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起源與發展:M20無後坐力炮的二戰時期歷史

2024-01-20軍事

二戰結束後,M20無後坐力炮並未被束之高閣,而是在南韓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盡管其在對抗坦克方面有所不足,無法穿透厚達100毫米的裝甲,但作為步兵支援武器,M20在對付輕型裝甲車輛和敵人碉堡方面表現卓越。本文將深入探討M20的歷史背景、開發過程、規格特點以及在國際上的廣泛裝備和最後的退役歷程。

二戰結束時服役有限的M20無後坐力炮在南韓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盡管它只能穿透厚達100毫米的裝甲,因此對蘇聯T-34等坦克無效,但作為步兵支援武器,它在對付輕型裝甲車輛和敵人碉堡方面表現卓越。

開發新型無後坐力炮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迎來了對一種輕型武器的需求,這種武器既適合前進的步兵使用,又足以對抗敵人的裝甲。在這一需求的推動下,1944年,軍械部的輕武器部門展開了開發工作,最終產生了M20無後坐力炮。

早在此之前,美國已經推出了更小型的無後坐力炮,例如M18的75毫米版本,這些版本已經開始測試。經過成功的試驗,M20於1945年3月正式投入生產。

M20的開發標誌著一項重要的軍事技術進步。設計旨在在保持輕便的同時,提供足夠的火力來對抗敵人的裝甲。其獨特的無後坐力設計為士兵們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性,使他們能夠在戰場上更加機動靈活。

1951年埃塞俄比亞士兵在南韓使用M20無後坐力炮

M20無後坐力炮規格

M20無後坐力炮的規格令人印象深刻。其重量介於103至114.5磅之間,整體長度接近7英尺。盡管如此,它被巧妙設計成步兵部隊的便攜式武器。整體概念十分簡單,膛線槍管的外觀猶如一根管子,向後逐漸變細,形成擴大的排氣部份。

M20采用穿孔炮彈殼,並與排氣部份相配合,使推進劑氣體得以逸出。這一設計消除了後坐力系統,進而減輕了重量,使其更適合步兵攜帶和使用。

采用傳統的後膛裝填系統,M20可發射多種彈種,包括75毫米的高爆反坦克、高爆、高爆塑膠/塑化和白磷。其初速為每秒1,000英尺,最大射程可達3.9英裏。

M20的操作相對簡便,可由一名士兵單獨操作,但通常由兩名士兵組成小組 - 一名炮手和一名裝填手。他們使用槍管兩側的提手移動步槍。與較小的無後坐力炮不同,M20在使用時不由操作員握持,而是裝配在M1917A1三腳架上。這種設計使得無後坐力炮可以固定在吉普車上,提供更大的機動性和射擊穩定性。這些規格使M20成為一款多功能、高效的武器,適應了不同戰場條件的需要。

1952-55年美國海軍陸戰隊騎兵魯莽中士配備 M20無後坐力炮

韓戰

M20無後坐力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尾聲在歐洲和太平洋戰區有著有限的服役歷史。然而,在韓戰中,它與火箭筒一起成為美國在南韓的兩大主要反坦克武器。

然而,M20很快顯露出一些缺陷。在烏山戰役中,M20未能摧毀北韓人使用的任何T-34坦克。隨著超節火箭筒的部署,M20的反坦克角色逐漸被淘汰,而它開始在步兵支援的領域大放異彩。在這一新的角色中,它成功摧毀了敵人的戰壕、碉堡和掩體。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韓戰和越南戰爭之間,M20逐漸結束現役,美國軍方開始研發更先進的線制導導彈系統。隨著1970年BGM-71 TOW導彈的推出,M20無後坐力炮最終全面結束現役。盡管如此,直到1990年代,該國仍保有大量M20彈藥庫存。為了用盡這些庫存,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和國家林業局決定將這些無後坐力炮投入使用,開始進行受控雪崩的工作。這一過程展示了M20的多功能性,使其在不同時期仍然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士兵在南韓使用M20無後坐力炮

幾個國家裝備了M20無後坐力炮

M20無後坐力炮並非僅限於美國使用,其在國際上也得到了廣泛裝備。法國在第一次印度戰爭期間是該武器的首個非美國使用國家。此後,北約和美國的盟國也紛紛采購了這種高效武器,包括荷蘭、南韓、阿根廷、哥倫比亞、菲律賓、越南南部和沙特阿拉伯。

這些國家選擇裝備M20無後坐力炮,彰顯了其在反坦克和步兵支援方面的實用性和卓越效能。M20成為這些國家軍隊的得力助手,為其提供了一種多功能的解決方案,適用於各種戰場條件。

1954年手持M20無後坐力炮的荷蘭士兵

最近一次M20的部署是在1975-1991年的西撒哈拉戰爭期間,由摩洛哥皇家軍隊使用。這一次的部署再次驗證了M20的可靠性和適應力,使其在跨越幾十年的時間裏保持了其在國際武器市場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