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打了近十年的老山戰役,中越雙方各陣亡多少人?

2024-09-01軍事

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隨著1984年春天的腳步悄然臨近,老山地區的山風也帶著硝煙的氣息。這裏,中越邊境線上的山嶺成了爭奪戰的主戰場,見證了無數士兵的勇氣與犧牲。老山戰役,這場持續了近十年的軍事沖突,自1984年春全面爆發以來,每一個夜晚的炮聲都在提醒著世人,和平是何等的珍貴。當阮文靈在1987年上台,帶來了對華政策的轉變,在這漫長的戰鬥中,中越雙方各有多少人永遠地躺在了老山的懷抱中?

老山戰役的序幕:邊境騷擾與回應

1979年3月,隨著中國軍隊結束對越自衛反擊戰,邊境的緊張局勢並未隨之平息。越南軍隊開始了對中國邊境地區的頻繁騷擾,這些行動主要集中在農場、村寨以及學校等民眾密集的地區。據1984年新華社的報道,越南軍隊不僅向這些區域進行了大規模的射擊,還使用了重型炮火。

在這五年間,中國境內的許多農場成為了越軍騷擾的主要目標。農民們在田間勞作時,常常會突然聽到槍聲和炮聲,導致他們不得不丟下手中的農具,尋找掩護。這種情況下,許多農作物無法及時收割,甚至被破壞,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特別是那些位於邊境線附近的橡膠園,由於持續的炮擊,樹木被破壞,膠乳無法采集,數十萬畝的橡膠園陷入了荒廢。

村寨作為居民生活的中心,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許多房屋被炮彈擊中,屋頂被掀起,墻體出現裂縫,居民們不得不頻繁修補自己的家園,或是尋找更安全的地方避難。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邊境地區的居民甚至不得不暫時離開自己的家園,穴居於巖洞之中,以躲避越軍的炮火。

學校作為教育場所,本應是孩子們安全的避風港,但在這段時期,卻頻繁成為越軍攻擊的目標。不少學校因為安全問題被迫停課,學生們失去了正常的學習環境。教室的窗戶被震碎,黑板和課桌被炮彈片擊中,教學設施受損嚴重。這不僅影響了孩子們的學業,也對其心理造成了隱形的創傷。

在持續的沖突和不斷的炮火聲中,邊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人們在不斷的恐慌和不安中度日,每當夜幕降臨,村寨的老人就會聚在一起,低聲交談,表達對未來的擔憂。在這種壓力之下,邊疆的居民群體中湧現出一種強烈的呼聲,他們要求政府采取更為堅決的措施,以嚴懲那些侵犯國土和民眾安全的侵略者。

這種連續不斷的邊境騷擾,最終促使中國政府和軍隊作出反應。邊民們的苦難和強烈的民意呼聲成為了決策層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這也為之後的老山戰役和其他軍事行動奠定了基礎,目的就是為了恢復邊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炮火準備:強大的炮兵力量鋪墊

1984年4月28日,是中國軍隊對越南軍隊展開反擊的關鍵時刻。昆明軍區指揮下的第14軍和第11軍在前26天的密集炮火準備之後,終於拉開了全面攻勢的序幕。

在這次攻勢中,部署了400多門各型號的火炮,包括遠端榴彈炮和加農炮,這些火炮被精確地布置在前線的多個戰略位置。這些火炮的炮口對準了越南軍隊的防線,密集的炮火準備不僅僅是為了摧毀敵人的物資和裝備,更是為了精神上壓制敵軍,造成混亂和恐慌。

炮擊開始時,每一輪發射都被嚴密計算,確保最大程度的破壞效果。白天和夜晚,轟鳴聲不斷,厚重的煙霧和塵埃從被炮彈擊中的區域升起,形成了一道道陰影,遮蔽了戰場的部份視線。隨著每一輪炮彈的落下,越軍的防線出現了明顯的破損,壕溝被填平,碉堡被摧毀,通訊線被切斷,有效地削弱了越軍的戰鬥力和反應速度。

在這連續的炮擊中,中國軍隊的炮兵部隊表現出了極高的專業性和執行力。炮兵們在火炮旁邊忙碌地調整炮口,換彈並計算射擊參數,每一次調整都精確到位。指揮官們透過前線偵察兵回傳的情報,不斷調整炮火覆蓋的重點區域,確保每一發炮彈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經過幾天連續的炮擊,越軍的一個完整的炮兵建制被成功摧毀。隨著敵方陣地的功能受損,中國軍隊為接下來的步兵攻擊創造了有利的戰場環境。

潛行與攻擊:老山深處的激戰

在炮火的持續轟鳴中,中國軍隊的主力團約一萬多名戰士利用炮火造成的混亂,迅速而秘密地潛入了老山地區。他們穿越了復雜的地形,步行透過被破壞的森林和山巒,開始了對敵占區的秘密挺進。在行進過程中,戰士們需要克服極其困難的自然條件和敵人的潛在威脅,展現出極高的紀律性和組織性。

這一潛入行動是在夜色和晨霧中進行的,以保持隱蔽性。戰士們攜帶了必要的裝備,如武器、彈藥、以及為數天行軍準備的簡易口糧。他們分成小組,每個小組都有明確的路線和任務,以確保能夠有效地滲透到敵人陣地的關鍵位置。

隨後的18天內,這些中國邊防部隊在老山和者陰山與越南軍隊展開了激烈的血戰。這些戰鬥區域的地形復雜多變,從密集的叢林到陡峭的山巒,每一處都成了雙方激烈交鋒的場地。中國軍隊利用了炮火製造的初始優勢,逐步推進,采取了圍點打援的戰術,嘗試切斷越軍的後勤補給線,以削弱其戰鬥能力。

在老山,中國軍隊首先集中力量攻擊越軍的前哨基地。戰鬥中,戰士們使用了手榴彈、自動步槍和機槍,頻繁進行小規模的突擊和伏擊。由於地形的復雜性,戰鬥經常在極短的距離內進行,有時甚至需要進行白刃戰。每一個前哨的奪取,都是透過激烈的近戰和連續的火力壓制完成的。

在者陰山區域,戰鬥的形式更加多樣。由於越軍在此布置了密集的地雷和陷阱,中國軍隊不得不非常小心地推進,同時部署工兵進行排雷。工兵們在前線使用探雷器和手工工具,小心翼翼地清除地雷,確保主力部隊能夠安全透過。盡管如此,地雷和陷阱仍然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加劇了戰鬥的殘酷性。在整個18天的戰鬥中,中國軍隊與越南軍隊之間的每一次交鋒都充滿了挑戰。

輪戰策略:多個軍區的聯合作戰

收復老山之後,中國的六大軍區——南京、濟南、蘭州、北京、沈陽和成都——紛紛派遣部隊參與到這一片復雜多變的戰場中。老山戰區成為了一個大規模軍事行動的中心,各軍區的部隊在這裏輪番上陣,持續對越南軍隊施加壓力。

每個軍區都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戰術優勢調配兵力和裝備。部隊們攜帶了各式武器系統,從遠端火炮到近戰器材,確保在各種戰鬥環境中都能保持戰鬥力。戰士們按照預定的戰術進行部署,利用老山的地形優勢,設定伏擊點和防守陣地,確保能對越軍形成有效的打擊。

在這一連串的戰鬥中,各軍區的部隊展示了高度的協調和執行力。他們精確地執行戰術計劃,頻繁調整戰線和兵力部署,以應對越軍的變化。盡管戰鬥條件艱苦,戰士們仍舊堅持不懈地推進,確保每一次攻勢都能對敵人造成最大的打擊。

隨著戰鬥的持續,前線的情況變得日益復雜。越軍也在不斷調整策略和增強防守,使得每一次沖突都充滿變數。中國軍隊利用其優勢,透過密集的火力和機動性強的部隊不斷擴大戰果。在這一系列激烈的戰鬥中,大量的越軍被迫撤退,損失慘重。

在整個輪戰過程中,約13萬名中國軍人參與了前線戰鬥。這些戰士來自不同的軍區,他們的勇敢和堅持為這場戰鬥註入了持久的力量。盡管面臨著極端的環境和激烈的敵火,他們成功地推動了戰線的前進,不斷收復失地。

不幸的是,在這樣激烈的戰鬥中,我軍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3000多名戰士受傷,600余人壯烈犧牲。這些損失是在與越軍交戰中逐步累積的,每一次的戰鬥都是對戰士們極限的考驗。

然而,在這一切犧牲和努力之下,我軍也取得了顯著的戰果。擊斃了14000余名越軍,另有11000余人受傷,還俘獲了17名敵人。

戰爭的終結與和平的曙光

到了1987年,隨著阮文靈成為越南的新領導人,一種新的政治氣氛開始影響中越兩國的關系。阮文靈上任後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外交行動,旨在改善與中國的緊張關系。他推動了一種更加溫和的對華政策,包括公開表態尋求和平與合作,以及在邊境問題上采取更加靈活的態度。

在這種新的政治環境下,中越之間的對話逐漸增多,雙方開始透過外交渠道探討解決長期爭端的可能性。越南政府開始派遣外交官到北京進行會談,而中國也回應了越南的友好姿態,雙方舉行了多輪談判,討論如何緩解邊境緊張局勢和促進雙邊關系的正常化。

這種外交努力在接下來的幾年裏逐步擴充套件,兩國在經濟和文化交流方面也開始有所突破。盡管在某些問題上仍存在分歧,但整體上,中越關系明顯改善,緊張局勢有了明顯的緩解。對話和合作開始替代之前的對抗和沖突。

在此期間,老山戰役也逐步接近尾聲。這場戰役始於1984年,是中越邊境沖突中的一次重要軍事行動,最終在1993年正式結束。在這近十年的時間裏,戰役經歷了多個階段,涉及大規模的人員和裝備。中國軍隊在這場戰役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也取得了顯著的戰果。

戰鬥中,中國軍隊共殲滅了越軍41000余人,其中包括擊斃24000人和傷敵17000人。這一成果是透過持續的戰鬥和部隊的堅韌不拔實作的。然而,戰爭同樣造成了中國軍隊的重大損失,2700名中國戰士在戰鬥中犧牲,一萬余名戰士負傷,顯示了戰爭的殘酷性和代價。

參考資料:[1]楊素宏[侗族].重回老山[J].民族文學,2015(7):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