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五角大廈發現,無人機蜂群完全防不住,這對解放軍會是個好訊息嗎?

2024-07-28軍事

美國軍方近日進行了一場「迄今最為艱難」的無人機防禦演示,參加演示的9套防禦系統對抗50架不同類別的無人機組成的「蜂群」的圍攻。美軍最終得出結論是「無法擊敗這種類別的攻擊」, 甚至美軍官員對測試的結果都不願多談。

據美國軍事網站「BreakingDefense」7月24日報道,隨著當下無人機活躍在世界的多個沖突地區,美國五角大廈在其「全軍種無人機防禦計劃」框架內舉行了一場迄今最大規模的作戰演示,多達50架不同類別的無人機分別對同一個目標發起攻擊。

美軍進行反無人機作戰演示

負責此次演示的美國陸軍聯合反小型無人機系統辦公室(JCO)早在2021年4月就首次開展了類似測試,不過今年的演示卻有些不一樣,重點是測試反無人機蜂群攻擊的能力,使用的50架無人機包括噴射式無人機、螺旋槳驅動的低速無人機和微型直升機等不同類別,它們的重量從20磅(約9公斤)到1000磅(約454公斤)不等。與它們進行對抗的,是來自8個防務供應商的9套反無人機系統。

美國軍方沒有披露此次演示的具體過程。不過在演示結束後,JCO中負責采購和資源的專案主管邁克爾·帕倫特上校表示,供應商們提供的防禦系統原型都表現出了「更高的成熟度」,在應對威脅方面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JCO的官員們明確拒絕討論這些反無人機防禦系統的效果究竟如何。

從這裏不難看出,參與測試的美軍官員之所以會三緘其口,說明此次演示的效果並不理想。這一點在帕倫特上校隨後的表態中也得到進一步印證,他說「任何一種能力,無論是動能的還是非動能的,都無法僅憑自身就真正擊敗這種類別(的攻擊)。」他還強調說:「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確實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統化的方法,一種‘分層’的方法。」言下之意,就是參加演示的這些防禦系統,都無法僅憑自身扛住無人機蜂群的攻擊。

美軍士兵參加反小型無人機系統課程訓練

其實這樣的結果也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從2020年納卡地區沖突阿塞拜疆使用TB-2無人機虐殺亞美尼亞裝甲部隊,到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後雙方投入大量無人機打得有來有往,再到新一輪巴以沖突引發胡塞武裝使用無人機襲擊以色列本土,無人機在戰場上展現出來的都是所向披靡、防不勝防的打擊效果。尤其是在俄烏戰場上,體型小巧的FPV自殺式無人機能夠鉆進坦克的炮塔與底盤銜接處、發動機艙排氣口等薄弱部位,直接癱瘓主戰坦克的行動和作戰能力,甚至引發車內彈藥殉爆,發揮出「四兩撥千斤」的戰鬥效果。

而從實戰方面來看,目前也沒有特別有效的無人機防禦手段。以俄軍裝甲作戰車輛為例,防禦無人機基本靠「硬扛」,為此俄軍不斷透過加裝物理防禦措施的方式來提升裝甲車輛的反無人機能力。從最早加裝在坦克炮塔頂部的「遮陽棚」格柵裝甲結構,到用形似「鳥籠」的鐵網將整個炮塔罩住,再到用鋼板把整輛戰車圍成跟「烏龜」一樣,都凸顯了無人機在戰場上給俄軍車輛帶來的越來越大的威脅。雖然俄軍也曾在戰車頂部加裝電子幹擾裝置,試圖遮蔽無人機的操控訊號,但也收效甚微。

俄軍坦克的「遮陽棚」上方還加裝了電子幹擾裝置

反觀烏克蘭方面,俄軍無人機的持續打擊也讓烏軍頗為頭疼,尤其是能長時間滯空「遊蕩」獵殺目標的「柳葉刀」巡飛彈,成為俄軍對付烏軍裝甲車輛和堅固工事的殺手鐧。除了學習俄軍加裝格柵裝甲硬扛之外,烏軍也配備了號稱「反無人機大槍」的個人電磁幹擾器材,不過並未聽說有何大用。另外烏軍還曾嘗試用FPV無人機在空中攔截俄軍「柳葉刀」巡飛彈,可以說是開啟了無人機空戰的新思路,但這種方式也收效甚微。

既然防不住,那就加大力度、互相傷害。所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去年年底宣布,2024年烏克蘭將生產100萬架無人機。不過以現在烏克蘭的制造能力,自行研制完全不現實,自然是由北約為其買單。今年7月10日,荷蘭宣布,將撥款2000萬歐元為烏克蘭購買100萬架無人機。

且不論這100萬架無人機是否能真的落實到位並投入戰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在面對無人機的「蜂群」攻擊時,真的是沒有有效的防禦手段了嗎?其實從美國軍方的這次無人機防禦演示來看,並非是敗得一塌糊塗,此次演示暴露的問題是單個防禦系統難以抵抗無人機蜂群的攻擊,但美軍也獲得了應對無人機蜂群的新思路。

穿透鐵絲網後砸在烏軍自行榴彈炮上的「柳葉刀」巡飛彈殘骸

在此次演示中,參演的供應商共有8家,比去年的5家要多,其中還包括了以色列的埃爾塔(Elta)系統公司和美國國防初創企業安杜瑞爾工業公司。埃爾塔系統公司帶來了兩款不同的防禦系統,一種是車載式,另一種是便攜式。參加演示的這些防禦系統大多數都不是針對單一武器構建的,而是采用了「分層防禦」的理念,結合了多個傳感器來探測無人機,因為大多數無人機屬於「低、慢、小」飛行器,僅憑雷達難以擊落。

在所有的9個候選防禦系統中,至少配備了4種類別的傳感器——雷達、光電/紅外網絡攝影機、頻譜儀;還有4種類別的反制手段——防空導彈、小型無人機、高射機槍、射頻幹擾器。為了有效對抗無人機,美國陸軍正也在尋求「分層」的對抗方式。不過這種作戰方式對每個獨立的防禦系統及其傳輸處理、組合分析不同數據的能力是一大考驗。如何辨識目標,並將目標分配給不同的武器,這與提升單一系統的打擊能力和打擊精準度一樣重要。

這對於我們發展反無人機技術而言,也可以作為參考的方向。在大力發展反無人機系統的同時,需要融入智能辨識、分層對抗、軟硬兼施的理念,將大型反無人機電子戰系統、車載電子戰裝備、便攜式幹擾裝置與傳統的防空系統相結合,再以人工智能技術加持,共同織起一張能夠無死角攔截無人機的「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