【紅樓夢】的寫法,是因為讀慣了近代以來有一條明晰主線的歐洲小說,「要調整這種閱讀習慣,需要對中國古代的小說傳統有一些認知。從結構的角度看,沒有前五回,【紅樓夢】就不是一部完整的小說。」

陳文新教授分享了中國小說史上一個值得關註的現象:許多作者不約而同地重視「楔子」的作用,力圖使它籠罩全域,能夠包括全書的主要輪廓,「不只是長篇小說如此,短篇的宋元話本的‘入話’,也常具備這種性質。【紅樓夢】的前五回正是為了籠罩全域而設計的,不但要完整地讀,而且要深入體會。」

不必把古代文學當作博物館展品

在人們逐漸習慣於「碎片化閱讀」的當下,如何才能沈下心「啃」一些「大部頭」?

面對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陳文新教授淡然表示,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碎片化閱讀」,「事實上,我們的許多知識都是在‘碎片化閱讀’中積累起來的。一個人不可能‘啃’完所有的大部頭,沒這個精力,也沒這個必要。」

陳文新教授同時強調,每個人都必須完整地「啃」完幾部大部頭,否則,對於文明、文化和經典的理解,就難以達到一定的深度。他這裏所說的「啃」,不是指從頭到尾讀完一遍,而是從不同角度讀好多次,「北宋蘇軾說,好的作品要分多次來讀。比如,第一次讀字面意思,第二次理解內涵,第三次專看表達,第四次琢磨典故……這就是‘啃’。‘啃’過幾部經典,才有可能昇華出不同尋常的氣象。」

陳文新教授在采訪中表示,長篇白話小說能夠完整地表達作者的生命體驗和內心世界,是最有表現力的一種文體,「曹雪芹並非為了利益而寫【紅樓夢】,而是為了表達他內心深處最想表達的東西。了解這一點,有助於提高閱讀的興趣。」

陳文新教授建議年輕讀者,不要把古代作品當作博物館的展品來看,應該把它當作個人生活的一部份,「參照我們的感受,來體會其中哪些是跟我們的生活不一樣的,哪些是和我們的狀況可以產生呼應關系的。這樣的互動,可以激發出新鮮感和閱讀的興趣。」

圖片來源:影視劇官方公開資料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註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使用者推播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資訊,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線上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