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徐來
編輯|徐來
前言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留別妻】
2022年3月18日,115歲高齡的周秀蓮,帶著對丈夫79年的思念,走完了這孤獨的大半生。
說孤獨,可這份孤獨,她甘之如飴。
有人說,是不是真愛,時間會給你答案,周秀蓮與丈夫楊平的愛,早已超脫時間之外,無關於多久,始終如一,哪怕是生死,都無法分開。
大概這就是專屬於那個革命戰爭年代,從生與死中,錘煉出來的愛情,歷久彌新。
周秀蓮
2016年,誌願者幾乎翻遍了大半個中國的歷史博物館,終於找到了一張算是清晰能看到面容的,楊平烈士的照片。
當周秀蓮顫抖的雙手接過照片的,看著照片上這張自己朝思暮想臉龐的時候,淚水再也止不住了: 「七十多年了,我都七十多年沒見過他了」 老人顫抖的哽咽著。
究竟是怎樣忠貞不渝的愛情,讓這位跨世紀的老人,七十多年如一日的堅守?又為何如此恩愛的兩個人竟然七十多年未見?
在革命烈火中迸發愛情火花
在周秀蓮回憶當中,她說: 「我這一生,好像一切都是為了遇見我先生做的鋪墊,如果不是出生就擁有一個識大體,有遠見的父親,也不會去讀書,也就不會遇見楊平」。
幼時的周秀蓮是在父親一再力排眾議,堅持要讓她上學讀書,她才得以識文斷字,才得以接受更先進的新思想,最終,一腔孤勇,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革命事業中,從一個登山爬樹,捉魚摸蝦的頑童,迅速的蛻變成了一位具有超強意誌力,堅定革命信念的女戰士。
有革命信念指引方向,有眾多革命的擁護者,周秀蓮無所畏懼,毫不猶豫斷了自己的長發,付之一炬,穿上了短裙,走上街頭。
她帶著眾多擁護革命的學生,晚上寫標語,白天穿梭在街頭巷尾,貼出去,組織學生演講,慷慨激昂之中,革命的隊伍越來越壯大,越來越多的有誌之士加入,也認識了很多優秀的革命者,楊平就是其中一個。
剛見到楊平的時候,周秀蓮也不免落入俗套的被楊平俊朗的外貌所吸引,這堂堂一男子,竟然如女兒般俊美。
如果說始於顏值,那麽讓周秀蓮忠於的,就是楊平在革命事業中顯現出來的人格魅力。
畢業於黃埔軍校,與他同期的,程子華、羅瑞卿、陳伯鈞、臧克家等等,都是後來革命事業中大名鼎鼎的人物。
黃埔軍校
楊平也不遜色,1931年,剛畢業沒多久就任職國軍營長,從踏入軍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即將開啟他征戰沙場的一生。
雖是一介武將,論起文來,也是信手拈來,談吐之間,古今中外多少事,都在他的心中。
這樣過的能文能武的楊平,周秀蓮怎能不愛呢。
思想開放的周秀蓮,大膽的跟楊平,在一次黨內聚會中,表達了自己的情愫,這樣的周秀蓮,楊平又如何不心動呢。
楊平
周秀蓮革命信念堅定,革命事業中積極向上,性格豪爽,行事果斷,對百姓也是時時惦記。
忠於革命,忠於黨和人民,熱愛我們的國家,這位女戰士,深深的走進了楊平的內心。
1931年,兩人在共同熱愛的革命事業中,完成了愛情的婚禮,沒有隆重的儀式,沒有像樣的家具,沒有媒妁之言,也沒有父母之命,只有愛,卻情比金堅。
犧牲在緬甸戰場上
婚後生活中,二人各自奮戰在屬於自己的戰場上。
楊平依然隨軍南征北戰,周秀蓮在後勤部門也是沒日沒夜的工作,二人雖然聚少離多,但心意從未變過。
那時候的周秀蓮,幾乎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因為她所在第五郡被服廠,所加工制作的被服廠,要供應前線,這在周秀蓮眼裏,丈夫就是在前線,做多做一件,就會有更多像丈夫一樣的軍人,多一件衣物,少挨些凍。
當這廠裏的領導層,幹的工作卻比普通工人都要多,大家叫她「拼命三娘」,有多拼,拼到廠裏的男人,都沒有她的工作量大。
白天在廠裏工作,晚上她還組織女工們一起把戰士們的衣服縫縫補補,該洗的洗,該涮的涮。
也是因為沒日沒夜的操勞讓周秀蓮坐下了一身的疾病,再痛也要堅持,我了丈夫,更為了前線戰場上千千萬萬的士兵。
作為後勤部門,部隊到哪兒也要跟到哪兒,各種艱苦的生活條件,周秀蓮也都體驗過了,除了沒有上前線打仗,苦,周秀蓮也一點沒少吃。
行軍過程中,經常會遇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時候,到了夜裏又無法行軍,只能就地紮營安寨,即便是三九天,也是天為被,地為床,周秀蓮也會和其他的戰士們一樣,席地而睡。
一路上跨江趟河,攀山越嶺,磨破了鞋子,腳指頭血跡斑斑,摔了,爬起來繼續行軍,因為她本身就有舊病,戰友擔心她的身體撐不住,讓她在附近村子休養,等康復了在追上大部隊,她果斷拒絕。
而遠在他鄉戰場上的楊平,面臨更遠的調任。
1942年,緬甸被日本侵占,對中國來說,又是一波唇亡齒寒的戲碼,根據上級安排,楊平要帶兵到緬甸支援。
本來楊平還擔心妻子不會同意自己去緬甸,畢竟在國內,雖然是聚少離多,但是一年到頭總是能見上幾面的,可這如果到了國外,不知道要多久見不到,一想到這兒,楊平的心理陣陣酸楚。
沒想到的是,原來是自己低估了妻子的胸中大義: 「我怎麽會不同意呢,都是為了國家在戰鬥,尤其是邊境地區,那是我們國家的大門,不但要去打跑他們,還要狠狠的打,讓他們再也不敢來」周秀蓮的回答讓楊平在一次感嘆到:「不愧是我楊平看上的媳婦」
可也正是這個決定,讓楊平糊周秀蓮二人陰陽兩隔。
1943年6月20日,緬甸戰場上,楊平率領的隊伍,在山區遭到了敵人的埋伏,在掩護部隊撤退的過程中,身中數彈,未能搶救過來。
「我想再看看他的模樣」
誌願者們之所以找到周秀蓮,是因為周秀蓮是當年湖南抗戰時期的女中豪傑,慰問抗戰老同誌,希望這種紅色精神能夠發揚光大,並且為之傳承。
當誌願者們看到老人生活條件比價簡陋的時候,問道:「老人家,您有什麽生活上需要幫忙解決的嗎,我們都可以幫助您。」
其實政府對周秀蓮這種級別的老戰士都有很優厚的待遇,只不過對周秀蓮來說,過習慣了節儉的日子。
周秀蓮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再見見我先生,當年戰火中,家裏房子都燒沒了,之前的照片一張都沒了,我現在已經快要記不住他的樣子了,我好怕我最後把他的樣子給忘記了」 說這老人又紅了眼眶。
老人唯一的願望,誌願者們感動之余,開始著手幫周秀蓮尋找他先生楊平的照片,好在經過多方輾轉,終於找到了,雖然只有一張,但對周秀蓮這已經是額外的恩賜。
「我已經七十多年沒見過他了」 周秀蓮喃喃念叨著。
周秀蓮
帶著這張照片,周秀蓮走完了最後的人生,2022年3月18日,周秀蓮也與世長辭。
生命的最後一刻,只攥著那一張已經摸模糊了臉的照片,說什麽都吧肯放開。
或許在他的記憶中,關於自己的丈夫的樣貌越來越記不清,唯一能做的,就是時不時拿出來照片,給自己的記憶不斷的加固。
生命會消逝,但愛橫跨生死,他們之間的愛情,猶如一朵永生花,花永生,愛永恒,永生愛,永生花。