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飆升9.0,頂級團隊助陣,國產片這次出息了!

2024-07-20影視

提起絕美自然紀錄片,人們總會第一時間想到 【地球脈動】【藍色星球】 ,想到 BBC ,想到 大衛·艾登堡

然而近年來,一批高質素的 國產自然紀錄片 正在悄然登場。

低調湧現了一批神級的作品,無論攝影、配樂、還是解說,都不輸國際水準。

如果不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旁白和熟悉的地理座標,你可能想象不到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自然紀錄片水平。

去年,由B站出品的一部自然紀錄片直接封神, 【我們的國家公園】 豆瓣評分達到了9.1的高分,有網友直呼 「不遜色於【地球脈動】」

幕後團隊是高分紀錄片 【眾神之地】 的原班人馬。

拍攝過程歷經3年,橫跨9省,記錄了 大熊貓動物園、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 ——中國五大國家公園的自然生態。

是自然紀錄片愛好者不可錯過的良心作品。

我們的國家公園

導演: 曾海若

主演: 劉琮

類別: 紀錄片

制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首播: 2023-11-23(中國大陸)

集數: 5

單集片長: 45分鐘

【我們的國家公園】共 5集 ,每集講述一個國家公園的故事,讓我們坐在家中就能領略大自然的美好。

導演 曾海若 在拍【眾神之地】時就接觸了很多動物題材,索性決定拍一部純粹講動物的紀錄片,這樣才有了【我們的國家公園】。

如果說【眾神之地】在朗讀程式與自然的關系,【我們的國家公園】則讓自然成為主角。

【眾神之地】劇照

攝影 無疑決定了一部自然紀錄片的質感,【我們的國家公園】在拍攝技術上下足了功夫。

全片采用了4K乃至8K的 超高畫質拍攝技術 ,能夠捕捉到更加細膩、真實的畫面細節,超高畫質畫質使得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讓人身臨其境。

微距鏡頭 ,以超級微焦距展現微小動植物的形態與生活細節,苔蘚的生長、真菌傳遞孢子的過程都被細膩地記錄下來。

航拍 低視角拍攝 等多種手法,呈現桌布般絕美的俯瞰畫面,國家公園的全貌和壯麗自然景觀盡收眼底。

久居城市的人會驚訝,原來我們本土有這麽多仙境般的地方。

片中還采用了 「內窺鏡」 的拍法,拍攝到了熊蜂在蘭花中「走迷宮」的隱秘畫面。

五大國家公園,從雪域高原到碧水丹霞,從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濱,有著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觀,也孕育了多種多樣的生命。

其中最安逸的,莫過於 大熊貓國家公園 ,70%的森林覆蓋率,物資豐富,且沒有大型食肉動物。

山脈形成天然的屏障,庇護著全球僅有的近兩千只野生大熊貓。

紀錄片一開場就呈現了大熊貓哺育幼崽的珍貴畫面。

剛出生的大熊貓寶寶,體重只有母親的0.1%。

為了安全起見,母子倆藏匿在山洞中,熊貓媽媽更是片刻不離地抱著小熊貓,哪怕是不吃不喝。

熊貓寶寶的生存任務也很艱巨,在半歲前就要開始學習爬樹,用來躲避天敵。

七個月的時候,它們會陸續換掉乳牙長出恒牙,這就是它們用來對付纖維粗壯的竹子的牙齒。

不過,一歲之前,熊貓寶寶的營養來源依然要靠吃奶。

每當媽媽覓食回來,它便會沖到媽媽懷裏打滾撒嬌,這就是熊貓寶寶的幸福童年。

大熊貓們還有一群「小精靈」鄰居: 紅白鼯鼠

從樹洞中探出頭的紅白鼯鼠萌翻了,你的小可愛突然上線。

這些看上去像寵物鼠的小可愛,竟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滑翔動物,一次滑翔的距離能超過50米。

一只剛斷奶的紅白鼯鼠在夜色的掩護下,摸黑出門摘野柿子。

誰說鼠鼠不會飛,這就飛給你看,它張開的身體像飛毯般,在林間絲滑翺翔。

在附近生活的還有一只幸運的 小熊貓 ,安睡在滿樹的食物中,醒來就能哢哢炫飯,炫完飯玩會兒再接著睡。

是打工人羨慕的生活方式了。

同樣都叫熊貓,小熊貓明顯比大熊貓靈活很多。

輕松在高高的枝頭騰轉挪移毫不費力,還不忘與「樓下」的鄰居 馬鹿 分享美食。

自然的和諧就在這些動人的細節之中。

鏡頭轉到 三江源國家公園 藏狐 一家。

2個月大的方臉 藏狐寶寶 高原鼠兔 的終極對決。

數量眾多的鼠兔讓藏狐寶寶產生了一種錯覺:抓一只應該不難。

然而, 鼠兔 也是憑本事混三江源國家公園的,一溜煙就鉆進地洞。

藏狐寶寶急哭:抓不到,根本抓不到。

狐生第一次受挫的狐寶,只得轉身找媽媽貼貼,求安慰。

在藏狐媽媽看來,失敗不算什麽,這只小藏狐依然是最有潛力的孩子。

在自然界,捕獵並非易事,就連 東北虎 也不能百發百中。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一只剛滿1歲半的年輕東北虎追獵 麅子 時,就因為片刻的時差,錯失獵物。

這也是無人機首次在野外觀察到了東北虎追蹤獵物的場景。

閑暇時,東北虎也喜歡「遛馬路」,不過是人類廢棄不用的馬路。

因為走起來腳感更平坦,也更省力。

一只成年東北虎的巡視範圍,可達上千平方公裏,妥妥的徒步深度玩家。

而某個地區如果有東北虎出沒,就意味著附近數百平方公裏的森林達到了某種平衡,動植物的數量恰到好處。是大自然生態平衡欣欣向榮的表現。

而每次東北虎的捕獵失敗,也是大自然創造的微妙平衡。

被捕食者有了逃生的機會,免於被趕盡殺絕,捕食者也因為無法百發百中,而給自己的未來留下了可續的食源。

凡事留有余地,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

很多時候,正因為人類沒有領悟大自然的運作規律,才會導致沖突不斷。

反觀自然,沒有人為的幹預和安排,依然能和諧運轉,甚至運轉得更好。

其實人和動植物一樣,大家的願望都是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喜歡的地方,生活下去。

自然生態題材紀錄片 創作門檻高、難度大。

有的畫面一旦錯過了可能就需要再等一年,即使拍到了拍得不夠好還需要重拍,而野外拍攝環境往往很惡劣,危險系數很高。

目前, 國產自然紀錄片 還處在起步階段,很多方面都在摸索。

起步階段就能誕生這樣高質素的作品實屬不易。

背後離不開一群默默付出的優秀攝影師和制作團隊。

為了拍攝羚牛,【我們的國家公園】主創團隊成員每天需要在海拔數千米的山上花費6到8個小時登上山頂,然後是漫長的等待,同時還要時刻警惕野外未知的危險。

夏季,森林會經受平日三倍以上的降雨量,攝制團隊一周的一半時間可能都是在暴雨中度過的。

分集導演 楊弘佳 說,「不僅帳篷被吹散,山洪預警,數不清次數的全身濕透,最後連羚牛群也鉆進林子裏躲雨,不肯與我們相見。」

為了拍藏狐家庭,攝影師們每天在隱蔽帳篷中蹲守十幾個小時。

直到小藏狐們將攝影師和帳篷,當成牦牛一樣日常的存在。

拍攝野生東北虎時,甚至冒著一定程度的生命危險。

因為主創團隊是被東北虎全程監視跟隨的,每次只要拍攝團隊剛離開某處,東北虎就會緊接著尋來。

可以說 野生動物攝影師 ,絕對是一個有風險的職業。

【我們的國家公園】的攝影師之一 吳元奇 ,就是在工作時不幸遇難。

2023年2月3日,攝影師吳元奇在四川唐家河進行拍攝時意外溺水,遺憾未能看到這部紀錄片的上線。

【我們的國家公園】中,很多精彩畫面就是出自他的鏡頭。

攝影師吳元奇

正是這些攝影師和創作團隊,克服困難,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才用鏡頭記錄下連生物學家都沒見過的珍貴畫面,讓觀眾能領略到大自然不為人知的美麗。

感謝他們為中國自然紀錄片的起步和發展做出的奉獻。

也相信中國自然紀錄片的未來,一定會誕生更多高質素的精彩作品,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