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導演張雪松:我是在「壓力山大」中成長的

2023-12-09影視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蔚

她,常常出現在一些重大演出場合——G20 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杭州亞運會火種采集儀式、亞運會機場迎賓儀式、亞運會閉幕式……

張雪松,浙江演藝集團浙江歌舞劇院導演。這位年輕的85後,曾被小夥伴們評為「最有韌性的女導演。」

韌性兩個字,張雪松是這麽理解的:

「做藝術貴在堅持。每一個挑戰都是你在幫助你成長。做大型專案壓力很大,作為導演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專案中為求完美一改再改是常態。我告訴自己,對待每一次改稿,都要像第一次那樣熱情、執著、冷靜,需要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變協調能力,才能保證一直把最好的自我狀態激發出來,並且傳遞給每個人,每一次調整和創作,都需要一個激情澎湃的導演和所有人一起保證最後的作品完美的呈現貌呈現。」

把時針轉回到2016年的那個秋天。

那台驚艷了全世界的演出,張雪松是編導之一,負責那把扇子——對,就是那美侖美奐的8分鐘。

「其實第一個方案預排出來是被斃掉的。當時,包括我在內,全組的人都懵了。」

這個方案如今聽起來也很完美,舞者和扇面上的影像有"對話",舞者像神筆馬良一樣在扇形裝置上投影呈現西湖山水,最後舞者在全像投影互動的效果下,上太空入海底,浪漫無比。

與張藝謀導演

但現場一彩排,在真正的西湖山水下,張藝謀導演說,「怎麽看,也沒有真山真水好看。」

迅速全案調整。

「我們一邊改,一邊很忐忑,一邊嘗試,隨著演出的事件愈發接近。壓力山大啊,最後一段雙人舞我們編了28稿。」

「幹這一行,心理建設能力要無比強大。」張雪松常常是帶著團隊彩排完,半夜馬上做調整,方案改到半夜兩三點鐘,第二天上午排練,晚上再彩排第二稿。

「一定要堅持到最後,導演不能累,導演不能困。」就這麽一關又一關,張雪松闖了過來,「鍛練了自己,也鍛煉了團隊。」

張雪松在排練中作示範

翻翻張雪松的導演作品單子,很難想象,一個現代舞專業的年輕舞者,轉型導演後,作品涉獵頗多,如實景音樂劇【你好江山】、村歌劇【大陳見面】、音樂劇【青春指南】,並且執行了一批中國傳統文化題材的大型專案——2021年~2023年的中國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大典總導演、舞集【良渚】執行導演等等。

「作為現代舞者,很多作品本就是自編自導的,作為舞者時的我既是表演獎獲得者,又是創作獎獲得者。」不過,入行導演之初,老師給她打過一個比方,導演就是一個粘合劑,不能只關註台上的表演,還要把演員、編劇,作曲,舞美設計,燈光設計、服裝,造型設計、甚至裝台,各部門綜合協調朝著一個目標努力,才能把不同的原料炒成一盤菜。導演,需要的是智慧。

「真正投入到導演這一領域,深刻感覺到不一樣了。」張雪松說,尤其是團裏完完全全把一些傳統文化主題的專案交給一群全員80後來做,是對年輕導演的信任與機會。

「當你沒有創作素材的時候,就去傳統文化裏面挖,那些傳統文化的的光芒像珍珠需要我們去泥沙裏把貝殼挖出來,並且洗去泥沙,才能使其煥發出新的光芒。

「即忐忑又興奮。」張雪松回憶在2017年,第一次接觸良渚題材創作時,她穿著帶泥的靴子,跟著考古人員走在遺址的小路上,「感覺這個地方太神奇了,在5000年前的良渚時期就有如此輝煌的王朝存在。我們怎麽把這些神奇從泥土裏翻出來,用藝術轉化的形式,讓大家看到一個可觸摸可想像的良渚。」

舞蹈【良渚·遐想】

舞蹈【良渚·遐想】

舞集【良渚】排練

杭州亞運會采火儀式直播

從此,張雪松一做就是6年,舞集【良渚】、音詩畫【良渚之光】、舞蹈【良渚·遐想】。隨著對良渚文化的了解和認知於藝術上的提升,雪松還在不斷的豐富自己良渚相關的創作。

作為一個「長情」的導演,連續三年做麗水縉雲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大典總導演,張雪松和小夥伴們也「前進演化」了。

從最開始的黃帝文化小白,到可以做黃帝文化的傳播宣傳員。「我們懷著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在做,最後的呈現也證明我們這波年輕人是可以被信賴的。」她笑。這個團隊準確把握了黃帝文化的精髓,並賦予了它時代的意義,大典恢弘莊重且與時代契合,「我們還根據每年不同的主題,為大典註入新的活力。」最近,她和團隊還在策劃相關黃帝文化的舞劇,希望跟著黃帝文化一起成長。

在這一行耕耘得越久,張雪松越覺得自己在傳統文化的積澱還遠遠不夠。這次成為浙江舞台藝術「1111」人才計劃的一員,她拜的老師不是音樂劇舞劇領域的前輩大咖,而是著名的戲曲導演楊小青。

只有在中國傳統文化根基上創作出來的作品,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中國人的情感。而不了解中國戲曲,是無法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老師能幫我補上最缺失的一塊。」

與楊小青導演

她說,不止是戲曲,還想跟著楊老師學習如何當好一名導演,怎麽去研究劇本,分析人物,揣摩表演,跟作曲溝通,怎麽協調舞美、燈光,多媒體,道具,服裝……「我曾經跟楊小青導演有過合作,為越劇【蘇秦】【第一縷陽光】編舞,楊老師在藝術上的嚴謹和敬畏,讓我受益很多。」

讓楊小青註意到張雪松,並且提出合作,是因為一台「小劇」。這是張雪松導演的第一部音樂劇作品【大陳見面】,為一個村打造了一台村歌音樂劇,演出場地就在村裏的宗祠裏。全劇講訴的是一個孝道的故事,迄今已演出200余場。

【大陳見面】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怎麽做導演,完全跟著感覺走。把自己化作劇中的人物,透過把自身挖空似的想象,完全跟著靈感去創作。」張雪松說,可能是沒有受條條框框的限制,楊小青導演覺得作品很特別,「摒棄了很多程式化的東西,只靠真誠的狀態來打動人。」

「現在我們已經很熟了。希望這三年裏,楊媽媽會帶著我玩出一些新東西,可以把中國戲曲中的元素以及審美特點帶到我的舞劇和音樂劇的創作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張雪松歪頭一笑,「導演就是那種有了新想法會很興奮的人,在實作的過程中會覺得特別幸福。」

張雪松從來不是個玻璃心的人,有的朋友會不太愛看評價,她倒是每次演出後都會網上沖浪,仔細研讀那些「尖銳的留言」。「每一位觀眾都是真金白銀買票來看我們的演出。所有的挑剔都的有營養的,而且藝術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觀眾也是創作的一部份。」

這一刻,張雪松才暴露出那種東北人爽直心大的個性。「當時把我從新加坡喊回國的是時任浙江歌舞劇院舞蹈團團長劉福洋,真喊對了。我一回來,一到杭州,一聽說有機會讓我創作,有這麽多優秀的演員和藝術家們一起做作品,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我就義無反顧地呆在這裏了。」

在杭州這麽多年,張雪松最喜歡去的地方是西湖六公園聖塘閘附近的小洋樓,那裏開著一家咖啡吧,坐在二樓的陽台上,可以看到遠山,也可以看到瀲灩的湖面,還能感受到一角的都市煙火氣。

「我很迷那裏,那一片湖山就像一個舞台,我有時會想像某朝某代的風流人物就在那方舞台上經歷著些什麽;有時整個人又會放空,千年逝過,湖山依舊,內心會特別平糊。」小陽台就像張雪松的調節器,會把她因工作生活而不斷加速的節奏調慢下來,重回那個頻道,「藝術領域也需要工匠精神,我希望保持節奏一直思考下去,將自己所悟到的,與這個社會做更好的融合。用對生活的熱愛,做最真誠的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