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天道】:財富的本質,是看透了這4個底層邏輯

2024-02-05影視

2008年,有一部電視劇上映,反響平平,甚至無人問津。

然而14年後,這部劇卻口碑逆襲,突然躥紅,豆瓣評分飆至9.2。

到今天,這部劇依然熱度不減,被無數觀眾奉為「商場聖經」。

這部神劇就是【天道】。

劇中人物不多,卻展現了人性之間的激烈沖突;情節雖然簡單,卻揭露了復雜的財富秘籍。

【天道】用尖銳的視角勾勒出眾生相,讓我們看到小人物的掙紮與沈浮。

更重要的是,其中暗藏的4個財富底層邏輯,看懂受用不盡。

關於人性:

貪圖安逸是天性,但成功需要逆人性

【天道】裏,有一群生活貧窮的人,他們就是王廟村的村民。

在王廟村這個窮困潦倒的小地方,年景好的時候還能勉強糊口,碰上收成不好,大家夥只能勒緊褲腰帶生活。

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村民們想的不是換個法子謀出路,而是跪拜老天保佑能發財致富。

他們大部份人只知道靠天吃飯,卻從不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

後來政府為了扶持村民,特意給他們建了翻砂廠、木工坊。

可是建廠沒有多久,村民們就巴不得立馬發家致富。

一旦廠子效益不好,他們就開始怨天尤人、破罐子破摔。

【認知覺醒】裏說: 「人類的天性是在欲望上急於求成,在行動上避難趨易。」

毀掉一個人,就給他足夠的安逸。

這種安逸,未必是財富上的充裕,而是思想上的不思進取。

總是習慣於現有的懶散狀態,而不設法去改變,就很容易陷入命運的死局。

路遙說: 「你在人群中看到的每一個耀眼的人,都是踩著刀尖過來的。你如履平地般的舒服,當然不配擁有任何光芒。」

一個人想要致富,就要培養一種舍易求難的精神。

其過程就如同一次次逆水行舟,需要逆著人性一直向上劃行。

當你能夠克制自己的惰性,逼自己去突破原有的生活,命運才能出現真正的轉機。

關於認知:

認知貧瘠使人陷於窮困,拔高認知才能徹底脫貧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 個人構念論 」。

是說一個人的認知,是由他過去的見識、經歷、思維等形成的。

很多時候,貧窮不是命運使然,而是認知局限所致。

不懂得多維突破,人只能被困在死迴圈裏。

【天道】裏,丁元英和葉曉明等人開了一家叫格律詩的公司,主要負責生產音響。

當時,全國音響最牛的品牌叫樂聖,在市場上占據很大份額。

格律詩步入正軌以後,丁元英要求降低自家音響的價錢,目的是打價格戰最終從樂聖那裏分得一杯羹。

葉曉明等人聽完瞬間就蒙了。

在他們看來,降價就意味著營收銳減,這對公司來說是死路一條。

很快,樂聖以不正當競爭為由,一紙訴狀將格律詩告上了法庭。

葉曉明等人聽到訊息後,立馬結束了格律詩公司。

結果,格律詩贏了這場官司,公司市值瞬間翻了好幾倍,葉曉明等人立馬悔不當初。

有句話說: 「賺錢,就是認知的變現。」

你的認知有多麽卓越,能抓住的財富就有多豐厚。

關於能力:

賺到的每一塊錢,都是實力的變現

財富專家杜文·J. 斯坦利,曾提出這樣一個著名的觀點:

人的收入只能增長到其能力增長的程度。

也就是說,每個人的財富都是跟自己實力相匹配的。

當你困於貧窮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想著一夜暴富,而是腳踏實地將自身能力打磨到頂尖。

【天道】中,劉冰和歐陽雪原本都是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的小人物,但結局截然不同。

劉冰起初在古城賣唱片,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丁元英,於是二人有了幾分交情。

後來丁元英要組建一個音響公司格律詩,作為同行的劉冰聽說了,死皮賴臉地要加入進來。

進入公司之後,劉冰因為能力不足,只能擔任一些跑腿的工作。

但他不滿足於做這些工作,也沒有沈下心來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整天吊兒郎當地四處閑逛,甚至還開著公司的寶馬車到處炫耀。

當格律詩遭遇危機的時候,劉冰又因目光短淺退股,最終錯失了機會。

絕望之下,他選擇從天台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來源:豆瓣電影

縱觀劉冰的一生,其實遇見過很多翻身的好時機,但都因能力不足而無法抓住。

反觀歐陽雪,原本只是一個收入微薄的服務員,最後卻成長為身家不菲的飯店老板。

她的成功之路,其實就是一場自我能力的修煉。

年輕的時候,歐陽雪為了生存,進入一家飯店工作。

在飯店打工期間,她有了一個夢想:以後要開一家自己的餐館。

她會觀察別人家餐廳環境的設計構想,去體會服務員的待客態度。

她專門去品嘗不同餐飲店的菜式口味,做比較選擇。

歐陽雪的苦心鉆研,讓她的能力飛速提升。

短短幾年,她就掌握了國內最頂尖的餐飲管理方式,成為赫赫有名的餐飲業商賈。

作家水木然說過一個概念,叫 「財富守恒定律」

一個人最終擁有的財富值,取決於他對世界創造的價值總量。

能力不夠,即便天降橫財也會如掌中流沙,很快便沒了。

而如果你能夠不斷精進自身實力,那麽所有期待的財富,最終都會源源不斷流向你。

關於利他:

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雙贏是最長久的謀利

【天道】中,有這樣一位特殊的人物——馮世傑。

作為格律詩音響公司的股東,他每天想的不是如何多賺錢,而是如何幫助王廟村的村民脫貧。

在第一次股東大會上,他問丁元英的問題是,萬一公司靠不住,農戶的錢怎麽辦?

在公司每一個生死存亡的時刻,他心裏惦記的永遠都是村民。

後來,格律詩音響公司遭遇官司危機,一時茫然的他雖然選擇了退股,可退股以後,他一想到王廟村村民的利益,馬上就後悔了。

為了彌補遺憾,股份賣出去後,他沒想著要換成現金,而是想著用股份拿回音響公司的器材。

他的解釋是這樣的:「農戶建個生產線不容易,器材能保多少是多少。靠著這些器材,我還能出去跑跑銷售,找條活路。」

結果格律詩贏了官司後,馮世傑因為手握王廟村的生產器材,又重新回到了格律詩。

以器材入股,反而得到了比之前更多的股份,最終馮世傑笑到了最後。

來源:豆瓣電影

稻盛和夫說: 「利己則生,利他則久,利他是一種高級的利己。」

如果一個人只關註自己的利益,路就會越走越窄。

相反,能夠以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帶來的才是持久的雙贏。

20世紀80年代,企業家高文光創辦的公司主要經營五金機電。

有一次,一位業務員被批發商指派去給客戶送貨。

業務員到了以後跟客戶談判,以後直接從他那裏進貨,省去了批發商的環節。

回到公司,業務員興沖沖地把這件事告訴了高文光。

他以為自己會得到褒獎,沒想到高文光嚴厲地批評他說:

「假如錢都讓你賺走了,別人都沒錢了,你還賺誰的錢呢?」

正是憑著這種利他精神,高文光才把事業越做越大,最終成為當地有名的富商。

與人相處, 極致的利他,往往才是最好的利己。

因為沒人願意和只占便宜的人相處,也沒有人喜歡和機關算盡的人共事。

當你願意分別人一杯羹,日後別人也自然願意扶你一把。

心懷一顆利他之心,最終得到的會是長久的福澤和饋贈。

有人說,【天道】是這個時代的「窮人逆襲指南」。

因為它深刻揭露了一個真相:

窮人和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從來不是金錢,而是生存的底層邏輯。

如果人不能透過現象找到本質,再怎麽努力也是枉然。

而當你能夠深入探知賺錢背後的真理,那麽終將迎來人生的逆襲。

和朋友們共勉。

作者:每晚·Leyla;來源:每晚一卷書(ID:JYXZ89896)。本文系每晚一卷書(ID:JYXZ89896)原創,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別忘記給自己充電,歡迎關註每晚一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