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關註歷史首先是為了未來。
關註頭條@不負人生優雅,為您講述別開生面的歷史軍事故事。
「英國戰神」蒙哥馬利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將軍體重147磅(66.68公斤),即便穿上高筒厚底馬靴,他的身高也只有170cm。這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最成功的戰地指揮官的外貌並不引人註目——頭上的黑色貝雷帽遮住了他稀疏的頭發,肩膀上還縫著第八集團軍的徽標。
1943年1月,蒙哥馬利在自己的「格蘭特」M3坦克里,註視著的黎波裏港口。
完全是在命運的安排下(註1),直到1942年的8月,54歲的他才真正接到了軍事生涯中的第一個重要任務——8月12日,在開羅的錫菲飯店裏,新上任的中東英軍總司令亞歷山大將軍註視著這位即將上任的第八集團軍新指揮官,下令道:
「到沙漠中去,打敗隆美爾!」
這位以尖酸刻薄、魯莽專橫、毫不妥協聞名的英國將軍,很快就重振了部下低迷的士氣,並堅決地頂住了來自首相的壓力,非要等到所有的準備和訓練都完成之後才開始向德軍發動攻勢。
憑借遠超對手的坦克和燃料、士兵,蒙哥馬利在隨後的阿拉姆哈雷法會戰中擋住了隆美爾的最後一次進攻。這次會戰也因為蒙蒂絕對不願意冒險的策略,成為了軍事史上最為特殊的一次戰役——不僅僅是因為防禦者贏得了勝利,而且這次戰役居然是純粹依靠防禦決定的勝負——英國軍隊在擊退德軍後,沒有任何的反擊舉動,甚至連任何反擊的企圖都沒有!
又過了7個星期,在接收了潮水般湧來的裝備物資後,感覺自己擁有了絕對的勝利把握的蒙蒂終於向對面的德意聯軍發動了猛攻。
這就是「第二次阿拉曼戰役」。
第二次阿拉曼戰役充分體現了蒙哥馬利的作戰風格:深思熟慮後才實施的攻擊,盡可能多的集中強大力量來攻擊特定的地區;只設立有限的目標,並透過壓倒性的火力來奪取它。
天可憐見,要知道,此時英國軍隊擁有的裝備數量和質素優勢,已經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
第八集團軍總兵力23萬人,隆美爾手下只有8萬人,其中德國士兵僅有27000人;英國的裝甲部隊有2229輛隨時可以投入戰鬥的坦克(開羅的後備武居里還要1000輛補充),而隆美爾只有260輛德國坦克——其中有20輛在修理當中,還有30輛是輕型的2號坦克。沒錯,隆美爾還有280輛落伍的意大利坦克,除了用來當炮靶子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說到坦克的質素,英國人更是享有壓倒性的優勢:他們手中的「格蘭特」和「謝爾曼」坦克數量超過了500輛,還有更多的新型坦克正在源源不斷地運過來;而隆美爾手中有資格和美國坦克正面較量的,加裝了75mm長身管火炮的新型四號戰車,僅有30輛,而且沒有補充。
M3「格蘭特李」式坦克並沒有那麽不堪,前期的北非戰場上,英國佬全靠這個才能對抗德軍的四號戰車。
至於空中和補給優勢,就不用多說了。
後來的戰役開始階段估計很多人都清楚,英軍用1000門大炮施放了15分鐘的火力風暴,英國的裝甲部隊和步兵師成功地在德軍防線上撕開了一個口子。但是許多人不清楚的是,蒙哥馬利雖然成功地「突入」了敵軍防線,卻沒法繼續進行縱深「突破」。
被限制在狹窄地帶裏的英國裝甲部隊陷入了德國戰防炮的強大包圍圈,每一次英軍的攻擊,最後都被德軍在縱深防禦帶裏的彈性防禦化解了。
隆美爾最後被擊敗,完全就是因為他手中的資源越打越少,直至完全枯竭——憑借海量的資源,蒙哥馬利透過消耗戰擊敗了對手。更準確地說,是人多勢眾的英國軍隊如同壓路機一樣推著敵軍不斷後退。
在消耗完了手中最後的資源後,隆美爾不得不從阿拉曼防線上開始撤退,德國軍隊的行動一如既往地非常地迅速:他們擠在剩下來的機動運輸車輛上,有序地向西撤退。
而占據絕對優勢的英軍,也一如既往地開始了自己拙劣的表演——過分小心、猶豫不決、推進速度很慢,而且進攻的範圍過於狹窄。追擊的英軍裝甲部隊眼睛只盯著正前方,沒有任何人想起來沙漠地帶還可以從側翼包抄。他們毫無時間掛念,一到天黑就必須紮營。終於不出所料地讓隆美爾逃之夭夭。
這就是讓蒙哥馬利成為英國國家英雄的「阿拉曼大捷」,憑借這次「大捷」和之後的突尼西亞戰役的勝利,他不但享有了首相丘吉爾和帝國參謀總長布魯克爵士的完全信任,還在英國國內擁有了數百萬的粉絲。
即便後來在西西裏和意大利戰役中表現得平淡無奇,蒙哥馬利仍舊憑借他那可怕的聲望成為了諾曼第戰役中的盟軍地面部隊臨時指揮官。對於自己的能力無限自信的蒙蒂,既看不起美國將領,也同樣不放心自己的英國或英聯邦國下屬。
他最終成功地讓二戰中歐洲戰場的英國陸軍深深地打上了個人烙印,或者說,讓整個歐洲戰場的英國陸軍都變成了放大版的第八集團軍。
英國陸軍的真實寫照
從19世紀初以來的100多年裏,英國皇家海軍一直是世界海洋的統治者,長期奉行「兩強戰略」的英國海軍(註2),為了能夠集中力量發展海軍,總會從歐洲大陸上挑選至少一個陸權國家充當自己的緩沖地帶和夥伴。
而相對規模較小,采取誌願兵制的英國陸軍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殖民地戰爭,保衛並擴張大英帝國的版圖。也正因為長期進行小規模的殖民戰爭這種特定的戰爭形式,英國陸軍的中下級軍官中不乏一些頭腦靈活、機敏果敢之輩;反倒是軍隊的首腦們幾乎個個思維僵化,死抱著上世紀的落伍軍事理論不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對於發生在歐洲大陸的戰爭參與度十分有限,即便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也只派出了不過14萬人的正規軍,22000人的死亡原因裏,只有不到5000人是死於戰鬥。
所以,打成了屍山血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嚇壞了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英國人。在這4年的大戰中,英國有75萬人陣亡,150萬人成了殘廢。毫無意義且血腥殘酷的塹壕戰給英國人帶來的恐懼,讓他們直到1939-1945年間都無法接受相應的傷亡。
有人說,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損失了所有男子漢中的佼佼者,導致二戰中的英國陸軍都被嚴重削弱。這話雖然比較過分,但是看看他們的敵人德國人吧,你就會覺得這兩支軍隊完全是用不同材料打造的——德國人在一戰中遭受的傷亡數碼更大,但是他們卻躍躍欲試地告訴全歐洲——他們還有能力和意願再來打上一場。
和戰敗國德國不同,英國人普遍認為,付出如此大的代價所贏得的一戰勝利是很不值得的。因此一直到1939年3月,英國人仍舊相信透過協商可以解決戰爭的威脅。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規模龐大的英國陸軍在一戰結束後就被迅速解散到只剩下幾個營,一同消散而去的,除了那些戰爭經驗豐富的老兵,還有一支強軍的精氣神。盡管英國是世界上最先將坦克運用到實戰的,也是最早建立實驗性質的機械化部隊的國家。但是規模不足,預算緊張等等都阻礙了他們利用科技的進步來推動軍事變革。
另外,從一戰前開始,英國陸軍就已經頻繁地參與到了鎮壓國內罷工的行動中了,然後又在愛爾蘭打了三年「反暴動戰爭」;更不用說他們透過武力征服的那些殖民地了,伊拉克、巴勒斯坦、印度,隨著當地的民族主義騷亂愈演愈烈,英國軍隊也為之疲於奔命。
雖然我們嘲笑二戰前的美國陸軍是群十幾萬人規模的烏合之眾,但是同時期的英國陸軍也好不到哪裏去:規模小,到1939年初也只有22萬人;正規軍只擅長打殖民地的治安戰;後備部隊幾乎沒有進行過任何訓練。
所以當戰爭爆發時,英國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才拼湊出來了3個師的遠征軍部隊開赴法國;在長達9個月的「假日戰爭」裏,英國費盡力氣才又拼湊出13個師(只有10個師被認定可以隨時參戰)——所以啊,不是英國人不想打仗,完全是當時的英國軍隊真的糊不上墻啊。
這才是鄧寇克的真實景象。
然後就是1940年5月法國戰場上的那場災難,不但讓英國長期奉行的大陸戰略徹底破產。英國遠征軍還在不到三個星期的時間裏,就被德國軍隊一路趕出了歐洲大陸——沒錯,這些只顧逃命的英國佬還把除了部份輕武器以外的所有裝備都丟在了身後。
從鄧寇克失魂落魄跑回來的英國軍隊,根本不是什麽傳說中的百戰老兵,戰場精銳,就是一支實力弱小,士氣低落、吃了大敗仗的軍隊。
英國陸軍的重建之路從1940年6月開始,他們需要重新武裝,需要重新訓練,尤其是需要重新樹立全新的戰術思想以將其打造成一支高效的進攻型軍隊——不僅是軍隊將領,整個英國上上下下,對於如何在陸地上作戰,都沒有一個清晰的想法和認知。
這個過程花費了將近三年——直到蒙哥馬利贏得了「阿拉曼大捷」,英國陸軍才終於向世界證明了,他們有能力在戰場上正面擊敗德軍——在借助了人數和裝備的優勢,並且采取消耗戰術的前提下。
現在大家應該理解了,為什麽「阿拉曼大捷」對於英國陸軍是那麽的意義重大,而蒙哥馬利又是為什麽可以借此成為國家英雄的。
阿拉曼大捷不僅打出了蒙蒂這麽位「英國軍神」,也讓他得以大肆推廣所謂的新型軍事理論,並逐步將歐洲的英國陸軍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出了一支如同第八集團軍放大版的軍隊。
平心而論,蒙哥馬利真的是當時英國陸軍中相當優秀的將領了,但是他的職業生涯決定了他無法像同時期的德國和蘇聯將領一樣,能夠開創或者接受一種和以往作戰方式完全不同的全新作戰理論,充分利用軍事科技的變革去打上一場全新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蒙蒂從一名陸軍中尉一直幹到了步兵師的參謀長,而同期在黑格元帥統領下的英國陸軍,的確是一支實力強大,戰術手段高超的先進軍隊,尤其是他們的炮兵部隊,已經發展出了當時最先進的步兵協同和炮坦協同進攻戰術。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英國陸軍當時就開創性地在多兵種聯合作戰中大規模使用飛機對地攻擊,堪稱未來戰爭的先鋒。
可以說,英國陸軍在一戰時期的先進戰術戰法,成為了蒙哥馬利的作戰理論的核心基礎,而他後來所做的,無非是結合更為先進的武器裝備的使用戰術,將其填補到自己的軍事理論中去。
在擔任盟軍地面部隊總司令之後,雖然名義上蒙蒂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打造出反攻歐洲的部隊,但他卻一直飽受部隊不足的困擾——英國政府在登陸日之前就重點提醒他,英國已經無法組建新的部隊——他手頭現有的第21集團軍群就是全部兵力了。
當預備的補充兵員枯竭後,蒙哥馬利不得不拆散一些部隊來保證其主力的戰鬥力,至於為什麽不在英國國內再征召幾十萬人(英國當時完全可以做得到這點),卻從來沒有人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復。
不知不覺中,蒙哥馬利在指揮英國陸軍作戰時就必須考慮一個尖銳的政治問題了:他的第21集團軍群是英國在歐洲的主要地面力量,而這支部隊的實力大小,將直接影響到英國在同盟國中的影響力大小。
這也就是為什麽二戰中英國陸軍一直奉行絕對不能冒險,要最大化降低傷亡,保存實力是最重要的一系列原則的由來。
而在丘吉爾這種政府首腦的層面考慮,在擊敗德國的同時,他們還必須竭力維持住大英帝國戰前的世界地位和殖民統治。這也是為什麽丘吉爾一味地罔顧現實條件,只想讓盟軍從意大利繞道巴爾幹,去進攻德國的背後原因。
一門被摧毀的88炮,炮身上的「死亡環」隱約可見。
可惜,再多的算計,無論是蒙哥馬利想要奪取盟軍地面部隊的主導權也好,還是丘吉爾想讓美軍幫他們火中取栗也罷,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們那規模太小的英加聯軍部隊,都無法承載他們的野望。
隨著在歐洲的美國軍隊規模的不斷擴大,英國軍隊也被逐漸邊緣化,而蒙哥馬利和大英帝國對於作戰指揮的影響力,也隨著美軍實力的增強,作戰水平糊信心的上升而被逐漸削弱。
一支不會機動作戰的機械化軍隊
二戰中的英國陸軍到底是什麽樣的呢?他們作戰經驗豐富(尤其在挨打方面),士氣脆弱、戰術陳舊,炮兵部隊十分出色,陸軍的機械化程度很高卻壓根不會機動作戰。。。
大家別笑,最後一句話千真萬確,出於前文所述的原因和限制,倉促建立的英國陸軍其實缺陷不少,特別是盡量減少傷亡成為了不能明說的最重要原則後,英國陸軍就徹底和「閃電戰」絕緣了。
完全知道英國陸軍是個什麽成色的蒙哥馬利成為主導後,就不再考慮除了按部就班作戰以外的任何攻擊方式了。加上英軍將領能力普遍偏低這一公認事實(註3),蒙蒂堅信,只有在他的親自指揮和監督下,所有的重大戰役和戰術行動才能保證以可接受的傷亡取得勝利。
為此,他組建了一個數百人的集團軍群指揮部,包攬了從作戰方針制定,戰役發起,戰鬥中突發狀況的處理等所有工作,在遍布軍中的巡邏隊配合下,蒙蒂可以「掌控監督」了英加聯軍師、團級部隊的動向。
可想而知,下一級的指揮官都因為害怕下屬的失利而擔責,於是英國陸軍從上到下都撿起了一戰時期經過了實戰驗證的、可靠的卻效率低下的消耗戰戰術。當計劃一旦出現偏差,或者通訊失靈時,英國軍隊就會失去主動性。
因此,英國陸軍盡管機械化程度很高,但是他們的目的不是如美軍一樣實施進攻型的機動作戰,僅僅是為了在戰役中可控的、有組織地進行兵力調遣。
最為人熟知的戰例就是「市場-花園」行動中,如果負責地面攻擊的霍羅克斯將軍率領的英國第30軍裝甲師,敢於承擔更大風險,不顧傷亡,放棄中途休息的話,漏洞百出的「市場-花園」行動仍然有可能成功。
兩名炮兵低頭躲避來襲的敵人炮火。
如果無法依靠坦克部隊實施突破,那麽英國陸軍憑借什麽來克敵制勝呢?答案就是他們十分出色的炮兵部隊,在第21集團軍群中,龐大的炮兵部隊人數占到了18%,每個步兵師中也占到了14%。因此,炮兵變成了英國軍隊離不開的拐杖,沒有炮兵,光靠裝甲部隊和步兵都很難發起一次進攻。
每次步兵師的進攻面都不會超過師屬炮兵團的徐進彈幕的覆蓋範圍,盡管德軍也經常被打得措手不及,但是他們可以很快地從彈幕的寬度和方向上判明英軍主力所在。
當熟悉了英軍的打法後,德國人就可以從容地調動兵力,從側翼攻擊英軍的進攻部隊。而狹小的突擊面反過來也制約了英軍可以投入的兵力——鞏固陣地的反坦克部隊和補給車隊、跟進的炮兵部隊、試圖發動第二波次進攻的後繼梯隊——通通堵塞在了一個狹窄的進攻通道中。
而當最前面的裝甲部隊和步兵脫離了炮兵的火力掩護範圍後,他們往往會停下來等待而不是繼續突破,於是乎,沒有站穩腳跟的英軍部隊常常攻破了德軍防線,然後又在德軍的彈性防禦下被趕了回去。
在諾曼第灘頭,蒙哥馬利就曾經發動了一次代號為「古德伍德」(GoodWood,意譯為「佳林」)的大規模突破行動——三個英國裝甲師早已秘密集結在了奧恩河(Orne)上的一個小型橋頭陣地裏,7月18日上午,在2000架重型和中型轟炸機對德軍陣地進行了長達兩小時的地毯式轟炸之後,先頭部隊的700多輛坦克如同洪水一樣從橋頭陣地中噴湧而出。
「古德伍德」行動
如此密集的坦克進攻讓對面幸存下來的德軍都被嚇傻了。
但是德軍防禦部署的縱深卻遠遠超過了英國人所能想像的程度——足足有16公裏。
隆美爾在負傷前早已預料到了英國人會從這個方向上突破,因此他一直在加強這裏的防禦;盡管英國人試圖用炮擊掩蓋,但防線上的黨衛隊裝甲師卻已經可以看見、聽見他們的裝甲部隊和架橋器材正集結在奧恩河河谷裏。
因此,當英軍坦克部隊的前鋒突破當面德軍防線後,他們很快就被第二線的防禦據點擋住了——德軍將88炮放平,一枚枚炮彈從低矮的樹籬中穿射而出,活像水裏的魚雷——很快,麥地裏就停滿了燃燒著的「謝爾曼」坦克。
最奇怪的是,這些實力占優勢的英國裝甲部隊居然老老實實地停在了德軍防禦陣地外,絲毫沒有打算從側面迂回進攻。而是坐等後繼部隊的到來。
剩下的兩個裝甲師很不幸地發生了交通堵塞,發生這種情況實屬正常,因為英軍的攻擊面就那麽寬一點,所有部隊都塞了進去,不堵車才是奇跡。
等不到後繼部隊的英國先頭部隊於是就徹底不動彈了,整整一個下午,英國裝甲部隊毫無寸進;黃昏時分,蒙哥馬利下令裝甲部隊停止前進——聲勢浩大、準備良久的「古德伍德」行動就此打了水漂。
在這場為期兩天的「突破」作戰行動中,英國和加拿大聯軍俘虜了大約2000名德國士兵,擊毀了迪泰利希的75輛坦克和突擊炮;而他們「僅僅」傷亡了4000多人,損失了400多輛坦克——這占到了英軍在歐洲的坦克數量的1/3。
英軍、特別是蒙哥馬利這次拙劣的表演在盟軍高層激起了軒然大波,出乎意料的是,盟國空軍部隊對此怒不可遏,空軍上將特德直言不諱地說: 「我們必須換個能把我們帶至那裏的將領。我、艾森豪威爾,還有其他人一直都被當成了傻瓜。」
至於蒙哥馬利,面對於這洶湧的怨言時,他最自然的反應就是馬上宣傳,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在這一方面實施突破作戰。這種掩飾的話語很快就被盟國高層所采納,也就此變成了「真實的事實」。直到今天為止,所有軍事史的相關記載也都毫不懷疑地進行了采信。
可惜,蒙哥馬利使用的這個意味深長的作戰代號卻徹底揭露了他的本意:
「古德伍德(佳林)行動」(Operation Goodwood),「Goodwood」其實是英國賽馬大賽中的一個專用名詞——這是一項自1802年就開始在古德伍德公園附近舉行的著名賽馬大會,優勝者可以獲得「古德伍德」獎杯。
如果不是想要奪得一次輝煌的勝利,蒙蒂何必去用這種具有暗示意義的代號呢?
註1:本來英國人打算讓戈特將軍接任第八集團軍指揮官的職務的,盡管這位先生在一系列的戰鬥中的表現堪稱拙劣——但是誰能想到,戈特將軍在飛往開羅的途中會死於飛機失事呢?
註2:關於英國海軍的兩強戰略,一種流行的說法是其海軍的規模要相當於世界第二和第三海軍強國艦隊的總和;還有一種說法則是,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規模足以同時在兩個地點進行海上決戰。
註3:精神歐洲人就不用再來毫無根據的指責了,戰爭時期的帝國總參謀長布魯克爵士就在自己的戰爭日記中抱怨:「我們半數的軍長和師長完全不能勝任,但是我還無法解雇他們,因為實在沒法找到比他們更好的了。」——他將這個問題歸咎於「我們在上一次大戰中損失了最好的軍官,而這些人本應該成為現在的高級指揮官的。」
各位朋友們,都看到這裏了,點個贊再轉發一下唄?
#文章正選挑戰賽##二戰##軍事##我要上頭條##頭條創作挑戰賽##歷史冷知識##歷史##精品長文創作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