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收留日本傷兵的河南農民,47年後來到日本,日本人如何對待他的?

2024-07-02軍事

1945年,戰火紛飛的年代終於落下帷幕。然而,在中國的土地上,還有一個日本傷兵被遺落在這片曾經傷痕累累的土地上。他的命運本該就此終結,卻因為一個叫孫邦俊的河南農民而徹底改變。這個普通的中國農民,懷著怎樣的胸襟收留了曾經的敵人?47年後,當孫邦俊的後人踏上日本國土時,等待他們的會是怎樣的場景?面對這個中國農民家族,日本人又會以何種方式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這段跨越近半個世紀的故事,又會給我們留下怎樣的啟示?

一、善良農民的大愛無疆

要說起孫邦俊和石田東四郎的相遇,還得從1946年那個寒冷的冬天說起。那時候,抗日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戰爭留下的創傷還遠未愈合。河南南陽的小村莊裏,家家戶戶都在為生計發愁,孫邦俊也不例外。

這一天,孫邦俊像往常一樣,趕著毛驢車去集市賣菜。剛到集市,他就聽見一陣騷動。原來是有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在市場上晃悠,東一下西一下地向人討飯。孫邦俊定睛一看,只見那乞丐蓬頭垢面,身上的衣服破爛不堪,露出的皮膚上還有些未愈合的傷痕。

"這人怕不是個日本鬼子吧?"旁邊有人小聲嘀咕。

"可不是嘛,聽說是被日軍扔下的傷兵,估計是死不了又走不動,就被丟在這兒了。"另一個人接茬道。

聽了這話,集市上的人更是躲得遠遠的,生怕沾上晦氣。可孫邦俊卻楞住了,他盯著那個乞丐看了好一會兒,心裏五味雜陳。

就在這時,那乞丐踉踉蹌蹌地走到孫邦俊跟前,用蹩腳的中國話說:"餓...餓..."

孫邦俊看著眼前這個可憐人,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雖說是曾經的敵人,可眼下已是個手無寸鐵的傷兵,難道就真的見死不救?

想到這裏,孫邦俊嘆了口氣,從筐裏拿出兩個饅頭遞給了乞丐。那人接過饅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相難看得很,可孫邦俊卻覺得心裏一陣酸楚。

"哎呀,邦俊啊,你這是幹啥?給日本鬼子吃的,不怕遭報應啊?"旁邊有人忍不住說道。

孫邦俊搖搖頭,淡淡地說:"人都快餓死了,管他是誰呢。"

就這樣,孫邦俊收留了這個叫石田東四郎的日本傷兵。一開始,村裏人都說孫邦俊是腦子進水了,可孫邦俊卻不以為然。他把石田安頓在自家的柴房裏,每天給他送飯,還找來些舊衣服給他穿。

慢慢地,石田的身體好轉了些,也學會了一些簡單的中國話。他告訴孫邦俊,自己是廣島人,在戰爭中被派到中國,後來因為受傷被遺棄。孫邦俊聽了,心裏更是同情。

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石田就病倒了。他發高燒,整天昏昏沈沈的,吃不下也睡不著。孫邦俊急得團團轉,可村裏沒有大夫,最近的診所又在十裏外的鎮上。

孫邦俊一咬牙,決定把石田送到鎮上去看病。他把石田綁在毛驢背上,自己在前面牽著繩子,就這麽走了一整天。到了鎮上,大夫看了石田的情況,直搖頭說:"這病不好治啊,得用進口藥,可那藥貴得很吶!"

孫邦俊聽了,心裏一緊。他家本來就不富裕,這下可怎麽辦?可看著石田痛苦的樣子,孫邦俊又不忍心放棄。他四處借錢,甚至把家裏唯一的一頭老黃牛都賣了,總算是湊齊了藥錢。

就這樣,孫邦俊傾家蕩產地救治石田,前後花了小半年時間。等石田的病好了,孫邦俊家裏已經是一貧如洗。可看著石田重新站起來的那一刻,孫邦俊覺得一切都值了。

村裏人看到這一幕,也漸漸改變了看法。他們開始主動幫助孫邦俊家,有的送些糧食,有的幫著幹些農活。石田也努力學習中文,慢慢地融入了村子的生活。

就這樣,一個中國農民和一個日本傷兵,在這個小山村裏相依為命,度過了一年又一年。他們的故事,也在不經意間改變了許多人的看法,讓人們看到了超越國界的人性光輝。

二、石田歸國後的艱難歲月

1947年,中國各地開始遣返日本戰俘。石田東四郎得知這一訊息後,決定踏上歸國之路。離別之際,孫邦俊為他準備了一些幹糧和衣物,兩人在村口依依惜別。石田向孫邦俊深深鞠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道:"恩人,我一定會報答你的恩情。"孫邦俊笑著擺擺手,目送石田離去。

然而,等待石田的並非想象中的溫暖家園。當他踏上日本國土時,迎接他的是一片殘垣斷壁。廣島作為原子彈爆炸的目標之一,已經面目全非。石田在廢墟中尋找了幾天,終於在一處臨時搭建的避難所裏找到了自己的母親和妹妹。

見到闊別多年的兒子,石田的母親喜極而泣。可當她聽說兒子是被一個中國農民救助才得以存活時,臉上卻露出復雜的表情。戰爭給日本人留下的創傷太深,許多人對中國仍懷有敵意。石田的母親雖然感激孫邦俊的恩情,但也擔心兒子會因此受到歧視。

果然,石田回國後的生活並不順利。由於長期在中國生活,他的日語已經有些生疏,加上身上留有戰爭的傷痕,找工作變得異常困難。有些雇主一聽說他是從中國回來的,就直接拒絕了他的應聘。

更讓石田難過的是,他發現自己的思維方式已經與日本社會格格不入。在中國農村的幾年裏,他學會了寬容、善良,也對戰爭有了深刻的反思。可回到日本後,他卻發現很多人仍然沈浸在軍國主義的思想中,對戰爭的殘酷性缺乏認知。

有一次,石田在街頭遇到一群正在募捐的右翼團體。他們高喊著復興大和民族的口號,要求重建軍隊。石田忍不住上前勸阻,講述自己在中國的經歷,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和平的可貴。然而,他的話卻引來了一陣嘲笑和謾罵,有人甚至指責他是"漢奸"。

這樣的遭遇讓石田感到十分沮喪。他開始懷念在中國的日子,懷念孫邦俊的善良和村民們的淳樸。可是,他又不忍心拋下年邁的母親和尚未成年的妹妹。

為了生存,石田只能四處打零工。他在建築工地搬磚,在碼頭裝卸貨物,甚至去垃圾場拾荒。雖然辛苦,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希望。每當遇到挫折時,他就會想起孫邦俊的話:"人活著,就要心存善念。"這句話成了支撐他度過艱難歲月的精神支柱。

慢慢地,石田的處境開始好轉。他的勤奮和踏實得到了一些人的認可。1950年,一家小型貿易公司看中了石田的中文能力,聘請他做轉譯。雖然薪水不高,但總算有了穩定的工作。

工作之余,石田開始在社區裏宣傳中日友好。他組織了一個小型讀書會,向鄰居們介紹中國文化,講述自己在中國的經歷。起初,參加的人寥寥無幾,有時還會遭到冷嘲熱諷。但石田並不氣餒,他相信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人理解他的用意。

果然,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被石田的真誠打動。特別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對戰爭沒有直接的記憶,對中國充滿好奇。他們經常圍著石田,聽他講述中國的風土人情。

1956年,中日兩國恢復民間交流。石田立即報名參加了一個訪華團。當他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時,激動得熱淚盈眶。他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孫邦俊,可惜由於行程安排,無法前往河南。

回到日本後,石田更加積極地投身於中日友好事業。他開始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呼籲兩國人民增進了解,消除偏見。他還利用自己的人脈,為一些中國留學生提供幫助,幫他們適應日本的生活。

盡管如此,石田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他無法親自向孫邦俊表達感激之情。每年的春節,他都會給孫邦俊寫一封長信,詳細講述自己的近況,表達對恩人的思念。可是,由於當時中日郵政系統並不完善,這些信件能否送到孫邦俊手中,石田始終不得而知。

就這樣,石田帶著對孫邦俊的思念和感激,度過了漫長的歲月。他堅持不懈地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中日友好,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跨越國界的人性光輝。雖然生活依舊艱辛,但他從未忘記那個曾經救助過他的中國農民,也從未放棄努力回報的決心。

三、命運的轉折:重逢在即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是1992年。這一年,中日兩國正式建交2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裏,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降臨到了石田東四郎身上。

當時,日本一家電視台正在籌備一個名為【跨越國界的友誼】的特別節目,旨在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節目組在收集素材時,偶然聽說了石田和孫邦俊的故事。他們立即聯系了石田,希望能夠拍攝一期關於他們的專題節目。

石田接到電視台的邀請時,已經是個滿頭白發的老人了。多年來,他一直在默默無聞地為中日友好事業做著自己的貢獻。雖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保持著每周一次的中國文化講座,向周圍的鄰居們介紹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當電視台工作人員向石田提出要幫他尋找孫邦俊時,石田激動得雙手顫抖。這麽多年來,他一直想要重返中國,親自向孫邦俊表達謝意,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願。如今,這個夢想終於有可能實作了。

節目組開始著手尋找孫邦俊的下落。然而,這並非易事。首先,他們只知道孫邦俊住在河南南陽的某個村莊,但具體位置並不清楚。其次,中國農村的通訊條件在當時還比較落後,很多地方甚至沒有電話。再加上語言障礙,尋找工作一度陷入停滯。

就在節目組快要放棄的時候,一個意外的轉機出現了。有一天,他們在南陽街頭采訪路人時,碰巧遇到了一位從孫邦俊村子裏出來的老人。這位老人雖然不認識孫邦俊,但聽說過村裏有人在戰爭時期救助過日本人的事。憑借這條線索,節目組終於找到了孫邦俊的村子。

然而,等待他們的是另一個壞訊息:孫邦俊已經在幾年前去世了。但是,孫邦俊的兒子孫誌剛還健在。當節目組找到孫誌剛時,他正在田裏勞作。聽說有人來尋找父親的故事,孫誌剛顯得既驚訝又感動。

孫誌剛告訴節目組,父親生前經常提起那個叫石田的日本人。每年春節,孫邦俊都會翹首以盼,希望能收到石田的來信。可惜,由於當時的郵政系統不發達,石田的信件從未真正送達。盡管如此,孫邦俊始終沒有忘記那段特殊的經歷,也常常教育子女要心存善念,幫助他人。

節目組將這個訊息告訴了石田。得知孫邦俊已經去世,石田悲痛萬分。他懊悔自己沒能早點回來看望恩人,但同時也為能夠聯系上孫邦俊的家人而感到欣慰。

在節目組的安排下,石田決定親自前往中國,拜訪孫邦俊的家人。為了這次久別重逢,石田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帶上了這些年來寫給孫邦俊但未能寄出的信件,還準備了一些日本的特產作為禮物。

1992年10月,石田在節目組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中國的航班。飛機緩緩降落在鄭州機場時,石田的心情異常激動。他望著窗外熟悉又陌生的中國大地,仿佛回到了半個世紀前那個命運轉折的時刻。

從鄭州到南陽的路上,石田不停地向周圍的人詢問當地的變化。他驚訝地發現,曾經那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泥公路取代了泥巴路,磚瓦房代替了茅草屋,甚至還有了簡易的自來水系統。

當汽車駛入孫邦俊的村子時,整個村子都沸騰了。雖然大多數村民都不認識石田,但他們早就聽說過這個被孫邦俊救助的日本人。許多人湧上街頭,好奇地打量著這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孫誌剛和他的家人站在村口迎接。當石田顫顫巍巍地走下車時,孫誌剛立即上前攙扶。兩個素未謀面的人,因為一段跨越半個世紀的情誼而緊緊相擁。石田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我終於回來了,對不起,來晚了。"

這一幕,被電視台的攝影機忠實地記錄下來。在場的每個人都被這感人的場景所打動。石田和孫家人的重逢,不僅是兩個家庭的團聚,更象征著中日兩國人民之間那份超越國界、跨越時空的深厚情誼。

四、跨越時空的情誼

石田東四郎與孫誌剛的重逢,在村子裏掀起了一陣熱潮。村民們紛紛趕來,想一睹這位傳說中的日本老人的真容。石田被安排住在孫家,這個曾經收留過他的農家小院,如今已經翻新成了一座寬敞明亮的二層樓房。

第二天一早,石田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村子裏的變化。孫誌剛陪同他在村裏走走看看。五十年過去了,村子的面貌已經煥然一新。曾經泥濘不堪的小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昔日的茅草屋也都換成了磚瓦房。村口還建起了一座小學,孩子們不用再走很遠的路去鎮上上學了。

走到村頭的一片麥田時,石田停下了腳步。他指著眼前的麥田,對孫誌剛說:"就是在這裏,你父親救了我。"原來,當年孫邦俊就是在這片麥田裏發現了奄奄一息的石田。兩人站在田埂上,望著金黃的麥浪,陷入了沈思。

回到家中,石田拿出了一個舊皮箱。這個皮箱裏裝著他這些年來寫給孫邦俊但未能寄出的信件。石田一封一封地讀給孫誌剛聽,信中詳細記錄了他回國後的生活,以及對孫邦俊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孫誌剛聽著聽著,眼淚不禁奪眶而出。他說:"要是我父親還在,聽到這些一定會很高興。"

為了紀念這次重逢,孫誌剛提議在村子裏種一棵櫻花樹。石田欣然同意,他說這不僅是為了紀念孫邦俊,也是為了象征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於是,在村委會的支持下,他們在村口的空地上種下了一棵櫻花苗。石田說,希望明年春天能夠再來看看這棵櫻花開得怎麽樣。

在村裏的日子裏,石田還參與了一些農活。雖然年事已高,但他堅持要親自下田體驗。他和村民們一起收割水稻、打谷子,雖然動作笨拙,但卻樂在其中。村民們看到這個日本老人如此親切隨和,對他的印象也越來越好。

晚上,村裏的老人們常常聚在一起,聽石田講述他在日本的見聞。石田用不太流利但真誠的中文,給大家介紹日本的風土人情、節日習俗等。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表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去日本看看。

石田的到來,不僅讓村子裏熱鬧了起來,也為村裏帶來了新的機遇。在電視節目播出後,這個小村莊一下子成了名人。不少記者和遊客慕名而來,想要一睹這段跨國友誼的發生地。村裏開始發展起了小規模的旅遊業,一些農家樂牌和土特產店也應運而生。

在村裏待了一周後,石田不得不啟程返回日本。臨行前,他鄭重地將那個裝滿信件的皮箱交給了孫誌剛,說這是屬於孫家的寶貴財富。孫誌剛則送給石田一件自家縫制的棉襖,這是當年孫邦俊送給石田的那件棉襖的仿制品。

分別之際,全村的人都來為石田送行。老人們握著石田的手,年輕人則向他鞠躬致意。孩子們還特意用日語學會了"再見",奶聲奶氣地對石田說:"サヨナラ(再見)"。石田強忍著淚水,向大家揮手告別。

回到日本後,石田將這次中國之行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取名【跨越半世紀的感恩】。書中,他不僅講述了自己的故事,還介紹了中國農村的變化和發展。這本書在日本引起了很大反響,許多讀者被書中描述的中日民間友好故事所打動。

石田的故事也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關註。1993年,日本首相訪華期間,特意提到了石田和孫邦俊的故事,將其作為中日民間友好的典範。中國政府也對此表示贊賞,認為這個故事體現了兩國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

此後,石田每年都會抽時間回到那個小村莊。他看著村口的櫻花樹一天天長大,也看著村子的面貌一天天改變。每次回去,他都會帶一些日本的特產和書籍,與村民們分享。而村民們則會給他準備一些土特產,讓他帶回日本。

1995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3周年之際,中國政府授予石田"中日友好使者"稱號,以表彰他為促進兩國民間友好所做的貢獻。獲此殊榮後,石田更加積極地投身於中日友好事業。他在日本各地舉辦講座,向日本民眾介紹真實的中國,努力消除兩國民眾之間的誤解。

五、傳承與發展:友誼的新篇章

隨著時間的推移,石田東四郎和孫家的故事並沒有隨風而逝,反而在兩國之間激起了更多的漣漪。這段跨越半個世紀的友誼,成為了中日民間交流的一個縮影,也為兩國關系的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

1998年,在石田的倡議下,日本福岡縣與河南省南陽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這一舉措不僅加強了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也為更多的中日普通民眾搭建了溝通的橋梁。當年冬天,福岡縣派出了第一批存取團來到南陽,其中就包括了石田東四郎。

這次存取中,石田帶領日本代表團來到了孫邦俊的村子。他們驚喜地發現,當年種下的那棵櫻花樹已經長大,開出了美麗的花朵。村民們自豪地向日本來客介紹,這棵櫻花樹已經成為了村子的標誌,每年春天都會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觀賞。

在村委會的安排下,日本代表團與村民們舉行了一場聯歡會。日本客人表演了傳統的舞蹈和樂器,村民們則唱起了豫劇選段。雖然語言不通,但歡聲笑語卻跨越了語言的障礙。這場聯歡會後來被當地媒體報道,成為了中日民間友好交流的一個生動例證。

2000年,為了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8周年,中國政府決定在南陽市建立一座"中日友好紀念園"。這座紀念園的設計融合了中日兩國的園林特色,其中的主要景點之一就是以石田和孫邦俊故事為主題的雕塑群。雕塑群生動再現了孫邦俊救助石田的場景,成為了紀念園中最受歡迎的打卡地。

紀念園的落成儀式上,已經90高齡的石田東四郎親自出席。他顫顫巍巍地走上台,用中日兩種語言發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講。他說:"這座紀念園不僅僅是為了紀念我和孫邦俊先生的友誼,更是為了紀念在艱難歲月裏,無數像孫邦俊先生這樣的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所給予的善意和幫助。"

2002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際,中日兩國政府共同決定將石田和孫邦俊的故事編入兩國的中學歷史教材。這一決定意味著,這段跨越國界的友誼將被更多的年輕人所了解和銘記。

同年,日本NHK電視台和中國中央電視台聯合攝制了一部以石田和孫邦俊故事為原型的電視劇【跨越】。這部劇在兩國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這段感人至深的歷史。

2005年,已經95歲高齡的石田東四郎最後一次來到中國。這次,他帶來了一個特殊的禮物——一棵從日本運來的櫻花樹苗。在孫誌剛和村民們的陪同下,他將這棵樹苗種在了村口那棵已經茁壯成長的櫻花樹旁邊。石田說,希望這兩棵櫻花樹能夠像中日兩國的友誼一樣,世代相傳,枝繁葉茂。

2007年,石田東四郎在日本福岡的家中平靜離世,享年97歲。得知這一訊息,孫誌剛立即帶領全村人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村民們在那兩棵櫻花樹下擺滿了鮮花,以此表達對石田的緬懷之情。

石田去世後,他的孫子石田健太郎接過了祖父的事業。他成立了"石田東四郎中日友好基金會",致力於促進兩國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基金會每年都會組織日本青少年來到南陽,參觀中日友好紀念園,了解石田和孫邦俊的故事。同時,也邀請中國的青少年赴日本存取,加深對日本文化的理解。

2010年,在石田東四郎逝世三周年之際,南陽市政府決定在中日友好紀念園內建立一座"石田東四郎紀念館"。紀念館不僅展示了石田的生平事跡,還收藏了他生前使用過的物品,以及他與孫家往來的書信和照片。這座紀念館成為了南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有眾多學生前來參觀學習。

2015年,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中日兩國政府共同發起了"中日民間友好使者"評選活動。石田東四郎和孫邦俊被追授為首批"中日民間友好使者"。這一榮譽的授予,既是對他們個人的肯定,也體現了兩國政府對民間友好交流的重視。

如今,石田和孫邦俊的故事仍在繼續影響著新一代的中日青年。兩國的大學生自發組織了"石田-孫邦俊友好協會",定期舉辦交流活動,探討如何在新時代繼續傳承這份跨越國界的友誼。而在南陽那個小村莊,村口的兩棵櫻花樹依舊年年盛開,見證著這段歷久彌新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