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一道精神的盛宴,也是一扇了解世界的視窗,不同類別的電影,能夠帶給觀眾不同的觀影體驗。而在這個資訊高度發達的時代,好萊塢電影,作為全球電影市場的領頭羊,自然成為了不少影迷心中的「香餑餑」。但是,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斷崛起,好萊塢大片對中國市場的吸重力卻在悄悄下降,這是怎麽一回事呢?賈樟柯導演的一席話,或特許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一、好萊塢電影的魅力究竟在哪裏?
好萊塢作為全球最發達的電影工業基地,憑借其技術與資本優勢,一直以來都能夠制作出大量的高質素電影作品。許多耳熟能詳的IP大片,比如【變形金剛】、【復仇者聯盟】等等,都是出自好萊塢的「巧手」。這些影片,無論是在劇情設定上,還是在視覺特效上,都能夠給觀眾帶來極致震撼的觀影體驗。可以說,正是因為好萊塢電影的不斷創新與突破,才讓其在全球範圍內擁有了龐大的粉絲基礎,也才有了如今的「票房收割機」稱號。
另一方面,好萊塢電影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攻城略地」,還得歸功於其獨特的「美式英雄主義」氣質。在這些大片作品中,觀眾往往可以看到「正義必勝」「人性克服」等等一系列充滿磅礴氣勢的主題元素,這也恰恰迎合了大眾內心深處對「夢想與勇氣」的向往。所以,不管是哪一款好萊塢大片,都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引起觀影熱潮,也都有機會成為「叫好又叫座」的爆款之作。
二、為何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失寵」?
說起好萊塢電影為什麽在中國市場「失寵」,賈樟柯導演提到了一個很關鍵的詞——「套路」。
他認為,中國觀眾之所以開始對好萊塢大片產生審美疲勞,主要是因為這些影片過於「商業化」,缺乏原創性,總是拿著老套路「忽悠」觀眾。比如,近些年來的好萊塢大片,無論是續集還是衍生作品,都顯得「特別多」,各種「翻來覆去」的IP題材,也讓觀眾對其產生了極大的審美疲勞感。再加上,一些「畫蛇添足」的3D、IMAX技術,讓影片在視覺沖擊上雖然「拔高」了,但在故事情節上卻顯得「缺心眼」,這樣的觀影體驗,自然讓觀眾產生了「眼前一亮、心裏一涼」的矛盾心理。
當然,除了「套路」之外,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失寵」,還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客觀原因。
首先,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斷崛起,越來越多優質的國產電影作品開始「發力」,比如【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等等,這些影片無論是在題材還是在拍攝技術上,都能夠跟好萊塢大片「正面PK」,也都能夠給觀眾帶來非常震撼的觀影體驗。而在這樣的「沖擊」之下,觀眾自然開始對好萊塢電影「望而生畏」,覺得「其實國產片才是真的好看」。
其次,一些國際性的政治、歷史等敏感題材,也讓一部份好萊塢大片「難以在中國市場翻身」。畢竟,作為一個擁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國家,我們對於這些題材自然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眼光」,也希望影片能夠「客觀、公正」地呈現這些內容,而並非被「片面歪曲」。可惜的是,目前市場上的一些好萊塢大片,在這方面做的並不是很到位,「自找麻煩」之舉也是屢禁不止,這自然也讓觀眾對其產生了「抵觸情緒」。
三、如何「俘獲」中國觀眾的內心?
既然好萊塢大片在中國市場「失寵」,那麽,如何才能夠重新「俘獲」中國觀眾的內心呢?
或許,正如賈樟柯導演所說,好萊塢應該「開啟窗戶,給中國電影一些展示的位置」,也應該來一場「文化的盛宴」。
具體來說,好萊塢在制作大片的時候,可以多從中國的歷史文化中汲取靈感,也可以多和中國的電影制作團隊合作,共同打磨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影視IP,比如【功夫熊貓】【長城】等等,這樣的影片,無疑會在中國市場「受寵若驚」,也能夠為好萊塢「搶占制高點」。
另一方面,好萊塢電影在引進中國市場的時候,也可以多從中國觀眾的口味出發,有選擇性地引進一些優質影片作品,而不是「泛濫式」引進,更不是「以次充好」。
只有真正具備創新精神與原創能力的好萊塢大片,才能夠「激起觀眾心中的歡呼聲」,也才能夠在中國市場「功成名就」。
電影市場,本就是一個「無國界」的舞台,無論是好萊塢大片還是國產電影,都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到「知音」的聲音。
希望,隨著越來越多優質電影作品的湧現,觀眾能夠在觀影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精神震撼,也能夠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